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圣路易斯大拱门

标签:
漢徽大拱门西部开发纪念碑圣路易斯美国 |
分类: 海外游记 |
2010年元旦,第一次来到圣路易斯。看到大拱门如银色弧线穿越天空,斜挂在散落雪花的草地上。心想,这条钢铁白练在空中接触了多少日月精华,承受了多少雷鸣电击?人往上一站,不知是何感觉?
如今我们再一次来到大拱门下。崭新般的大拱门依然闪闪发亮,这样子仿佛要持续上千年。当初,设计者脑海中闪过的立体图案不知多少,为何大拱门脱颖而出,是立足于什么样的创作理念呢?
我们可以想象大拱门创意的产生。在通往美国西部的圣路易斯,需要一座丰碑来纪念西部开发的历史事件。而这座纪念碑不可落于俗套,必须内涵丰富,外观雄伟。于是便想到“门”。这个门恰好与圣路易斯的西部之门称号相吻合。然而,世界上可圈点的大门何止成千上万。中国规模雄伟的城楼和雄关,古罗马和巴黎的仿制品凯旋门,欧洲形态各异的古城堡大门,以及世界各种形式的著名纪念碑,已成为标新立异设计师眼中的座座高山。只要相似就是模仿,不敢超越就流于平庸了。最终,创新观念驱使设计者产生独一无二的构想,现代建筑材料无疑给大胆设想插上腾飞的翅膀。于是,一座具有震撼力,不比世界任何纪念碑逊色的大拱门,就横空出世了。
美国纪念碑常能推陈出新,总不会擎天柱般的纪念碑了事。像19个疲惫美兵在黑石碑投下19个影子的韩战纪念碑,以及象征胜利的V字母消失的越战纪念碑,总能给人以启迪和思考。在这些地方,没有先入为主的宣传方式,每个人容易放开独立思维及反向思维,思索当时的背景、有可能出现的良性决策,以及不同思维导致的截然不同结果。我想,这也许是设计者所愿望的。
我们排在长队中,向大拱门大厅靠近。远处看到的细长弧线,在近处竟显得这么庞大。此时雨仍在下着,我们原本不指望高悬在空中的大拱门能挡住风雨。想不到大拱门下的雨居然小了一些。大雨给出行带来不便,但对登上大拱门却是容易些。不然,每天只接待6400名游客登顶的限额,常在预约时便告知人数已满。
经过安检,步入大厅。走过一段段向下向上的阶梯,再乘坐斗式升降电梯直达大拱门顶部。大拱门的最高处宽约二米多,状如列车客运车厢。游客站在两侧的小窗旁,对外观赏拍照。我往窗外一望,只见密西西比河安静地躺着,连续多天的暴雨让河水发黄浑浊。桥梁和道路分割着水外空间。整个圣路易斯大都市一览无余。
大拱门顶部真是一个不同角度的观赏台。从两侧各有的16个小窗,所看到的景观形态是不同的。地面建筑倾斜着,呈现立体感,显得格外生动,是地面拍摄难以达到的效果。这或许不是物体的真相,但确实能给人带来不同感觉。人世间对事物的看法往往大相径庭,尤其高层与下层之间存在着视界分水岭,不可否认的是观察的角度难以一致。
从顶层下来,看了电影厅连续播放的大拱门兴建历史。1964年开工,花费1300万美元,192米高的不锈钢大拱门,只用两年就建成了。1965年安装顶部的那一天,银幕上再现了建筑工人的密切合作和高空作业的雄姿。一切如同设计,大拱门顶部的连接宛如天然,不必大费周章。数十万观众目睹了激动人心的这一刻。但天才的设计者萨里恩没能看到心爱的作品成型。他不幸于1961年因脑瘤去世。
圣路易斯大拱门让人看到了创新精神的宝贵。说不定过不了多久,世界上会出现大拱门的翻版。只是在规模上做些文章,以掩盖步人后尘者思维的贫乏。那时,地球建筑便再增添一大笑料。
2015、6、15
我们可以想象大拱门创意的产生。在通往美国西部的圣路易斯,需要一座丰碑来纪念西部开发的历史事件。而这座纪念碑不可落于俗套,必须内涵丰富,外观雄伟。于是便想到“门”。这个门恰好与圣路易斯的西部之门称号相吻合。

