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镜重圆姐姐梦
昌平区南口镇小学
任立平
2015.6.1
故事中的小主人翁叫晴儿,是昌平区南口镇小学五年级四班的一名女生,是一位外来务工子女,家中还有两个弟弟,一个比她小三岁,一个比她小一岁,家里的生活来源靠爸爸在外面做些零活为生,可见家庭的生活还是很拮据的。
本故事任老师跟大家分享的是以三封信为教育的资源,以两节主题班会作为教育的载体,完全站在孩子的教育角度,在班会中设计教育的感人环节,默默的不留痕迹的走近孩子的内心世界,从而用教师的那份润如细无声的教育真情打动着孩子,用母亲那份真爱唤醒着一个责任意识淡薄的姐姐对今后自己身份的认识,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在任老师的班级中,写班级循环日记已经成为了孩子们的一种习惯,同时也是任老师与孩子们进行心与心交流的重要途径。2014年3月,任老师用心读着晴儿写的一篇循环日记,使得任老师不得不进入和沉思:
《永远不想做姐姐》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任老师您知道吗?这是我第一次当姐姐,有些人他们很想当姐姐,可我不想,然而老天爷却偏偏给我一个姐姐的身份。
不想当姐姐,当然我有自己的想法,在每一个繁闹忙碌的日子里,每天受苦、挨批,受打的是谁呢?不用怀疑准是我,很多事情,我不愿意跟别人说,也更不想让别人知道。但今天我想讲给任老师听。
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早晨,我好想在床上睡个懒觉,“雪晴,你看你懒得,太阳都晒屁股啦,你咋还不起呢?你弟都比你起的早,懒死你。”妈妈的唠叨把我从睡梦中惊醒。
起床后,就开始了我一天的忙碌,洗衣服,生炉子,买菜,扫院子,收拾屋子,蒸米饭,然后是两弟弟在我耳边的吵闹声,“姐姐,我想吃这个,姐姐我这道题怎么做呀?快来帮我看看……”
妈妈回到家,看到凌乱的屋子,开始就是对我的一顿唠叨和批评,你说你这个当姐姐的是怎么回事,把家弄得这么乱,作业写了没有?衣服洗了没有?饭蒸了没有?水费交了没有……
唉,任老师,您说我这个姐姐什么时候才能当到头呀!在妈妈眼中,我怎么做都是错的,我永远不想当姐姐。
读完这篇循环日记,任老师找到了晴儿,询问着家中真实的情况,于是利用课余的时间走进了这个从河南来南口务工的五口之家,家庭状况了解清楚之后,任老师在循环日记中给晴儿做了如下点评:
【任老师点评】:
看到雪晴的这篇日记,任老师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此时,只想跟你分享一下我当姐姐的真实感受。
任老师在家排行老三,我还有一个小我五岁的弟弟,于是刚刚五岁的我就开始承担起了当姐姐的角色,弟弟哭了,没人哄,妈妈下地干活,于是我会拉着弟弟的小手,拿个板凳陪弟弟坐在门口,告诉他,不要哭,爸爸晚上下班回来买好吃的,姐姐都给你吃;那时家里生活很困难,每天做饭吃两种面食,弟弟吃白面馒头,而我这个做姐姐的只能吃玉米窝头,因为我是姐姐;小时候我们会去外村看电影,要是赶上下雨天,看完电影随着人群往家跑的时候,我会主动脱下外衣罩在弟弟的脑袋上怕他着凉生病,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我是姐姐;家里有活弟弟做不好,总是我来帮助抢着做,做不好有时候妈妈也会说我,但我毫无怨言,因为我是姐姐……现在弟弟已经成家立业,每次想起小时候,总是很感激我这个姐姐。因为我用姐姐那一点一点堆积的爱呵护弟弟一天天长大!这就是一奶同胞,姐弟亲情!
