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后,事业成功的他也许会今非昔比,他整个人的面貌都发生了变化:自信、果敢、干练。他没有沾染一点社会上的不良习气,仍不喝酒、不抽烟、更不去那些风月场所,甚至,如到外地出差,他都必须急忙忙得赶回来。”
文明用语的,这就是我的理想。有时我会愤怒,觉得谁看不上我就是倒八辈子血霉,将来肠子都悔青了我也会继续无视,连那轻蔑的一笑都懒的送她。
“农村的80后注定成为过渡的一代,父辈们挖地三尺,“脱裤子当袄”供应他们读完大学,(当然,没上大学的加入棒棒军,比其他人更惨)一毕业,就面临就业困难,当城里的80后依靠着父母的关系轻而易举地找到工作时,我们农村的80后还抱着一沓简历在不属于自己的城市里一次又一次地碰壁。还有,农村的80后注定生命是残缺的,注定会有遗憾,他们好不容易找到一份稳定工作,让父母来城里住几天成为他们又一个人生愿望。他们被迫无休止地跳槽,无休止地加班,当他们终于荣幸地成为拥有房子或者拥有“蜗居”的时候,他们的父母要么撒手西去,要么年老力竭,成为他们一生的遗憾。而城市里的80后却可以从父母那里得到一笔首付款,很快成为有房一族。并且志高气昂地与其他社会人士争夺漂亮妹妹。最后,农村的80后在贫困线上长大,在居无定所的城市中挣扎,带着农村人的质朴和善良,怀着“走出农村”的梦想与追求,背着父辈们的泪水和汗水,在一次又一次的跌打中前行,在对父辈们的无限内疚中品味苦涩人生。他们真的有别于城市80后,当然,我们讨论的这一切都是在讨论一个普遍性问题,我不否认城市里也有穷人,也有成熟、成功、辛勤的80后。”
如果我喝酒之后看这段话,我喝的酒会全化成泪水。
重压,死扛。干脆回家弄几间砖房娶个邻村的老婆找个厂子上个班了此一生得了。
我忒想尽早陪父母去旅游,尤其是老妈,一辈子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石家庄。
房子。。。让父母来城里住几天。。。算了,不想了,不敢多想,总这么想我会马上垮掉。
继续向前,活着就是折腾。
继续用一身假冒伪劣的所谓搭配加上装B的外表和那些与我完全不是一个社会阶层的人们坐在一起废话;
继续用文字摄影数码这些所谓爱好麻醉现实的重压;
继续为了遥不可及的可怜梦想向心机重重永远披着伪装的领导们献媚示好;
继续出卖着自己越来越不值钱的劳动力以求拿到正在缩水的薪水;
继续隐忍着因为我的经济条件而放弃我的女人们给我的深深无奈;
一切都在继续。
发博留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