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万大山·高雪隘穿越

(2016-04-02 03:13:55)
标签:

风光

娱乐

文化

旅游

时尚

分类: 驴行杂记

注:本文在2016.4.18《防城港日报》发表。电子版链接网址:

http://www.fcgsnews.com/player/npview.html?npid=1&epid=1249

http://www.fcgsnews.com/news/lswh/2016-4-18/81661.shtml   

 

   清明时节,与驴友重装徒步,从防城大菉镇墩塘屯出发,走三合水,宿枫树坪,爬高雪隘,登六坜顶,穿越十万大山,出上思平江皇袍山景区。

十万大山,拔起于北部湾之滨,东自广西钦州贵台镇,西至中越边境宁明段,盘踞钦州、防城、上思、宁明等市县,呈东北-西南走向,长130余公里,宽30-40公里。整个山脉海拔1000米以上峰隘有82座,主峰莳良岭海拔1462米,是桂南最高点。因山脉雄奇挺拔,峰峦叠嶂,延绵无尽,故称十万大山,是近古年代广东、广西两省的天然界线和交通要隘。

受热带海洋和热带雨林气候的双重影响,十万大山长年雨水充沛,冬暖夏凉,植被茂密,古木参天。加之悬崖峭壁耸立,洞府隐没无常,珍禽异兽繁多,名花奇草广布,云雾长年弥漫,山溪密布飞流,层林碧波万顷,鸟语花香弥漫,以致行走山中,如入仙境。

高雪隘,位于十万大山主脉屋脊之上,扼六坜顶与窿蓬顶两峰坳口,海拔1038米。从防城大菉墩塘屯,经三合水,上枫树坪,登高雪隘,过大风颈,下元木山,出上思平江——这条隘道是千百年来匪盗和盐商穿梭两广的商贸交通险道。高雪隘上方,长年云雾压顶,时笼时散,风雨不测,阴晴无常。

我们首先到达三合水。三合水位于高雪隘南侧山谷,东北向的六坜顶有一条溪水穿梭而来;西北向的窿蓬顶另有一条溪流向东倾泻。两溪至山谷汇合南流,形成防城江。三合水因此得名。

从六坜顶、窿蓬顶沿沟壑冲刷而下的两条山泉水系,沿线巨石汹涌密布,如千军万马排山倒海涌来,可想亿万年前地球造山运动之剧烈,十万大山形成之磅礴。

从三合水沿北溪溯流而上约三公里,到达枫木坪。此处地势平坦,溪水清澈如琼浆玉液,我们遂在此露营休整,次日再出发。

清明时节,枫叶尚嫩。当晚,我们做了枫叶炒饭、姜炒螺丝、溪蟹瘦肉野菜汤等几道原生态菜,加上携带的酒肉、花生米等,在山水风光、潺潺溪流、鸟语花香和烈焰篝火的醉人情景中,把酒当歌,茶叙人生,自感快活胜比神仙。

累了半天,泡山泉澡,吃饭喝酒,茶叙至夜。枕着山水溪声入睡,人生的种种不快早已消失九霄云外,我的躯壳亦在酣梦中化作风、化作雨、化作水、化作空气,化作云雾……融入天地,融入林海,融入磅礴广袤的十万大山。

次日晨,天刚微亮,叽叽咋咋的鸟叫声已和着潺潺溪流,在披挂着轻纱雾霭的山谷间悠扬荡漾。我们也早早起来,收拾帐篷,洗漱造饭,整装出发。

经过三个多小时攀爬,越上高雪隘。我们将装备藏于草丛,轻装登六坜顶。登顶过程,无路可循,只能目测山势,避开悬崖峭壁,沿缓坡探索攀爬。晌午到达次峰顶,离主峰六坜顶尚有一个多小时行程。因我和一名女驴友要赶在天黑之前横穿山脉北出上思,遂中途折返高雪隘,北上穿越。其余5名驴友继续登六坜顶,原路返程。

高雪隘,虽仅处于六坜顶与窿蓬顶交合重叠部,但已是高处不胜寒——尽管此时已是阳春三月,但隘口仍寒风凛冽。可以想象,冬天哪怕无雪,也将是冰霜披草木,苍茫锁关山。也许这就是“高雪隘”的来由吧!

尽管没有登上六坜顶,但站在高雪隘和六坜顶次峰,远眺大菉镇,群山已一览无余,低矮叠嶂,延绵不尽;两侧雄峰峭壁,拔立云端。六坜顶之雄奇壮美已领略,已不枉此番登顶之心境预期。

背起重装,两人北上。走完隘顶,古道消失,眼前草木遮天,荆棘丛生,无路可走。依据手机GPS定位,结合地形研判,循古道痕迹前行。钻草丛,避荆棘,越障碍,迂回前进。由于我没有深入过十万大山,不了解地形地貌,又没有向导,随行的女驴友也仅仅出于对探险的热衷和对我的信任而对目标、路线、方位、地形一无所知。另据熟悉线路的驴友讲,在不走错路线的正常情况下,从高雪隘穿越到上思平江皇袍山景区,需要走四个半钟。我俩中午十二点半从高雪隘出发,因地形复杂,线路陌生,故不敢迷恋沿途风景,除了疲惫小憩,一路谨慎研判前行,终于赶在天黑前六点钟到达皇袍山景区。

走出丛林,精疲力竭。我到九龙养生泉宾馆旁的泉水泡了个澡。仰睡水中,或闭目养神,或看山水蓝天,享受忘我融入大自然的广阔心境与快乐。

此次十万大山主脉屋脊穿越,深刻感受大自然的磅礴伟大,深刻感受生命的渺小瞬间,深刻感受近古时代商贸交通之艰难;深刻感受人生奋斗亦如丛林行走,只有锁定目标,了解距离,谨记方向,走对路线,坚持定力,方能到达终点。

唯一遗憾的,是十万大山作为金花茶这一国家一级保护珍稀野生植物生长地,且正值花开时节,但我们徒步几十公里山脉纵深,居然没有看到一株金花茶。经多方打听得知,野生金花茶树早已被散居深山的瑶民和周边林场员工挖光,人工移植栽培,以获取高额经济利益。悉此,心中遗憾始终挥之不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