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印度古建筑的亮点——阿格拉红堡

(2019-07-30 04:46:42)
标签:

陳漢徽

莫卧儿王朝

阿克巴

阿格拉古堡

印度

印度古建筑的亮点——阿格拉红堡


来到印度,我似乎觉得,要弄清印度的历史,是很难的事情。一是印度本身实在是太复杂了:社会结构中存在数千年的种姓制度;没有国语,却有22种官方语言,再加登记在册的1600多种语言;古印度地域辽阔,除了南亚诸国,还有阿富汗等中东地区,却历来土邦小国林立。玄奘《大唐西域记》中,仅北印度就有16国,而且国中有国。到了英国殖民时代,还分为英属印度和土邦印度,有700多个土邦在英国监督下存在。直到印度独立后才通过赎买归并,消除了境内土邦国。二是印度的历史也实在太悠久了,与中国不相上下。可惜印度早期的历史一片模糊,直到13世纪德里苏丹国才有较确切的史料记录。单是外来民族的入侵、兼并、排斥,就是不容易厘清的头绪。

然而,似乎有一条捷径可寻。对于旅游者来说,只要知道印度著名古建筑的来龙去脉,就能较直观地了解印度重要历史阶段的大致脉络。印度的东西南北,有一些标志性的古建筑,宛如一条条标签,标示着某一王朝或某一邦国的兴旺及衰亡。那是印度古人给大地留下印记。

在印度北方古城阿格拉,亚穆纳河畔,1573年耸立起一座红色城堡。这就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阿格拉古堡——莫卧儿王朝的皇宫。它的出现,如同一面胜利的旗帜,彰显了莫卧儿王朝的牢固和兴旺。

莫卧儿王朝是外来民族所建立的政权。古印度有一个现象,外来的侵略者较容易落地生根。3500年前雅利安人入侵,占领整个印度,建立了种姓制度。二千多年前后外族的入侵更为频繁。塞西亚人、波斯的大流士、马其顿的亚历山大、西域的大月氏等都入侵了北印度并建立政权。这些外族人建立的政权,多则数百年,少则数十年。即使政权瓦解,也留下了不同民族、不同宗教和不同习俗。既呈现了社会的多元化,也增加了不同族群间的摩擦。

外族入侵,打破了印度教一家独大的局面。比佛教早了一千多年印度教原本根深蒂固,却遭遇了伊斯兰教的异军突起。公元八世纪阿拉伯帝国的入侵带来了伊斯兰教,以后是德里苏丹国和莫卧儿王朝两大政权,尤其是莫卧儿王朝,把包括伊斯兰教在内伊斯兰文化,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德里苏丹国是十三世纪初,由阿富汗古尔王朝奴隶将军创立的政权,这些伊斯兰化的突厥人控制了北印度达三百多年。接着,就是莫卧儿王朝登场了。莫卧儿是蒙古之意。莫卧儿王朝的统治者来自乌兹别克,是突厥化的蒙古人帖木儿的后裔。帖木儿创立了横跨帕米尔高原到阿拉伯半岛的帖木儿帝国。而他的曾孙巴布尔南侵印度,1526年打败了德里苏丹国,开创了长达三百多年的莫卧儿王朝。

莫卧儿王朝最有作为的统治者,是在位50年的第三代皇帝阿克巴。他不仅打下了大半个印度,协调了伊斯兰教与印度教等原有宗教的关系,而且开创了文化发展的新局面。在建筑艺术方面,他融合了印度传统风格与伊斯兰风格,创建了一种新型建筑。他在首都阿格拉建造的红堡皇宫,便体现了阿克巴式建筑的恢宏壮观。一部《阿克巴大帝》的电影,让人看到阿格拉红堡的宏伟奢华。

阿格拉红堡名为皇宫,更是一座坚固的城堡。2.5公里长的红砂岩城墙及护城沟勾勒出整体轮廓。古堡里的500座建筑物组成了大小16座城堡,真是城中有城,堡中有堡。觐见宫、枢密宫、珍珠清真寺等建筑安排有序,自成体系。后院还有一处安格里庭园,中央是白色大理石平台,上有可供沐浴的方形水池。四周配套的楼亭、廊阁、天台和花园,完美体现了印度和中亚建筑的风格魅力。总之,能够容纳5000妃嫔和大量侍从的印度宫廷,绝非等闲之地。

阿格拉红堡的建立,无非为了享乐和炫耀。那是外来帝王建造的庞大城堡,对印度半岛大大小小的土邦王国,无疑具有威慑作用。然而,生活在红堡中的莫卧儿帝王和王子公主们,也并非生活在天堂。正常状况下的奢华是不必说了,但一旦遭遇厄运,却是猪狗不如。雕梁画栋的华丽殿堂,正是亲情骨肉的倾轧之处,稍不留意,就身首分离了,怎比得上平静生活的平房小屋?

