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的倍数特征》说课稿(微课)
(2014-06-23 08:33:14)
标签:
情感 |
分类: 教学研究 |
一、说“教材”
《3的倍数的特征》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内容,它是在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也是学习约分和通分的必要前提。
根据我们以往执教经验,学生受2和5的倍数特征的影响,很难靠观察百数表来发现3的倍数特征。因此,我将百数表探究的环节的放在课前,根据前测情况,收集学生主要问题和想法,开课时呈现给学生。这么做的好处有三点:一是从前测中看出,没有学生能根据百数表发现3的倍数特征;二是呈现学生自己的发现与猜想,其他同学质疑,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靠观察个位来判断是否是3的倍数的方法是不可行的。
二、说“目标”
教材的安排是先教2、5的倍数的特征,再教3的倍数的特征。因为2、5的倍数的特征仅仅体现在个位上的数,比较明显,容易理解。而3的倍数的特征,不能只从个位上的数来判定,必须把其各位上的数相加,看所得的和是否是3的倍数来判定,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根据以上的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熟练地去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四、说“方法”
五、说“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和三疑课堂要求,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环节(步骤):
1.
2.
3.
4.归纳拓展,应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