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墨索里尼喝茶》:古董女人与翡冷翠(组图)

(2011-02-02 08:25:50)
标签:

娱乐

分类: 影视音乐类
《与墨索里尼喝茶》:古董女人与翡冷翠(组图)

古董女人与翡冷翠
   
阿猫                               ——《与墨索里尼喝茶》
http://img21.mtime.cn/mg/2011/01/30/235453.83831672.jpg
在读一本关于二战电影的书 Repict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重现二战》),是本评论集,其中一篇文章提到了《与墨索里尼喝茶》这部影片,称之为一部特别的二战题材电影。为了理解文章特意找来看,竟一气儿 看了两遍,虽然这不算一部有名的影片,我找到的版本甚至没有字幕,在射手等网站遍寻字幕不着,Imdb和时光上的剧情介绍寥寥数语且有误,可见有多冷门。 不过,这并不妨碍我把此片视为佳作,尽管只能大概听懂英文台词,意大利文全靠猜。
故事发生在亚平宁半岛的明珠佛罗伦萨,民国时期的文人墨客们把那座城市的名字译为翡冷翠,只要这几个字跃然纸上,就会带给人无穷联想,一座由珍宝堆砌而成 的梦幻之城。虽然彼时的意大利不是世界强国,但是翡冷翠挟着文艺复兴的辉煌,是世界各国达官显贵、诗人、艺术家们梦想的地方。这座城市是那么美,甚至于有 的人背井离乡选择了那里,比如片中的主人公们——一群英国老妇人。

http://img21.mtime.cn/mg/2011/01/30/224954.18110399.jpg

http://img21.mtime.cn/mg/2011/01/30/225521.55446692.jpg



英国女人在翡冷翠
上世纪30年代中期,英国和意大利表面上正处于蜜月时期,两国贸易来往频繁。号称“日不落”的大英帝国在亚平宁半岛享有相当的文化优势,翡冷翠的居民鼓励 孩子们学习英语,以会说舌头不打卷的英文为荣。有一群上了年纪的英国贵妇聚集在翡冷翠,她们爱慕这座城市古老的一切,她们一生大部分时光都在这里度过,如 前大使夫人海斯特(玛吉·史密斯饰)、某意大利富商的秘书玛丽·沃里斯、艺术家阿拉贝拉等,外加美国女考古学家乔吉。虽然身在异国,但是作为英国 人,Lady们依然保持着英国式的作息,每天下午准时开始下午茶,这是一天中她们最惬意的时候。
http://img21.mtime.cn/mg/2011/01/30/225432.53782633.jpg

英国人在意大利的好日子随着战争的爆发而结束了,翡冷翠的英国领事馆遭到打劫,人们惊慌失措。只有古板高傲的海斯特夫人坚持相信墨索里尼会保证英国侨民的 安全,为此她特意带着英国女记者科尼和外孙拜访了墨索里尼,并得到了最高元首的个人担保。她如此固执地坚信英国人的外交地位会得到尊重和保护,把与墨索里 尼共进下午茶的照片视为救命符,片名由此而来。
http://img21.mtime.cn/mg/2011/01/30/225557.27401544.jpg

称这些主人公们为“古董女人”绝非贬义,指的是她们的年龄、身份地位、气质风格和人生态度。虽然她们不再年轻,但是高贵的风度、从容的举止、达观的人生姿 态却是岁月沉淀后留下的财富,就算偶尔的迂腐和古板也是可爱的。在纷飞的战火中,在险恶的环境里,她们依然如故,还有那雷打不动的下午茶之约。




http://img21.mtime.cn/mg/2011/01/30/225638.58712017.jpg
玛丽
这是一部群戏电影,玛丽是主角中的主角,她的沉稳、善良都让人敬佩。作为某意大利富商的秘书,她不仅要帮助起草对英国的贸易文书,还要帮忙照顾老板的私生 子卢卡。卢卡的母亲也是旅居翡冷翠的英国人,已经故去,生父家有恶妻,只好把儿子寄养在孤儿院。卢卡一直以为母亲会回来,屡屡从孤儿院逃跑,玛丽于心不 忍,只好将卢卡收留在自己家。老板对此也很满意,唯英货是尚的他,希望卢卡将来成为一名完美的英国绅士,说一口标准的伦敦腔。

