我给星巴克提个醒(图)

标签:
星巴克麦当劳红高粱咖世家多多路85度c名典上岛蒙牛亮马大厦财经 |
分类: 财经天下 |
我给星巴克提个醒
最近,传来一些星巴克不利的许多消息,首先是其美国本土的600家直营门店关张,其次是在澳大利亚的水土不服。这在星巴克大张旗鼓地在全世界扩张的时候是非常不好的消息与信号。毫无疑问,星巴克逐渐成为世界性的休闲咖啡品牌,也逐渐成为我消费与关注的品牌,看到这些坏消息,隐约地提这家快速扩张的品牌担忧。
(北京国际机场T3航站楼二楼的星巴克)
中国有句俗话叫“萝卜快了不洗泥”用来形容星巴克的扩张是再恰当不过了。快速扩张的品牌,在中国最终收到重创的例子是不少见的。前些年堪称与麦当劳叫板的红高粱
烩面就是鲜活的例子,乔赢
是有足够的勇气,也做了叫充分的准备的,最后,落得个全部门店的关门大吉。
星巴克在中国定义为第三休闲空间,其最吸引消费者的是其品味与文化,与品味和文化相伴随的是其咖啡的品质,服务的品质。但是,在消费的时候,我就曾经碰上十分不悦的地方。一些门店不能提供电源或无线上网服务。例如,在亮马大厦、国航大厦
的两家店都是如此。很显然,在星巴克除了享受美味的特色咖啡外,重要的是享受星巴克的休闲服务,但是,在同样的区域,星巴克提供不了上网等便捷的商务服务,毫无疑问类似于我这样的顾客是要一起别恋的,难怪乎,在中国的星巴克面临了越来越多的竞争狙击,英国的Costa(咖世家)
、日本的DOUTOR(多多路)
、中国台湾的85度C
,甚至是之前的名典
、上岛
等老牌劲旅。
在面临原材料涨价的时候,星巴克一样是面临压力,2007年星巴克做了一次全面的涨价,面对涨价,粉丝级的顾客是并不在乎的。但是,星巴克的另外一些决策似乎显得有些匪夷所思的。例如,仓促地选用国产原料,牛奶选用蒙牛替代原来的进口;吸管选用了相对粗糙的材料,如此等等,结果是降低了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原本属于星巴克的品质与品味。星巴克的传承远非咖啡口味那样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