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端午节粽子老家妈妈手擀面食色天下情感天下情感 |
分类: 情感天下 |
儿时端午节
为了应时应景,显然端午节是要写点东西,也难得的赶上短假期的端午节。照老家的旧例是要包粽子,于是,上批发市场买了粽叶、糯米、红豆,按照小时候从妈妈那不经意学来的知识,和二姐一道包了粽子。
在老家包粽子是最简单的那种做法,将糯米淘干净,然后放上合适的盐,再加上一些香油(其实是菜籽油),然后方式2-3个小时,将粽叶用水煮开一刻钟左右,洗净。包粽子则是如北方过年包饺子一样,是一段快乐的时光,是全家人分享包粽子的快乐一刻。老家包粽子的陷儿正如以上是极其简单的,但是对于包的粽子模样是很讲究的,首先是外形要漂亮,其次是捆绑要结实不至于煮的时候漏馅。包好之后,好5个一串的,是一道不错的农村端午节风景。
儿时的端午节是快乐的。期盼许久的端午节在儿时的我们看来就是可以看着爸妈包粽子,可以吃上香喷喷的粽子,煮鸡蛋(给小孩的是用继红给染红),还有圆圆的馒头。端午节那天将艾草+菖蒲插置于大门两侧那是早已沿袭的旧例,只是至今我也不知道确切的缘由。可能与春节贴对联有异曲同工之处。
赶在全家吃早饭之前,儿时的我往往迫不及待地用姐姐给编织的蛋笼(多用毛线),装上妈妈煮好的鸡蛋,与平时玩得好的伙伴们聚在一起,相互地用鸡蛋撞击鸡蛋,比试谁家的鸡蛋更强硬!偶或有家里条件好的,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弄来的是鸭蛋或鹅蛋,最终他们会成为胜者,那种获胜的心情不亚于今天参加某项重大比赛获得冠军时的风光与荣耀。
在老家的人们看来,包括我在内,其实一直不清楚端午节的来由。没人清楚,除了村里为数不多的几个读了几年私塾的老者之外,更多的人总是在该过端午节的时候,即每年的五月初五一定准备齐备,各家各户都热热闹闹地包粽子、吃粽子,热闹之后照旧要下地忙着总也忙不完的农活。年复一年地还过端午节,年复一年地包粽子。远离家乡20年来,还是沿袭老家的习俗在过端午节,只是少了老家的那份热闹,少了份老家那新上市的洋芋煮的手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