http://img21.mtime.cn/mg/2011/01/30/225811.47534866.jpg

http://img21.mtime.cn/mg/2011/01/30/225841.33166736.jpg



玛丽与卢卡相处的段落十分感人,她竭尽所能寄予这个孤苦伶仃的孩子以温暖,上一次世界大战夺走了玛丽的亲人——父亲和爱人,如今她旅居异乡,与一帮同龄女 友相互依靠。她劝说老板抽时间与卢卡相处,动员女友们帮忙照顾卢卡,教给卢卡各种英国传统文化——诗歌、莎士比亚。那一次,老板来看卢卡,卢卡误以为老板 的新情妇是自己的母亲,玛丽安慰他说,“记得我桌上那两张照片吗,我爱的人再也不会回来,他们不在这里,但他们永远和我在一起,你的母亲也一样。”

http://img21.mtime.cn/mg/2011/01/30/225941.13670951.jpg

http://img21.mtime.cn/mg/2011/01/30/230020.81918353.jpg



终于,意大利向英法宣战,老板辞退玛丽,告知她:“英语不再是未来的通行证,要想有出息,得学德语。我已经安排卢卡去奥地利的寄宿学校学德语了。”这一 刻,真心关爱卢卡的玛丽心痛又无可奈何,她依然保持着沉稳的风度,对老板“你们英国不行了”的言论不以为然,“我可不确定。”昂首阔步离开办公室。

http://img21.mtime.cn/mg/2011/01/30/230155.66899618.jpg
送卢卡上车的段落温暖而伤感,曾经帮忙照顾卢卡的几位老妇人一同送卢卡上车,送上祝福,火车缓缓地开动了,卢卡向外眺望,夫人们跟着火车,念起了英伦诗句,卢卡和她们一起朗诵,看着她们的身影渐行渐远。

http://img21.mtime.cn/mg/2011/01/30/230238.45116993.jpg
乱世之中,玛丽像一炉温暖的火,照亮了小男孩幼小的心灵。数年后,当卢卡回到意大利,首先想到的不是父亲或别人,而是玛丽,她就像他唯一的亲人,关怀、守望着他。


http://img21.mtime.cn/mg/2011/01/30/230732.99160135.jpg


http://img21.mtime.cn/mg/2011/01/30/231052.43849710.jpg
艾尔莎
雪儿饰演的百老汇红歌星艾尔莎令人惊艳,她迷人的面孔上几乎看不到岁月的痕迹。艾尔莎爽朗、热情、慷慨、乐于助人,她的美国式做派常常让古板的英国贵妇海 斯特夫人反感,视之为美国暴发户。她看不惯艾尔莎的张扬和排场,偏偏艾尔莎是那种不懂得何谓低调的人,她习惯生活在明亮的舞台上,就像战前的美国,世界大 乱与我何干,我自逍遥凭谁管。
http://img21.mtime.cn/mg/2011/01/30/231117.55555616.jpg

出席宴会也好,开车出游也好,艾尔莎的出场总伴着香车宝马、锦衣华服,她乐于把自己的财富与朋友们分享。艾尔莎到女士们常去的郊外找朋友考古学家乔吉,与 8岁的卢卡相遇,她认出了这是昔日密友的儿子,想到卢卡去世的母亲,艾尔莎感慨万千。她特意约见了卢卡的监护人玛丽,提出为卢卡存一笔信托基金,帮助他成 年后自立创业,从此这位潇洒的美国女人和端庄稳重的玛丽结为至交。

http://img21.mtime.cn/mg/2011/01/30/231208.72526734.jpg

http://img21.mtime.cn/mg/2011/01/30/231445.25447542.jpg



艾尔莎的乐于助人还不仅仅体现在对亡友遗孤的照料上,彼时美国尚未参战,美国人在意大利较为自由,英国侨民随着战争的爆发陷入了困境。是艾尔莎慷慨解囊, 匿名帮助这些英国妇人,在战时享有比较好的物质条件,其实她与这些英国女人并无深交,甚至知道海斯特夫人对她的敌意,仍伸出援手。用她的话说:“我就是这 么个粗鲁又有钱的美国疯女人,有时我会做些疯狂的事,不问为什么。”海斯特夫人竟一直以为是墨索里尼念着往日交情,对她们予以保护,当她从玛丽口中得知真 相,方才对艾尔莎心生敬佩。
http://img21.mtime.cn/mg/2011/01/30/231413.56375476.jpg

