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丰泽国的背影

标签:
泽国背影国画汤婆子塑料相框周庄旅游 |
分类: 水月镜花(作品集) |
也许是从小在北方成长的缘故,心地里一直对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有一种莫名的向往。江南第一水乡——周庄就这样渐入我的视野。
初识周庄,是几年前一位挚友赠送予我的一幅国画。国画被镶在一个褐色的塑料相框内,一幅周庄全景图就在水墨相间中若隐若现地展现,国画的总标题是“中国第一水乡——周庄全景图”。于是将其摆立于案头,日日逼视,竟烂熟于心。几年后,我有机会到了周庄,如游故地,陌生而又熟门熟路地踏访着一个陈旧的梦境。
周庄是位于国际大都市上海和历史名城苏州之间的一个古镇,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历经岁月沧桑,至今仍完整地保持着江南水乡独特的传统、明清时代建筑。周庄于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2000年,又荣获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中的百佳范例之一,也是国内惟一获得这项殊荣的城镇。查看地图,周庄镇处在澄湖、白蚬江、淀山湖和南湖的环保之中。“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楫”。浩荡的河湖阻隔,使得周庄避开了历代的兵燹战祸,始终安静平安。
来到周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石牌坊。上镌刻有“贞丰泽国”四个隶书大字,是曾经为三一题写公司名称的国内书法家沈鹏先生所写。牌坊立柱上镌刻一副对联,上联是“贞坚不贰攀日康庄有道路”,下联是“丰衣足食向阳桃李自逢时”。由冯英子撰联,顾廷龙手书。这两位都是昆山人,以此表达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渊源于唐,起始于宋,发迹于明,壮大于清,这就是周庄的简史。岁月如刀,雕刻着周庄的面孔,又将时光凝固在古镇巷弄的每一块青砖、每一段断桓残壁上、每一碧湖水间。粉墙蠡窗上、厅堂陪弄所构成的江南小镇的风景,是一处清净幽雅的所在。这,很能勾起终日生活在钢筋水泥丛林和喧嚣都市中的现代人,许多的怀旧意识,凭空觅得一份野趣,让浮躁的心复归那种旷古洪荒的宁静。在任何一户人家的小楼上,凭栏欣赏欸乃而行的渔舟;在沈厅后院的天井,采撷飘香的桂花;那天色未明就辚辚转动的石磨,鼓动着像乳汁一样的豆浆流淌、飘溢在豆腐坊;铁匠铺的铁砧旁,一锤一锤锻打通红的铁块,在风箱煽得火苗直窜的舞蹈中泛青,还有那外婆桥、澄虚道院、迷楼以及汤婆子的小铜匠铺,都给人一种品不完的水乡万般风情。周庄,在这个时候是一个天堂的象征,从从容容地生活,不管外面的白云苍狗。而这,只能在曾经的文章中寻觅。
湖荡如天赐的屏障,使古镇避开了现代文明的侵蚀。游完周庄,到底看了什么,品味到什么,却也讲不出来。人文景观,无非是人化了的自然所显示的一种文化。凡一种文化成为潮流之后,泥沙俱下,鱼龙混珠,这就是那些现代人却始终不肯放弃用现代文明的手段,残忍的切割这些历史老人遗留的文明碎片的原因吧。
今天,我们面对着周庄的清澈湖水,却想不起周庄当年的面容和身影,只是觉得她和我们的都市越来越神似了。我轻轻地叹息一声,一个风云数百年的古镇,历经几个世纪的隐居生活,终免不了在最后的关头,成为闹市中喧嚣的命运。那远去的背影,令人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