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小学生的假期课外

标签:
漢徽大宝小宝祖国游中华文化假期课外 |
分类: 杂谈随笔 |

去年六月,两个外孙女在中国走了一趟。把她们的相片整理出来,也很有趣。
美国暑假放得早,六月到中国旅游,尚未遇到国内的学生旅游潮。然而那时的中国人流,也远非美国可比。这也许是大宝小宝对祖国的第一大印象。虽然她们多次跟随父母跨越大洋给爷爷奶奶拜年,也走过广东福建的一些地方,但见到中国标志性的城市景观,还是第一次。
祖国游的每一天都充满快乐。她们在天安门留影,在紫禁城奔跑,在长城登高。品尝大唐美食,观赏兵马俑,瞻仰中山陵,流连拙政园,见识浦东的崭新高楼,所见所闻都是新鲜的。在此七天中,中华文明与西方文化在脑海中的对比,恰到好处地找到了平台。她们所掌握的中文,也有了检验的最佳时机。
对于这两个小学生来讲,对祖国的理解,原先只停留在父母和祖父母的出生地。此次走访,直观地触及到祖国的文化历史层面。虽然认识浅薄,但毕竟是一个重要历程。有了这一步,相信中华文化的心灵感染力会穿越地域时空,发挥潜移默化作用。当情感产生时,以后不管发生什么情况,一有可能,便会回国走走看看。
其实,出生在美国的孩子,对祖国的概念并非那么清晰。他们会把出生地当成祖国。何况美国非常重视国家教育。每当国歌在学校活动或体育比赛时响起,每个人都手按胸前肃立。久而久之,无论何种肤色,也无论祖先从世界哪个角落移民而来,都会认同一个美国。自然形成的民族国家民众对此体验可能不很特别,但对于融合了世界各民族的美国,随便一个单位学校便有数十个民族,一个居民小区各讲上百种方言,倘若不强调国家认同,整个社会必定乱了套。
由于文化历史原因,美国不同族裔对祖籍所在国的情感显得微妙。人们不清楚拉美移民,是否比西东欧移民更怀有祖宗出生国的情感。也不知道非裔移民,能否弄清祖先来自加纳、南非还是津巴布韦?在许多区域族群,历史就是一笔糊涂账。国家的分合变迁,漫长的混血史,使这些族群中真正的祖国概念变得模糊。然而,在美国的所有移民中,没有一个族群,像近五百万华裔一样继承着传统文化。只要周末走进中文学校,便感受到华人孩子认真学习的那股精神。对于一个不会轻易忘记祖宗出生国的民族,其世代凝聚的向心力不可估量。当祖国需要时,这股力量就会显示出来。
如今,读书数十卷,不如实地走一走。于是,每年中文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参加中国夏令营,不少家长自愿当领队。明年起大宝就可参加桂林或杭州的夏令营了,随后小宝也能参加。相信在逐年的活动参与中,她们会得到不同的收获。



那时没有雾霾,阳光很强烈。








此时参观的故宫博物院,也许因为没有掠夺来的世界文物,没进入世界四大博物馆之列。现有藏品180多万件,展出不到1%。当巨型博物馆于2020年建成后,年可容纳300万观众,情况就不同了。中国流失在海外的文物不少于160万件。倘若那些文物汇集在一起,世界上也少有博物馆可比。


























寒山寺的撞钟可许三个愿。大宝的第一个愿是世界没有战争,第二愿是天下所有人都过上好生活,第三个愿是没有蚊子(因为途中蚊子的袭击是很厉害的)。近年来大宝读了一些长篇,有了自己的想法。

小宝的许愿就简单了,第一没有作业,第二要有自己的平面电脑,第三是做自己喜欢的事。







大宝参加话剧演出。



小宝也参加话剧表演。





音乐会演奏。



钢琴独奏。


小宝刚穿上跆拳道服很兴奋。

跆拳道馆离家很近,大宝小宝几乎每天都去锻炼。她们提前加入黑带俱乐部,目标是三年内拿到黑带。

武术训练,对少年儿童是必要的,至少能提高自信及健身。可惜中国武术馆离得较远,未能学到中国武术。

韩国跆拳道这些年在美国发展很快,与列入奥运比赛项目关系极大。以中国目前国力,未能让中国武术列入世界比赛项目,实在是一件遗憾的事情。图为七段韩国教练,他在跆拳道培训中不忘记推广韩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