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到各种高尔夫挥杆教学理论,反复强调一个观点:要根据个人的特点进行学习,没有标准的高尔夫挥杆动作。
对此,我有一点不同的看法。
项尖高手的挥杆动作没有一样的,也许有人说,他们在击球的瞬间基本上是一样的,但没有统一的标准动作。因此,我们经常会听到指导者说,每个人的特点不同,没有统一的标准挥杆。根据这个理论,教学中就出现了因人施教的说法。但结果却不理想,看练习场上各种不同的挥杆动作,打出去的球五花八门。我感觉这种说法有问题。
联想到学习中国书法,一定是从正楷练起,强调基本功。书法家的字体是各不相同,但我们有谁从开始就照他们的字练习呢?如果没有一定的基础,从行书或草书开始,会是什么结果呢?可想而知!
由此,我认为,基本功应该是基础,特点是在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上提升的结果。而不是开始就强调特点。这也是我走过的弯路。
我有一位球友,每次击球时都会提前抬头看球,这肯定是不好的习惯。有一天,他给我看了当时世界女子第一索能斯坦的录像:她是提前抬头的,这成了他的理论基础。当时我没法解释,但我给他看了后来的第一奥查娅的录像:下杆前头向右一靠。这能学会吗?
大家看到的是球星们成功后的形像,有谁关注他们当初是怎么打基础的?
因为打球,与韩国人接触较多,他们的球星也不少,主要是女子更多。给我的感觉是他们的动作都很规范。而且相似度较高。后来了解,他们的基础训练很严格,一定从最基础的站、握姿开始。
我的感觉,就如同书法,点、横、竖是基本功,只有真正掌握基本功后,才能谈个人特点的发挥。很多的运动都是相通的,但我们看到的都是明星最后的形像。中国人最熟悉的乒乓球国手王皓,著名的直拍横打技术,一般人能学吗?由此推广,高尔夫中老虎的、小麦的、其它的明星动作,只能欣赏和参考,不能照搬。更不能作为基本动作来学。
学好基本功不一定能成为大师,但没有基本功一定打球不扎实,成绩起伏大。
经常听到有人说改动作很辛苦,教练的指导一定是从最基础的改起。我有一个球友,打了几年球,连站姿都不明白,怎么提高,打球的乐趣少多了;请了一个教练,上了三堂课,都是讲站姿。原来1#木超远,10%在球道上。现在打不远,命中率也没有提高,他彻底失望了。对教练也不满,不学了。老话说,先学走再学跑。这是典型的例子。其实教练没错,是不应该教这样的学生,坏了名声。而有些教练就有办法教这样的学生:讲一个“绝招”,够他受用几次,他就服了。其实哪有什么“绝招”,只不过是他看了你的动作后,指出其中一点关键点罢了,对你来说就很受用了。实际上你用过几次后就没有用了。为什么?因为你的动作一段时间内是基本稳定的,过几天,你又有了新的想法和实践,相关的动作发生了变化,“绝招”就不起作用了。如果需要,还可以再针对你的新动作教新的“绝招”。你信不?老虎的前教练哈蒙说,他可以一次看出你挥中的50个问题!服不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