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顾城的“土拨鼠”(转贴)

(2011-06-12 12:08:22)
标签:

蓝蓝

顾城

土拨鼠

西西弗

文化

分类: 文论

顾城的“土拨鼠”

蓝 蓝

日期:[2009年12月13日]  版次:[GB18]  版名:[阅读周刊专栏]  稿源:[南方都市报]

http://s10/middle/3ea5f79d4a57bf7d3c119&690



 “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够一直的飞呀飞,飞得累了就睡在风里,这种鸟一辈子才下地一次,那就是死亡的时候。”这是电影《阿飞正传》中张国荣说过的著名的台词,据说是来源于民间关于一只无足鸟的传说。很多人在引用或重复这句话的时候,我猜想一定是因为无足鸟的悲剧性就像是他们自己的一生。我知道加缪在《西西弗神话》中专门辟出一章,来讨论西西弗是如何不停地把巨石推上山顶,巨石由于自身的重量又滚下山去。“诸神认为再也没有比进行这种无效无望的劳动更为严厉的惩罚了。”

    加缪认为西西弗是个荒缪的英雄,因为西西弗永远重复的劳作本身,已经变得比那块巨石还要坚硬,他超越了自己的命运。就像那只无足鸟,它的命运就是永远飞翔,直至到死亡落地的那一刻。看来,世界上这种荒谬的事物随处可见,只不过一部分人没有意识到荒谬的存在,他们以肤浅的、浑浑噩噩的快乐而随波逐流地生活着;而另一部分人则洞悉到荒谬中存在的巨大秘密:意识到自己的命运时时面临着苦难的时刻,同时也是一个孕育着有可能为自己开辟真正的快乐和幸福的时刻。

    我读到过诗人顾城一首短诗,这位顶着“童话诗人”桂冠的短命天才,写下过题为《土拨鼠》的五行诗:

        土拨鼠在挖土

          有人问

       土里有什么

       土拨鼠说:

       土里有土

    这首诗被收入在1993年3月第一版的《顾城童话寓言诗选》中。七个月后的10月8日,他在新西兰激流岛杀妻后自尽。这是一本薄薄的小书,《土拨鼠》这首诗排在整本诗集的第一页,从这一点可以看得出顾城本人对这首诗的重视。他在“后记”中谈到了对虫子们顺应大自然法则的看法,还指出只有人“幸运技巧”,之所以让这些虫子们做童话寓言的主角,是为了让读者随着虫子们也领略一下做人的不易。诗集中这只有幸被诗人安排第一个出场的土拨鼠,显然也隐喻着诗人对于人生的看法,一如加缪笔下的西西弗斯,以及张国荣台词中的无足鸟。只不过这三个故事的主角身份不同,一个是诸神中的英雄,一个是高高在上的飞鸟,唯有土拨鼠离人类最近———在人们的脚下,在黑暗的、深深的泥土中。飞鸟自然高远,诸神的地位也能俯瞰人类世界,而土拨鼠就是生活在低处的人类的影子吧。即便是这样生活在黑暗泥泞中低贱的生命,居然也能够像诸神、以及连接大地和天空的飞鸟一样,敢于承担着不停地挖土、哪怕“土里只有土”的荒谬的命运。令人唏嘘不已的是,写下这首精彩短诗的诗人,和那个想做“无足鸟”的张国荣一样,没有抗拒住巨石的重负和尘世的引力,没有承受住尘世生活里泥土的沉重,而做了被压在荒谬黑暗之下的失败者,最终把有可能通过自身的建设而获得的命运拱手交出,还给了冷酷的死神。

    然而,土拨鼠自这首诗中诞生后,便再也不会死去。那就像西西弗和无足鸟面对着滚滚的巨石、猎猎狂风,它默默埋首在沉重漆黑的泥土中,不停地挖掘着自己泥土,沉思默想于其中的痛苦和秘密的快乐,并把周围每一粒砂土化作命运,牢牢地抓在自己手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