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致力于提高自己的ROE
(2011-01-16 14:08:20)
标签:
转载 |
大多数人统计自己的收益率都是这个公式:收益率=市值-持股成本/持股成本*100%。将成功失败的标准按市场价格衡量,对于基金经理的排名更是如此。但巴菲特不在意这些,他致力于收购企业,包括许多没有市场价格的非上市公司。
大家都知道ROE是衡量企业好坏的指标, 超过20%ROE企业公认为优秀公司。能否换一种思维:将自己投资成败标准变为所投资企业年度净利润与自己成本的比值。将自己持有的所有股票假设为一家投资公司,测算一下自己的ROE。
公式:自己的ROE=自己拥有持有企业年度利润/持股成本*100%
比如民生银行,年均ROE15%,我以目前PB1.4买入,则我本年投资该企业的ROE为10.7%。假设民生银行年度利润增长率15%,一年后我的ROE为12.3%,两年后14.1%,三年后16.2%,四年后18.7%,五年后21.5%。即使在现实生活中,投资5年后就拥有20%以上ROE也是一桩好买卖。
再比如苏宁电器,年均ROE20%,目前PB5.2,则现在买入我的ROE为3.8%。这个水平比银行存款略高,不是特别吸引人。但如果确信该公司未来能以30%利润增长,则7年后ROE也将达到24%。
再比如泸州老窖,ROE30%,PB10倍,现在买入我的ROE为3%,未来年均利润增长率20%,11年后达到22.3%,看来这不是一个好买卖。
纵观目前医药股20%ROE和10多倍的PB,过高的买入价格将吞噬利润的增长。
当将自己的评价体系由市值转到企业利润对自己收益的影响,就自然形成这些习惯:远离市场、关心企业成长稳定性、长期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