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间看了潘石屹的个人博客,我惊叹不已。在很短的时间内,我改变了我对商人固有的偏见,原来商人也可以这样多彩!
潘石屹在我的想象应该是和黄世仁一个德行的,但事实出乎我的意料。或许他采用过和黄世仁一样的方式收集财富,但至少他活的比黄世仁洒脱、干净、品位。他细读南怀瑾的书,他考究中国历史,他规划中国城市,他创办《SOHO小报》却不允许刊登自己的广告,他的摄影水平甚至超过很多地方小报的专业记者。当然他是一个有钱人,他和很多有钱人一样,在夏天,会和全家在法国普鲁旺斯一个宁静的小村庄度过了一个宁静的假期。但他同样又是一个普通人,他和我们一样迷恋七十集的韩国连续剧《大长今》,他甚至会为《超级女声》周笔畅用汉语唱的《大长今》而感动。
下面是他在和朋友玩笑时对Internet时代下办杂志的新模式的设想,这一段让我更加可以理解他的财富,我把它摘录下来,以作备用:
把你的记者和编辑队伍全解散了,只留一个秘书。然后成立一个由社会各界精英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全是兼职的,每月为您选题,选稿;再成立一个庞大的记者队伍,也全是兼职的,你只给他们每人配一个数码相机和笔记本电脑。实行计件工资,写得多的,专业委员会选上多的,就多发钱。按字分配,多写字的多得钱,少写字的少得钱,不写字的不拿钱。广告就交给专业的广告公司;财务就交给专业的财务公司。美编就交给专业的平面设计公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