http://img21.mtime.cn/mg/2011/01/30/232333.30265925.jpg





片中处处凸显艾尔莎的耀眼,当她身穿华丽的晚装出现在英国领馆的宴会上,所有人都被她夺人的风采迷住了,男人们不由自主地起立向她致意,不顾身边女伴恨恨 的眼光,就连海斯特夫人宠爱的外孙威尔弗莱德也不例外。艾尔莎是个收藏家,她在大西洋两岸奔走演出,独爱翡冷翠,在这里置业,收集艺术品。已成长为一个英 俊少年的卢卡第一次来到艾尔莎在翡冷翠的家,被满室的藏品震惊了,尤其是那些眼光独到的现代艺术收藏,包括毕加索的《阿维农少女》。艾尔莎令卢卡着迷,谁 又能不迷恋这样的女人呢。


http://img21.mtime.cn/mg/2011/01/30/231318.20471155.jpg

http://img21.mtime.cn/mg/2011/01/30/231944.10856892.jpg


美国宣布参战,艾尔莎也陷入了同样困境,与英国女人们关在托斯卡纳古城的房子里。不明就里的女人们对艾尔莎不冷不热,只有马丽和女记者科尼对她热情欢迎, 虽然落难,艾尔莎依然乐观开朗,她把漂亮的衣服和丝袜借给女士们穿,开Party跳舞作乐。那一天,她一反常态穿得很低调,但是她依然是全场最美的一个, 一袭黑衣、身姿窈窕,微笑着看着在音乐舞蹈中暂时忘记了战乱的人们。
http://img21.mtime.cn/mg/2011/01/30/232140.39806673.jpg

http://img21.mtime.cn/mg/2011/01/30/232214.23034303.jpg





卢卡
童年时的卢卡是可爱的小天使,聪明而善解人意;长大后的卢卡是翩翩少年,目光纯净依旧。


http://img21.mtime.cn/mg/2011/01/30/232400.17144774.jpg

http://img21.mtime.cn/mg/2011/01/30/232440.71581137.jpg


卢卡与玛丽的感情最深,从奥地利回到意大利之后,他并没有被法西斯宣传蒙蔽,他坚信这些热爱翡冷翠的英国老妇人不是敌人。他帮助玛丽等人,陪伴在她们身边,甚至从盖世太保手中救了艾尔莎的命,在艾尔莎的情人密告了艾尔莎犹太人的身份之后。

http://img21.mtime.cn/mg/2011/01/30/232643.77158646.jpg

http://img21.mtime.cn/mg/2011/01/30/233227.71974034.jpg



卢卡对于艾尔莎的感情是复杂的,童年丧母留下的阴影挥之不去,从艾尔莎身上,他看到了母亲的影子,他爱着她,他自己也说不清这究竟是对母亲爱的延续,还是一个纯情少年对成熟有魅力的女人的爱,或许两者兼而有之,古老的俄狄浦斯情结。
http://img21.mtime.cn/mg/2011/01/30/232725.41721474.jpg

当艾尔莎让他脱掉上衣时,他有一瞬间的惶惑和紧张,其实后者只是要把装钱的信封贴在他身上,带给犹太朋友,避免搜查;为了显得成熟一点,卢卡和艾尔莎共进 午餐时尝试抽烟,却被呛得直咳嗽;当艾尔沙和情人维托里奥约会而冷落他时,卢卡心痛了,他愤懑地对玛丽说:“她当然对我很好,她是一个富有的女人,她有能 力对每个人好。”言下之意,自己只是艾尔沙施舍的对象,而不是什么特别的人。卢卡为此伤心了很久,直到艾尔莎亲自安慰他,向他道歉,对他说:“我爱你,不 愿意做任何伤你心的事”,卢卡才心满意足。就算知道艾尔沙对他的爱与对维托里奥的不同,至少他对于艾尔莎是特别的。卢卡偷偷地观察维托里奥,他敏感地觉察 到不祥的气息,可是羞涩的他无法告诉玛丽或艾尔莎,纯情的他担心被人们说成是嫉妒心作怪,事后玛丽很奇怪卢卡为什么会这么想,其实这种混杂了嫉妒和担忧的 心情只有卢卡自己明白。
http://img21.mtime.cn/mg/2011/01/30/233056.44682318.jpg

http://img21.mtime.cn/mg/2011/01/30/232809.45524443.jpg


http://img21.mtime.cn/mg/2011/01/30/232852.54870935.jpg



维托里奥骗走了艾尔莎在翡冷翠的全部财产和收藏,欲置艾尔莎于死地。是卢卡尚稚嫩的肩膀扛起了保护艾尔莎的担子,他把艾尔莎赠给他的基金拿出来,与意大利 反墨索里尼的游击队联络,安排船只,护送艾尔莎逃往瑞士。临别之际,艾尔莎回忆起与卢卡母亲的友情,她对卢卡说:“当你母亲遭遇困难时,我陪在她身边;现 在,你陪在我身边。”“当我再回来时,你一定已经有了一个很漂亮的妻子和一群孩子,会忘记我的。”卢卡流下眼泪:“我永远不会忘记你”。艾尔莎笑了,像以 往一样魅力十足:“我知道,我是一个让人难忘的人,不过千万别告诉你老婆,女人会很在意的。”载着艾尔莎的船远去了,卢卡泪光晶莹,从这一天开始,他成长 为一个男人。


