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十二定律”之二 向大师学习投资系列 4
(2010-12-28 15:20:32)
标签:
财经巴菲特盈余企业价值学习投资 |
巴菲特“十二定律”之二
3.财务定律,又分三条:
(1)考察股东权益报酬率,而非每股盈余。因为在企业保留上一年盈余增加资本的情况下,只有前者考虑了公司逐年增加的资本额,才较为真实地反映了经营绩效。
(2)计算“股东盈余”,寻找高毛利率的公司。巴菲特认为,原来意义上的会计盈余由于各公司资产不同而缺乏可比性,只有将折旧损耗和分期推销费用加上净利减去资本支出,由此得到的股东盈余才可反映企业价值。而高毛利率则不仅反映出企业的强大,也反映出经营者控制成本的精神。
(3)对于保留的每两元钱盈余,确定公司至少已创造了一元钱的市场价值。在此巴菲特采取的方法是将净收入减去股利得出保留盈余,再找出公司现在与10年前市价的差价,两者加以对比。
在采用这些量化指标时,巴菲特是将4年或5年的财务平均值作为衡量对象的。他认为长期平均才可以真正说明问题。
4。市场定律,又分三条:
(1)计算企业实质价值。巴菲特选择那些简单稳定的企业,以保证所有数据的高度确定性,之后预期在企业的生命周期中未来的现金流量,用30年美国政府公债利率加以折现。他并不加上风险溢酬,他用最保守的方法来估计企业价值,以降低风险。
(2)以显著的价值折扣购入该股票。在购进价格和企业价值之间一定要有一个“安全边际”,这个“安全边际”的缓冲效果可以保证他不受到公司未来现金流量变动的影响。因此,当一些大企业暂时出现危机或股市下跌时,就是他毫不犹豫大师买进的时机。
(3)长期持有并管理手中的股票,耐心等待企业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