翻开莫卧儿帝王的家族史,可谓血迹斑斑。就连所谓的阿克巴大帝,也遭受了儿子贾汗吉尔的暗算。继位后的贾汗吉尔遭遇长子举兵反叛,只得带兵打败长子,却弄瞎他的眼睛把他囚禁。苦等17年从监狱出来的长子,却被弟弟沙贾汗毒死了。而建造了泰姬陵的沙贾汗,则有三个儿子死于兄弟相残,连自己也被囚禁九年。造成这一系列恶果的是他的三儿子奥朗则布。此人骄横残忍,在扩大疆土,征服南印度的过程中杀人如麻。在他死后,三个儿子就相互残杀了。到了他的孙辈情况更惨,四个孙子为了争夺帝位,长孙杀死了三个弟弟夺得皇位,不久却被废除绞死。无论是阿格拉红堡,还是迁都后的德里红堡,所发生的骨肉相残故事如出一辙。这果真是因果报应吗?真应了那句古话:天下无情帝王家。

到了莫卧儿王朝末期,宫廷中的倾轧暗算愈演愈烈。皇帝走马灯似的更换。大权旁落在各地的总督手中,割据势力混战不休。全然没有想到英国、葡萄牙等殖民者,已经磨刀霍霍,就要对四分五裂的印度动手了。等到阿富汗人在大规模的战争中打败南方劲敌马拉提人,双方便元气大伤了。于是英国人便轻易打败疲惫不堪的阿富汗人和马拉提人,再将有名无实的莫卧儿王朝端掉。大印度就如同熟透了的果实,无可奈何地掉落到英国殖民者手中。

乍一看,红砂岩的阿格拉古堡似乎坚不可摧。但堡垒,大多是从内部攻破的。

             2018、8、12

印度古建筑的亮点——阿格拉红堡

印度古建筑的亮点——阿格拉红堡

印度古建筑的亮点——阿格拉红堡

印度古建筑的亮点——阿格拉红堡

印度古建筑的亮点——阿格拉红堡

印度古建筑的亮点——阿格拉红堡

印度古建筑的亮点——阿格拉红堡

印度古建筑的亮点——阿格拉红堡

印度古建筑的亮点——阿格拉红堡

印度古建筑的亮点——阿格拉红堡

印度古建筑的亮点——阿格拉红堡

印度古建筑的亮点——阿格拉红堡

印度古建筑的亮点——阿格拉红堡

印度古建筑的亮点——阿格拉红堡

印度古建筑的亮点——阿格拉红堡

印度古建筑的亮点——阿格拉红堡

印度古建筑的亮点——阿格拉红堡

印度古建筑的亮点——阿格拉红堡

印度古建筑的亮点——阿格拉红堡

印度古建筑的亮点——阿格拉红堡

印度古建筑的亮点——阿格拉红堡

印度古建筑的亮点——阿格拉红堡

印度古建筑的亮点——阿格拉红堡

印度古建筑的亮点——阿格拉红堡

印度古建筑的亮点——阿格拉红堡

印度古建筑的亮点——阿格拉红堡

印度古建筑的亮点——阿格拉红堡

印度古建筑的亮点——阿格拉红堡

印度古建筑的亮点——阿格拉红堡

印度古建筑的亮点——阿格拉红堡

印度古建筑的亮点——阿格拉红堡

印度古建筑的亮点——阿格拉红堡

印度古建筑的亮点——阿格拉红堡

印度古建筑的亮点——阿格拉红堡

印度古建筑的亮点——阿格拉红堡

印度古建筑的亮点——阿格拉红堡

印度古建筑的亮点——阿格拉红堡

印度古建筑的亮点——阿格拉红堡

印度古建筑的亮点——阿格拉红堡

印度古建筑的亮点——阿格拉红堡

印度古建筑的亮点——阿格拉红堡

印度古建筑的亮点——阿格拉红堡

印度古建筑的亮点——阿格拉红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