盼望你早日长大的任老师
2014年3月25日
做到此,按说教育就告一段落了,但任老师的心中依然惦记着这位不想当姐姐的晴儿,于是在2014年召开了一节亲子《拥抱亲情》主题班会,把晴儿不想当姐姐的苦衷帮助倒了出来,并且在班会现场还播放了晴儿妈妈为了姐弟三人忙碌一天的录像,随后任老师还让雪晴特例把班级循环日记带回家,请晴儿妈妈写写班会后晴儿的一些表现,结果妈妈的点评令任老师大吃一惊。
【家长点评】:
女儿,你知道吗?经过这次的《拥抱亲情》主题班会,你让我太失望了,你不仅没有学会懂事,而且脾气更坏了,妈妈希望你能改掉坏脾气,你已经长大了,妈妈希望你能做一个好姐姐,好女儿,能理解妈妈的一片苦心!
——摘自五(4)班《蜗牛心语》片段
班会的召开,在任老师看来应该是得到晴儿懂事的转变,然而这突如其来的逆反,让任老师再次进入了深度的思考,于是任老师扪心自问,我做错了什么?我还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好?仅凭一节班会课就能转变一个孩子是不够的,于是任老师开始了自己的点滴教育之旅,这份艰辛的教育过程,只有你真诚付出,你才会懂得,这才是真教育,任老师同时也在寻找着一个更契合实际的教育机会。孩子升入六年级的时候,一次教育的机会终于等到了,任老师为《拥抱亲情》主题班会做了后续计划调整,依然从解决班级中的实际问题入手,再次召开了《拥抱母亲》的主题班会,这次主题班会的召开,任老师同样安排了真情互动环节,这个环节带给晴儿的是潸然泪下,是重圆当姐姐的梦想。那么真情互动环节是什么内容呢?是一封妈妈偷偷写给晴儿的一封信:
亲爱的宝贝女儿:
你好!
今天我要感谢任老师给了我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让我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场合说出我的心里话。晴晴你知道吗?妈妈这么多年操持我们这个小家也不容易。我们老家在河南。由于当时家里条件不富裕,爸爸置身一人来到了南口,那个时候我和你还在老家生活,爸爸安顿好了一切,两年后才把我和你接来南口住,当时带着你不到一年,你的大弟弟出生了,妈妈辛苦的带着你和大弟弟,当时是租住的房子,我们的家就跟着你爸爸的工作单位而不断换地方,妈妈知道我亏欠你的太多,小时候你脾气急,总爱哭,妈妈没有耐心的时候没少打你,哄不好弟弟的时候,妈妈也骂过你,今天妈妈想跟你说一句:女儿,对不起。现如今你逐渐长大了,也慢慢变得懂事起来,有些时候能帮妈妈收拾屋子,干些家务活,妈妈生病的时候,你去药店给妈妈买药,这些妈妈都看在眼里,尤其是今年的立冬,你帮妈妈捏饺子,煮完饺子让妈妈先吃,我更加觉得你变得懂事了。今天妈妈在这里有个小小的心愿,女儿,你能改改你的坏脾气吗?妈妈今后也改改我的不得当的教育方法,希望你在学校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在家做妈妈的乖女儿,给两个弟弟的好姐姐,行吗?
——永远爱你的妈妈
2014.11
随后任老师把刘欢演唱的《在路上》的歌曲作为背景音乐,让班级中的每一位孩子,用自己的小手各自牵着在场每一位自己母亲的手,走过每一个障碍物,去体会十几年来,母亲照顾自己长大的不容易。音乐的熏染,情感的投入,使班会在此达到了一个教育的高潮。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照片上第一个搀着母亲的孩子就是晴儿,带着妈妈行走在设有障碍的人生路上,走得那么小心翼翼,走得那么稳健踏实。会后,妈妈给我打来了电话,告诉我晴儿这次是真的变了,在家里主动为妈妈分担家务,不在跟两个弟弟拌嘴,懂得了一个姐姐应该做些什么,起到了姐姐的榜样作用。
放下电话,我的教育故事到此也就接近尾声了。但我想说:作为一名班主任只要心中有爱,每天的教育故事就会用不同的方式抒写它的精彩!
注明:本文刊登在昌平报2015.6.29教育导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