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让子弹飞一会儿

标签:
转载 |
让子弹飞一会儿
女秘书神色凝重地说:“老大,我怀孕了。”老大继续低头看文件,然后淡淡一笑:“我早结扎了。”女秘书楞了一会儿,媚笑道:“我和您开玩笑呢。”老大抬起头看了她一眼,喝了口茶,淡定地说:“我也是。”
……
这是我一朋友发给我的,并评论说,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江湖上晃的人,遇事不要慌,先让子弹飞一会儿。
那谁说:“让子弹飞一会儿,好。这事儿搁在古玩买卖上就是淡定。还记得我跟你说的‘三看’吗?”
我:“当然。看新、看残、看贵。就是有点装B的意思。”
那谁:“淡定说着容易,做起来就难了。”
我:“您给说说,告我一个淡定的故事吧。”
那谁:“很多年以前,老乡送来一堆老窑瓷器。”
我:“怎么还一堆一堆的呀。有那么多吗?”
那谁:“那年月,老乡都是冒着风险来的,路上要是被抓到就被说成是倒卖文物,把东西就没收了。然后你交罚款再还给你,论次不论件数。所以老乡尽量多带。”
我:“法律上还有这规定?”
那谁:“啥法呀,他们就是法,所以老百姓不懂法呀——总变。”
我:“靠!啥意思?谁呀这是,这跟明抢有啥两样呀?”
那谁:“谁?凡是穿制服都是法。你不知道。那时候有个故事,说是一帮演电影的,假扮国民党兵在村边上拍戏。拍完了说是要到村子里找个厕所方便一下,刚走到村口就碰上一老大爷,于是就向老大爷打听。这老大爷端详了他们良久,一把拉住一当官的手就不放了,‘长官呀,我可把你们盼来了,那帮村干部可把我们祸害惨了。快,先别找厕所了,我带你们去村委会抓人,晚了可就都跑了。’”
我:“哟呵,您还会讲故事呀?那现在咋样?”
那谁:“现在?老大爷还能走到村口?网上不是说了,有的地方修路拉赞助,不给钱自家的门都甭想出去,给堵得严严实实的。”
我:“咱不说这个行不?您还是说说那淡定的事吧。”
那谁:“淡定?一说起这事我还能淡定吗?就剩蛋疼了。”
我:“不是,那什么,您老今儿个是不想给我讲了吧。”
那谁:“其实要做到淡定也容易,好东西过手多了自然就淡定了。像你我这样的看见好东西假装淡定、无动于衷,可能性不大。性格使然吧。”
我:“我就说嘛,那种装B的本事咱还真没掌握。”
那谁喝了口茶回里屋了。有戏。我曾经说过,只要那谁啥都不说地去里屋,回来时总不会空手的。果不其然,那谁出来时手里拿着个锦盒。
那谁:“看看吧。以前跟你说过这类东西,还记得吗?”
我迫不及待地打开锦盒。哇噻!太NB了,满眼的就一个大字——“盈”。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盛唐时期皇上大盈库的邢窑盏吗?
有诗为证:
冰轮初转潋滟升,疑是白玉琢磨成。
各位看官,您别查了,这首诗在《全唐诗》里肯定是查不着的。是俺瞎诌的。
那谁:“你瞧,就你这表情,卖主肯定往高了开价。”
我:“那您当年肯定是捡漏了吧?”
那谁:“当年,嗨,别提了。我刚看到这东西时的表情比你刚才还激动。”
我:“淡定呀,你咋不让子弹飞一会儿呀?”
那谁:“那时候不是还没意识到子弹也会飞呢。”
我:“那你当时啥感觉?”
那谁:“就像是一颗流弹打中我胸膛。”
我:“呵呵。感情您老人家也喜欢崔健呀?”
那谁:“我们年轻时,摇滚代表着反叛。有想法、不甘于听领导白话的人都喜欢崔健。”
我:“你说现在怎么没那么多人喜欢了呢?”
那谁:“现在的人,被环境逼的越来越现实。而且表现反叛的方式也比那时候多了。比如写博客什么的。”
我:“有点道理啊。那你当时没能淡定结果多花了不少钱吧?
那谁:“就是因为不够淡定,忘了履行法定程序。”
我:“什么法定程序?还有这一说?”
那谁:“砍价。这是古玩行必须的。甭管对方价钱开得多低,你都得砍价。我当时觉得太便宜了,就没砍价。结果对方立马意识到自己开价低了。马上说东西是俩人买的,卖之前得问问。”
我:“他当时开价多少?”
那谁:“甭管多少钱了,反正是等他问完了就变卦了。说是当时听错了少加了一个‘零’。”
我:“我靠,一会儿工夫就加了十倍的价?淡定还真TM值钱呀。”
那谁:“以后要学会让子弹飞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