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开悟证果的教学榜样—儒宗佛祖道尊
http://s15/middle/3eb0da86t83af797d2dae&690佛祖 道尊" TITLE="我们开悟证果的教学榜样—儒宗 佛祖 道尊" />
我们开悟的条件是学儒宗—孔子、学佛祖—释迦牟尼、学道尊—老子的心性修为。不是学术,是依照三祖的心行来落实到自己的生活中,我们一定受用不尽。
[开悟证果启示]:孔子老师是做到说到的世代典范,我们要落实的是:人性的根本是善的(人之初,性本善),包括动物、植物和矿物都是如此,没有差别。由这个“根”生出个“本”来,就是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之所以有了甄别,是因为各自的习气熏染而成的。如果不接受圣贤的教诲,人的差别就会一天一天逐渐拉开距离,所以就有了好坏之分,这个好坏是自己的一种习气现象,是熏染上去的,是可以通过教学来改变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所以,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用心学习,来切实改变自己的生活。其学习的秘诀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教之道,贵以专)。知识是我们手掌里的五个指头,智慧是我们的手掌心,知识是无际的,你一辈子也学不尽,学不完,你的精力、能力和财力就会在五个手指上游荡一生也枉然。为什么?因为掌握和控制手指的是掌心,而掌心只有一个,好掌握,好控制,又可以通达五个指头,不必那么费劲就可以成就自己。所以,你掌握了智慧,你就控制了圆心,其他知识就是圆周上的内容,随你调配,多好的捷径和方法,可惜,你们不用,还说天下老师的坏话,这就是把自己的习气提起了,把自己的本性放下了,怨气一身,何日才能见道?何日才能开悟?何日才能证果?我都为你们着急啊!孔子老师告戒我们说:“群弟子,记善言”,要把别人好的东西落实在自己的生活中啊!不是教你去演说他人的过失和缺点。然后,用“犬守夜,鸡司晨”的勤勉,才能成功!“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这是教我们具体怎么做,怎么学习。要真懂,真懂了,就自然而然去做了,是发自内心的学习和做事,丝毫没有勉强的意思在里面。
http://s9/middle/3eb0da86t7391892971b8&690佛祖 道尊" TITLE="我们开悟证果的教学榜样—儒宗 佛祖 道尊" />
[开悟证果启示]:佛的教学方式是先要把自己的习气和障碍清除干净,自己才能有信心,有学习的动力和恒心毅力,有了这个条件,我们才可以学习熏染出自己好的状态来,有了好的状态,我们才能开发出自己的智慧来。所以,不把自己身心的垃圾清除掉,要成就自己,只是一个好看的花瓶而已,根基没有,遇到急难险阻还是解决不了。因此,我提出诵读经典,熏修状态,就是清理自己的障碍和垃圾的过程,障碍和垃圾清理掉,自己的状态自然就会显前,就会熏修出来,自然而然的,不是人为的。这个时候,智慧就会登门来找你,你不开悟证果都难。戒行,定力,智慧是次第的关系,没有戒行就不会产生定力,没有定力就不会培养出智慧来。戒行是因,定力是过程是缘,智慧是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圆满地解决问题,才能境随心转,自己有能力有把握掌握自己的生活和命运。
http://s6/middle/3eb0da86t83af5d3b7cd5&690佛祖 道尊" TITLE="我们开悟证果的教学榜样—儒宗 佛祖 道尊" />
[开悟证果启示]:老子先生的教学方法也是做到才说出来告诉我们;我们要依照自然的发展规律来学习做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就是学习的方法。一是专心一处深入进去,才能产生出二三乃至所有的东西来。一,就是智慧,就是圆心,就是掌心;二、三、万物,就是知识,就是圆周,就是手指。还是一个道理吗。所以,儒、佛、道是一不是二,是一个掌心的智慧,是五个手指的知识;是一个圆心的智慧,是整个圆周上的知识;不论你有多少个指头,哪怕千手观音,也都不能离开掌心;不论你画的圆周有多么大或者多么小,你都不能离开圆心。这个理要真懂,我们才能行;真懂,要是圆心的话,那么,行就是圆周,就是怎么简单的道理,大家落实到自己的学习中就行了,没有多余的东西在里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