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潜心提升四年级: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2014-10-28 20:34:13)
标签:

感悟生命

人生历练

分类: 身心健康

http://s14/bmiddle/0019bhntzy6NaKECEsB1d&690

小学教师心理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学校共有教职员工108人,其中7人参加莱阳市心理沙龙,一人取得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四人取得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其余两人正在学习中。她们对心理咨询有着浓厚的兴趣,愿意从多个角度学习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够和周围的教师一起探究心理健康的方法。多数教师阳光开朗、积极向上,对工作怀有极大的热情,对生活抱有美好的向往。在不同的阶段,出现各种不同的心理问题,例如:近阶段工作压力过大,出现烦躁情绪;一定范围内不会自我调适,出现忧郁倾向;暂时没有找到好的宣泄渠道,出现暴躁行为等等。多数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自我调适。个别教师阶段性出现负面情绪,需要求助于专业心理疏导师。

二、调查情况:

   调查报告一共是30份,参与调查的有担任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的教师26人,占总人数的86.7%;担任音体美学科的教师4人,占总人数的13.3%。问卷统计由心理健康小组的两位老师协助完成。

三、调查具体数据统计:

心理状况

 

 

经常

有时候

很少

基本没有

1感到自己的状态非常好和很健康

12

7

10

1

2感到筋疲力尽和精神不佳

8

18

1

3

3因为过多担忧而睡眠不足

7

13

7

3

4感到急躁或容易发火

13

10

4

3

5感到容易受惊或恐慌,而又找不到合适的理由

4

7

8

11

6感到压力很大,似乎很多事情都压在自己身上

7

12

4

5

7感到精神紧张

6

12

6

6

8感到自己是一个没有价值的人

1

6

6

17

9. 感到郁闷和抑郁,觉得生活没有什么意义

1

7

7

15

 

压力来源

 

 

序号

 

不是造成压力的原因

在一定程度上是造成压力的原因

是造成压力较重要的原因

是造成压力的重要原因

是造成压力的关键原因

1

社会对教师期望、要求过高

6

11

5

8

0

2

工资、福利待遇低

15

2

2

4

7

3

单位的规章、制度和各类要求有很多不科学的地方。

3

16

8

3

0

4

职称评聘

9

10

4

4

3

5

考核与评比(比如,评比太多,考核内容与模式不够科学)。

7

12

8

3

0

6

负担过重(比如,工作量大,经常需要加班等)

8

8

6

7

1

7

知识更新加速,教师学习任务繁重

8

11

5

6

0

8

对工作本身缺乏兴趣

21

9

0

0

0

9

工作缺乏成就感

18

7

4

0

5

10

工作得不到领导的理解和支持

18

9

2

0

1

11

同事之间的竞争激烈

18

11

1

0

0

12

与领导关系不和谐

25

5

0

0

0

13

与同事不和睦

24

0

3

3

0

14

不善于交际

22

7

1

0

0

15

家庭、工作不能同时兼顾

18

8

4

0

0

16

家庭成员关系紧张

29

1

0

0

0

17

为子女的教育或工作担忧

21

9

0

0

0

18

为家人的健康担忧

20

7

3

0

0

19

为自身的健康状况担忧

14

9

6

1

0

四、调查结果分析:

(一)心理状况分析:

73.4%的教师经常或有时候感到自己的状态非常好、很健康; 36.6%的教师很少或基本没有感到自己非常好和健康的状态;60%的教师有时候感到筋疲力尽和精神不佳;43.3%的教师因为过多担忧而睡眠不足;43.3%的教师经常感到急躁或容易发火;33.3%的教师有时候感到急躁或容易发火;40%的教师有时候感到压力很大,似乎很多事情都压在自己身上;40%的教师有时候感到精神紧张。

(二)压力来源分析:

36.7%的教师认为社会对教师期望、要求过高在一定程度上是造成压力的原因;50%的教师认为工资、福利待遇低是造成压力的原因;53.3%的教师认为单位的规章、制度和各类要求有很多不科学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是造成压力的原因,而26.7%的教师认为,以上是造成压力的重要原因;70%的教师认为负担过重是造成压力的重要原因或关键原因40%的教师认为考核和评比在一定程度上是造成压力的原因;36.7%的教师认为同事之间的竞争激烈是造成压力的原因。

