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的倍数特征》说课稿(微课)

(2014-06-23 08:33:14)
标签:

情感

分类: 教学研究

             3的倍数特征》说课稿(微课)

                                            红花学校  陈洁

一、说“教材”

3的倍数的特征》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内容,它是在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也是学习约分和通分的必要前提。

根据我们以往执教经验,学生受2和5的倍数特征的影响,很难靠观察百数表来发现3的倍数特征。因此,我将百数表探究的环节的放在课前,根据前测情况,收集学生主要问题和想法,开课时呈现给学生。这么做的好处有三点:一是从前测中看出,没有学生能根据百数表发现3的倍数特征;二是呈现学生自己的发现与猜想,其他同学质疑,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靠观察个位来判断是否是3的倍数的方法是不可行的。

二、说“目标”

教材的安排是先教2、5的倍数的特征,再教3的倍数的特征。因为2、5的倍数的特征仅仅体现在个位上的数,比较明显,容易理解。而3的倍数的特征,不能只从个位上的数来判定,必须把其各位上的数相加,看所得的和是否是3的倍数来判定,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让学生通过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且能熟练地去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及概括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2.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3的倍数的特征的归纳过程,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培养相互间的交流、合作与竞争意识。
     3.通过学习,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说“重难点”

根据以上的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熟练地去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教学难点:3的倍数的特征的归纳。

四、说“方法”

    本课采用了“三疑导学模式”,在自主学习基础上,选择“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围绕“3的倍数特征问题”,通过启发学生“质疑”、“探疑”、“解疑”三个阶段,展现学习、思考和探究过程。

五、说“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和三疑课堂要求,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环节(步骤):

1. 复习导入,启发质疑。

2. 猜想验证,自探解疑。
3.
 体验新知,合作探疑。

4.归纳拓展,应用训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