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吴常信
---无须追捧的真正明星大腕
时下最火爆的当属大腕,演艺界的“大腕”最受追捧,大导演、大明星是最吸引眼球的,往往是最为媒体热衷的对象。《大家》是目前央视( CCTV10)容量最大的人物访谈节目之一,节目时长45分钟,采访的主要对象是我国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大家”,由此,我认为这次我们拜访的超级“大腕”应该称之为“大家”更确切些。
星期天,按照计划与提前的预约,我们到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拜访吴常信老先生。之前,我一直忐忑不安,因为与吴老先生是第一次见面,只闻其名,未见其面。吴老 1935年11月生,宁波鄞县人。动物遗传与育种学家,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数量性状稳性有利基因”的假设,并通过实验得到证明;首次提出多胎动物中“混合家系”概念,提高了选种的准确性;开辟了“动物比较育种学”的新研究领域。现任“世界遗传应用于畜牧生产会议”国际委员会委员、中国遗传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我国畜牧界健在的几位院士之一。
10点10分,我们急匆匆地到了畜牧楼的三楼,找到吴老的办公室,恰巧吴老不在,思忖是否约错了时间?于是找到楼道另一头的贾玉海老师的办公室,让贾老师帮助找到吴老家里的电话,电话中吴老的爱人张老师告知,吴老一大早就到系里来了,这会儿是不是有其他的事了,但是肯定就在附件不远,这样我们就安心的,一边与贾老师闲聊,一边等吴老。一会儿我去楼道看了一下,发现上来一老者,戴着帽子,手里拿个手提袋,正在开办着另一头办公室的门。回来我边唠叨着说见一老者来了,贾老师说那肯定是吴老,说这一层没几个老人上班,况且是星期天,说你们去看看指定是吴老。果然,是吴老,看上去,吴老并不是像想象中的那样显得有多老,也不想想象中的那样严肃,而是非常的和蔼与慈善,尤其是看到吴老实验室里水泥试验台、灰色的大烤箱、一支支试管,更觉得亲切了许多,仿佛回到了当年在学校与导师做实验的场景。
因为同事乔博士在出国前与吴老有过很深的交往,有近十年没见面了,先简单地叙叙旧,然后我们向吴老汇报了一些工作上的事情。汇报的地点,就选有试验台的屋子,而不是隔壁的办公室,看来吴老更习惯在实验室交谈工作,而不是在办公室。吴老非常认真地倾听,因为是涉及专业方面的一些事情,交流起来也十分地顺畅。最后,我们邀请吴老4月13日到呼和浩特出席我们与市政府举办的一个会议,吴老回到隔壁的办公室,取来一份记事的日历,刚好他时间上是空余的,于是,吴老爽快地答应了我们的邀请,我们顺利地完成了此次的重要任务。
我始终被吴老的敬业精神所感动,像他这样学术地位可以说是已经登峰造极了,还如此亲历亲为地参与实验工作,不分节假日。实验室却也如此地简单与简朴,水泥试验台还是六七十年代的产物,办公家具估计也是九十年代的产物,但是,似乎吴老并不介意这些,而且也不妨碍吴老在这样的实验室里做出创世界记录的试验成果。
同时,令晚辈钦佩的还有吴老的谦卑。见面的时候,吴老直抱歉,说是因为别的一个事情耽误而迟到了10分钟,而他没有手机,无法提前向我们打个招呼。我们谈完事情后,临别时,吴老执意要把我们送到楼梯口,说因为不是电梯,就不送我们到楼下了。吴老在其研究领域是大师级的人物,却如此的谦卑,丝毫没有“大牌”酸气,俨然一幅“大家”的风范,一位值得世人敬重的长辈与学者!我想这也许正是我们年轻人应该学习的重要方面。
不同的思想境界就有不同的力量。有高的境界才会有大格局,有大格局才能有大结局。

吴老背靠的实验室大烤箱是多么熟悉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