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情感空间生活记录女儿爸爸范仲淹《岳阳楼记》解民生之多艰心怀天下 |
分类: 行走天下 |
女儿眼中的爸爸
女儿刚刚一岁半,话已经是可以一句一句地跟着学,跟着讲了。每次打电话回家,都想听听女儿呀呀学语的声音。
最近比较忙,不能够按正常的节奏,每星期回家,超过一星期,如果不是每天都在电脑屏保上显示女儿照片的话,女儿的样子就显得有些模糊了。忙的想不起女儿此刻的样子!
同样的问题问女儿,想爸爸吗?她会说想,问哪儿想,她会小手拍拍心口。在家里,姑姑问女儿,“爸爸在哪?”,她就指指电话,这时候,在女儿看来爸爸原来是电话,因为,多数时候,是通过电话才听到爸爸的声音!
在户外活动,在小区公园,姑姑问女儿,“爸爸呢?”,女儿会挥挥小手,指指天空,“huiji(飞机)”。这时候,在女儿的眼中,爸爸就是飞机!因为在女儿看来爸爸几乎每周都要搭飞机去工作。
上星期,带女儿去大觉寺,拍了些照片,其中,有我的一张照片,回家后,在电脑上展示,问女儿,那是谁呀?女儿喃喃地说“爷爷”。我愕然,哈哈,爷爷,什么时候爸爸变成了爷爷那样的了。其实,重要的是近半年来,尤其在女儿学认物品、学说话的时期,爸爸却没时间陪女儿。尽管,我一直想做得更好,但是,却很难如愿!
女儿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常带她去书房,书房有一副字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每次问女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哪?女儿就会小手指指墙上的那幅《岳阳楼记》,女儿是不会理解其中的含义,在女儿看来那仅是个符号。范仲淹崇尚的境界在多数人来讲只是个理想,真正做到很难,解决温饱、生存,让后才是生活,先是工作,尔后才是事业,“解民生之多艰”是个伟大的抱负,在女儿她爸来讲至多是其中的一个小小分子,一个不安于平庸的小小分子。
2007-9-29
呼和浩特
后记:今天晚上取道北京8:45飞往哈尔滨,10月2号回家,才能够见到女儿!!
以下照片摄于2007-9-22
(我也摆个pos)
(这是什么?)
(奶奶给的苹果,真香!)
(研究:怎么会是这样?)
(哈哈,象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