http://img21.mtime.cn/mg/2011/01/30/232955.31945943.jpg
   
阿拉贝拉
本片集中了多位英国国宝级女演员,朱迪·丹奇饰演的女艺术家阿拉贝拉浪漫、敏感,有些神经质,她热爱艺术如同生命,对她而言,最重要的除了艺术品就是她的爱犬吕克。

http://img21.mtime.cn/mg/2011/01/30/233739.48645656.jpg

http://img21.mtime.cn/mg/2011/01/30/233832.96072700.jpg


阿拉贝拉是卢卡艺术道路上的启蒙者,早在卢卡儿时,阿拉贝拉负责带卢卡去上学,虽然曾经因为带吕克去看兽医而错过接他,但是阿拉贝拉让他看到了什么是美。 阿拉贝拉牵着他的小手来到艺术学院,看学生们临摹仿制的名作,对卢卡说:“翡冷翠是一座满是瑰宝的城市,你要学会感受它们,如果你愿意,你也可以融入其 中,成为这座城市的一部分。”阿拉贝拉看到卢卡照着墙上的油画临摹,是她最先鼓励卢卡去做一名艺术家,“你才七岁就画得这样好,你是个有天分的孩子”。果 然,卢卡走上了艺术的道路,放弃了父亲为他安排的成为德国商人的目标。而卢卡对阿拉贝拉的回报是两次从意大利军人的手中救出了小狗吕克,军人对小动物的残 忍足见法西斯的恐怖。
http://img21.mtime.cn/mg/2011/01/30/233906.83940484.jpg

http://img21.mtime.cn/mg/2011/01/30/233944.76634875.jpg

http://img21.mtime.cn/mg/2011/01/30/234033.76369561.jpg







阿拉贝拉最有光彩的一段戏莫过于保护教堂的段落,德军进入托斯卡纳古城,负隅顽抗,企图炸毁古老雄伟的教堂来阻挡盟军的进攻。阿拉贝拉一进入古城就发现教 堂中的壁画是名家所绘的无价之宝,为此她甚至指责神父失职,听任壁画退色脱落。当她得知教堂将要被炸毁,阿拉贝拉痛心疾首,冲到教堂门口,将引线捆在自己 身上,她的行为感召了其他女人,老妇人们站成一排,痛斥德军:“你们这算什么本事,要伤害一群手无寸铁、上了年纪的女人。”盟军进城,德军来不及与女人们 纠缠,落荒而逃,阿拉贝拉取得了胜利。这件英国女士保卫教堂的事在当地传为佳话,当时已经加入盟军的卢卡听闻,露出微笑,他知道,能这样做的除了阿拉贝拉 他们,别无他人。



http://img21.mtime.cn/mg/2011/01/30/234121.10496287.jpg

http://img21.mtime.cn/mg/2011/01/30/234100.16858554.jpg

http://img21.mtime.cn/mg/2011/01/30/234143.31294552.jpg




乔吉
美国女考古学家乔吉总是男装打扮,泼辣、机智、勇敢,面对士兵毫无惧色,几次把德意士兵打倒在地。年纪不轻的她似乎有同性恋倾向,在艾尔莎家与美女共舞的细节可以看出,此后她也曾与女扮男装的海斯特外孙威尔弗莱德共舞,她跳男性的舞步,后者反倒成了女人。

http://img21.mtime.cn/mg/2011/01/30/234250.50891167.jpg
乔吉也曾帮忙照顾儿时的卢卡,在这部细节丰富的影片中,每个人与童年卢卡的交往都可 以作为角色性格特质的表现,乔吉带卢卡去踢足球,为他呐喊助威,卢卡进球成功,乔吉抱着他庆祝胜利。和卢卡的直觉一样,第一次看到意大利律师维托里奥,乔 吉就感觉到他不怀好意,只有艾尔莎蒙在鼓里。当艾尔莎陷入绝境,是乔吉和玛丽鼓舞众人,帮助艾尔莎脱险。