五、调查教师提出的建议:

1.关键在自我调整心态,舒缓压力,快乐地投入到工作中。传播正能量,多表扬、多鼓励,会促进孩子们的心理健康。

2.能定时给教师们做一下心理疏导。多组织教师参加活动,增强幸福感。

3.工作不要乱摊派,不要把工作都往班主任身上推。

4.让真正的专家走进校园,帮助我们消除心理不适感,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六、提出建议如下:

(一)从个人角度来说:

目前,多数教师都认识到心理健康对生活、工作的影响,明白没有一个健康快乐的心理,能够直接导致家庭、婚姻、亲子、师生、家校等关系出现僵化,甚至出现矛盾。从个人角度上,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1.提高“自助”能力。提高自助能力的渠道有很多:可以通过阅读各种心理书籍,参加各种心理培训,网上搜索心理健康讲座等,提升自己调适心理的能力;可以参加运动提高身体各部分机能,通过排汗等方式纾解压力;可以利用休息日参加各种户外活动,将自己的生活圈子打造得更加精彩……

2.学会赢得“他助”。例如,向好朋友倾诉,向专业心理咨询师咨询等等。

(二)从团队角度来说:

团队活动可以形成一个互通有无、互相促进的能量场,如果能够定期组织小范围的活动,可以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内化为心理疏导的能力。有了团队组织,可以提高凝聚力,可以将正能量发挥得更好。

(三)从学校角度来说:

希望校领导能够关注教师心理健康,为教师心理健康做出实质性努力,例如:

1.将“真专家”请进来,将“真爱好者”派出去,传经学宝。

在学期开始、中间和学期末分别请有心理教练技能的专家来学校,为教师进行专业疏导,能够教给教师切实可行的心理疏导方法,而不是理论知识。

派学校心理健康小组的教师外出学习,回来后,将学到的技能传递给全校教师。心理健康周活动期间,将其他活动暂时放下,倡议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参与到关注心理健康的活动中来,学习技能、关爱自我、互相促进,以点带面,形成一个大的能量场,在整个学校形成一种幸福、和谐、快乐、有序的氛围。

2.在学校范围内形成一个互相关爱的能量场。

恳请校领导把关爱变成行动,而不是口头禅,让每一位教师切实感受到来自大领导、小领导和同事之间点点滴滴的关爱,而领导也能够从每一位教师的身上汲取到快乐的源泉和关爱的力量,从而,将这份快乐和幸福感带给身边的每一个孩子。

学校发展到现阶段,各种考核制度已经相当完善,基本达到无缝隙管理。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已经充分调动起来。此时,应该把教师和学生健康幸福指数的提升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而不是应对各种领导的无厘头检查,做各种不利于教师和学生发展的无用功。

例如,把周五的练字 时间改成心理疏导时间,工作一周了,需要的是放松,需要的是减压。而把书法练习分散在每天的书法课上,喜欢练习书法的教师已经形成了一种自觉行为,会自觉到书法教师的课上进行学习,并挤出课余时间进行练习。对不喜欢练习书法的教师即使进行定时培训,起色也微乎其微。另外,领导开通教师热线,虚心听取教师的合理建议,不断调整管理方式和方法,将实验小学已经达成的公平、公正的管理体制,增加些和谐、幸福的音符,真正达到校领导和教师心连心,将工作变成一种快乐、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

教师的幸福和心理健康的提升,会直接带给学生,带给家庭,反过来,又会促进整个学校的祥和、幸福。

(四)从市心理沙龙组织来说:

1.      做好上呈下达工作:

将各位心理沙龙理事们提出的各种意见和建议,整理成文,送呈重视教师心

理问题的领导。和领导沟通后,将能够实现的告知各位理事,不能实现的也告知各位理事,并转达给其他教师。

2.      心理沙龙活动组织要有层次性、有计划性。

心理沙龙每学期组织的活动要有计划,有总结,有提升。每次活动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提升,让一直参加活动的教师能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3.      对心理沙龙理事和骨干教师进行专业培训。

心理沙龙活动可以请理事们组织,但要给理事们提供或争取外出学习提高的

机会,比如,心康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可以有目的地派教师参与培训。

 

                                                   2014102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