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学习的特点和价值
(2015-01-14 09:56:16)分类: 一家之言 |
协作学习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在一起,通过合作与交流,相互促进,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以提高学习成效的一种学习形式。协作学习要求学习者主动地寻求学习伙伴并共同探索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种学习中的协作,不仅包括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协作,也包括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协作;不仅包括学生之间的协作,也包括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协作;不仅包括直接交往协作,也包括间接交往协作。当然这种交往与协作,不只是学习信息的交流和研讨,更重要的是思想的沟通、心灵的“碰撞”、性格的“磨合”,由此促进学生协同学习与工作能力、组织能力、交往能力的提高,健康个性的发展,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的孕育。
协作学习具有惊人的潜力和无穷的魅力,物理学家海森堡说过:“科学根源于交谈。在不同的人合作之下,可能孕育出极为重要的科学成果。”协作学习能使学习者开阔视野,从多角度理解知识和看待问题,能在不同思想的碰撞和争论中激发智慧和灵感,能使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发现自身的弱点和缺陷,从他人身上学到好的思想、品格、行为习惯和技能、方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人们开始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来辅助和支持协作学习,协作学习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传统的协作学习是学生与教师或学生之间面对面的实时交流,局限于同一时间、同一空间,而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可以跨越时空,使身处各地的学习者进行同步或异步交流、实时或非实时的交流,极大地扩展了交流与协作的范围、深度和广度。这种远程协同学习的模式,成为数字化生存环境中越来越受欢迎的崭新学习形式。
转载自: 桑新民《学习科学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