http://img21.mtime.cn/mg/2011/01/30/234329.88615424.jpg
科尼
科尼是伦敦驻翡冷翠的记者,她镇日与女士们相处,用笔记录她们的生活。对这个人物着墨不多,但是能够看出她是个活泼、头脑灵活的女人,在女人们为要不要帮助艾尔莎脱险而争论时,科尼仗义地说:“我正在写关于咱们大家的书,如果能够救出艾尔莎,那将是我书中精彩的一章。”


http://img21.mtime.cn/mg/2011/01/30/234418.17342727.jpg

海斯特夫人
玛吉·史密斯饰演的海斯特夫人是“古董女人”小团体中不算反派的反派,她作为前大使夫人,傲慢、刻薄又自以于是,相信墨索里尼敷衍的承诺。然而,她的缺点 也是她的可爱之处,她那种贵族作派,虽然显得迂腐、娇气、不合时宜,譬如在逃难之际还对居住的环境挑三拣四,对旅馆的卫生抱怨等等,但有时这份天然的贵气 也会把对方震住,如她“强迫”看守她们的意大利军官说晚安。

http://img21.mtime.cn/mg/2011/01/30/234546.38715011.jpg


http://img21.mtime.cn/mg/2011/01/30/234653.97935859.jpg

海斯特夫人最爱的人是她的外孙威尔弗莱德,为了让外孙不被抓走,她宁可让他女扮男装与老女人们混在一起,她的担忧反而让威尔弗莱德困扰,是善解人意的玛丽劝慰男孩,让他理解祖母的一片苦心。

http://img21.mtime.cn/mg/2011/01/30/234719.33136350.jpg

http://img21.mtime.cn/mg/2011/01/30/235017.35171967.jpg



海斯特夫人的感人段落是与艾尔莎前嫌尽释的戏,当她得知帮助她们的人不是墨索里尼而是艾尔莎时,起先不肯援救艾尔莎的她放下架子,怀着感恩的心情安慰绝望的艾尔莎,宽慰失去财产、生命受到威胁的她振作起来。
http://img21.mtime.cn/mg/2011/01/30/234747.95055722.jpg

影片结尾,海斯特夫人依然如故,就像她坚持不变的传统风度,盟军中的苏格兰士兵催促她收拾行李撤离时,她高傲地仰起头:“我们曾经落在意大利和德国人手里,但我(英格兰人)绝不向苏格兰人妥协。”
http://img21.mtime.cn/mg/2011/01/30/234835.14236089.jpg

外孙威尔弗莱德是带有喜剧色彩的人物,他不得不扮成女人,苟且偷生,戴上假发穿上裙子的他居然还有几分姿色,经常受到意大利军官的调戏。当女士们被军人释 放,威尔弗莱德冲着军人们大喊,我是男人!脱光衣服,奔向田野,加入了游击队,去做男人该做的事。影片结尾的字幕交代,威尔弗莱德后来成为政府官员,但因 为丑闻引咎辞职,起因是涉嫌招妓,让应招女郎扮成军官模样,想必与战时经历有关吧。

http://img21.mtime.cn/mg/2011/01/30/234900.93802350.jpg

http://img21.mtime.cn/mg/2011/01/30/234922.24583101.jpg




不厌其烦地分析了每个人物,是因为群戏中每个人都轮廓分明,形象丰满,实属难得,表演水平自不必说。一部异常温暖的战时影片,主人公群像中没有一个坏人, 各有各的个性和可爱之处,是黑暗乱世中罕见的一抹温情色彩。作为一部非常英国的电影,就算有自夸自恋之嫌,也不能否认它的成功和感人。透过这些人物,故事 的骨子里是很精英的,就算再困难再潦倒,夫人们仍坚持着传统贵族的生活习惯和为人处事方式,从下午茶到各种礼仪,按部就班,战争时期?那又怎能样,任世事 变迁,我自岿然不动。核心人物卢卡最终认同的是英国的文化价值,实现了早年成为英国绅士的目标,影片通过温情的故事完成了隐喻,褒扬了本民族文化的魅力, 有俯视的眼光,但并不可厌。
http://img21.mtime.cn/mg/2011/01/30/235154.28908994.jpg

http://img21.mtime.cn/mg/2011/01/30/235352.33168064.jpg




影片结尾,女士们奋力保护的圣像画完好无损,图画上圣女安详沉睡,阿拉贝拉说:“嘘——不要吵醒她的睡眠”。贯穿全片的对艺术的尊崇又一次被强调,镜头久久凝视这幅画,暗示着宗教神性的崇高和世俗人性的善意是对战争浩劫的救赎。
http://img21.mtime.cn/mg/2011/01/30/235453.83831672.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