整个圣路易斯大都市一览无余。


大拱门顶部真是一个不同角度的观赏台。从两侧各有的16个小窗,所看到的景观形态是不同的。地面建筑倾斜着,呈现立体感,显得格外生动,是地面拍摄难以达到的效果。这或许不是物体的真相,但确实能给人带来不同感觉。

从顶层下来,看了电影厅连续播放的大拱门兴建历史。1964年开工,花费1300万美元,192米高的不锈钢大拱门,只用两年就建成了。1965年安装顶部的那一天,银幕上再现了建筑工人的密切合作和高空作业的雄姿。
一切如同设计,大拱门顶部的连接宛如天然,不必大费周章。数十万观众目睹了激动人心的这一刻。但天才的设计者萨里恩没能看到心爱的作品成型。他不幸于1961年因脑瘤去世。
附:2010、1、5文
《走近美国大陆中点圣路易斯》
当汽车向西南方向奔驰时,我便觉得这次出游不同于往常。一是刚好2009年的最后一天,它是朝着2010年奔驰的;二是此行的前方圣路易斯正处于美国大陆中点,当年的先潮人群正是以它为起点向大西部进军的。不同的是,当年那些人急忙赶路是为了前去西部淘金,而如今只不过是看看某些历史痕迹。
拉丁美洲和西非都有以圣路易斯命名的城市。美国这座由法国人初建雏形并以法王路易九世命名的城市,位于密苏里河和密西西比河汇合处,是密苏里州的最大都会区,在国内城市排行第十八。1904年举办过第三届夏季奥运会。
黄昏时我们达到圣路易斯,汽车经过市中心,穿过密西西比河的铁桥。一条雄伟的不锈钢抛物线划过长空,让你不得不赞叹它的壮观。这就是圣路易斯拱门,被人们誉为通往美国西部的大门。该建筑是美国最高的纪念碑,高度超过华盛顿纪念碑和自由女神像。
元旦中午我们再度进入圣路易斯,却发现该市异常清冷。几乎见不到营业的饭店,停车场也大多关闭,原来大家都过元旦去了。空中飘起细如丝线的雪花,密西西比河散发出逼人的寒气。站在闪闪发光的拱门下拍照,手裸露在空气中觉得难受。我想起二百年前美国人到了这里,面对着严酷的自然和命运难测的征程,必然会产生万般感慨。这种历史感慨肯定感染了移民到美国的芬兰设计师萨里恩,他必定认为只有如此庞大的大拱门才能容纳延绵百年的历史长叹,才能装得下数不清的遥望故乡的眼光,也才能把闪电般出现的西部开发凝固在现实时光中。
除了大拱门,我感触较深的是圣路易斯处于中心位置的名副其实。在交通运输方面,它是美国最大的内河航运中心,第五大航空交通枢纽,第六大卡车运输中心,有14条铁路汇集,通过该城的铁路竟达全国总里程的73%。在工业方面,世界上首次登上月球的宇宙飞船是这里制造的;美国最大的飞机制造公司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和一流的电子企业埃默森电器公司设在这里。这里是美国第二大汽车制造中心和多种工业的集合地。电子仪表食品和制鞋工业在全国名列前茅。
看来,圣路易斯发挥的中部作用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
汽车经过大桥时拍到的市中心建筑
圣路易斯是全国最大的内河航运中心,长达一百多公里港口岸线分布着码头近百个。
站在大拱门下可以看到大片草地和圣路易斯市中心的街景
类似的大桥连接市区的繁华地段。
大拱门用光滑的不銹钢建成,高达192米,宽度相当。1964年动工后两年建成。拱门底部有电梯4分钟直达顶部。也可沿楼梯爬1076个台阶。顶部内宽两米多,两侧各有窗户看到市区全貌。虽每年遭数百次雷击而安然无恙。遇到时速80公里大风,摆动幅度也仅5公分。
在市区的多个角度都能看到大拱门
大酒店
饱经风霜的市区老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