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一碗浓香的绿豆汤

(2017-04-09 09:59:28)
分类: 作文教学

  这是一篇值得学习的文章,其中点评到的技法,更值得深思。


D17+  谢羽睿《那一杯沉淀的绿豆汤》

  正文标头格式,与文件名称一样,记得要写。

《那一杯沉淀的绿豆汤》

           在我们的楼底下新开了一家绿豆汤馆,每当我走下楼,要上一杯绿豆汤的时候,就会想起一件事,它散发着清新淡雅的豆香……  

“贝贝,喝绿豆汤咧”“来了来了!”我连忙甩掉运动鞋,拖鞋都没有穿,就飞奔到了厨房里,欣喜地叫道“哪里有绿豆汤?奶奶赶快给我盛来。”

奶奶慢吞吞地拿起了历尽沧桑的汤勺,给我盛了一碗热气扑鼻的绿豆汤,“绿豆汤向我走过来了,好开心啊!”“下次我要喝冰的。”我又说,奶奶一边给我拿过来一边说:“宝贝,不行,冰的伤胃。”“好吧。”我不情愿的答应了。于是,我拿起勺子,先看了一看,绿绿的,片扫夏日的炎热;又闻了一下,香香的,沁香扑鼻直至沁人心脾;再喝了一口,清甜的,立刻使喉咙变得滋润,真是色香味俱全!

    现在,爸爸去上海工作了,妈妈也一起去了,我也要去上海上学了,想着我在去荆州火车站的路上,奶奶一句话都没有说,她的眼睛一直是红着的。我又看了看奶奶的手,那是一双饱经风霜的手,那是一双沧桑的手,那是一双粗糙的手,那是一双历经人间疾苦的手,那是一双饱受风雨侵蚀的手,那是一双尝尽人生冷暖的手。
    奶奶,我好想您啊!在梦中有您蹒跚的身影,在梦中有您满头的白发,在梦中有您慈祥的笑脸,在梦中有您关切的目光,在梦中有您疼爱的抚摸,我永远记得您对我的关爱。我到上海了,一年只有寒去看望奶奶两次,奶奶熬的绿豆汤,也越来越沉,越沉越深了……

爱是什么,有人说是冬日里的火把,有人说是夏日里一阵清风,可我感觉爱是一杯清爽可口的绿豆汤。

导师点评:

  羽睿,这篇文章写得很好。这是一篇抒情浓厚的文章,这是一篇借物抒情的文章,你能够抓住生活中这样的特征,来抒发你对亲人的情感,说明你在选材上,有一定高度,有一定的本领,祝贺你掌握了这样的本领。

《那一沉淀的绿豆汤》

           在我们的楼底下新开了一家绿豆汤馆,每当我走下楼,要上一杯绿豆汤的时候,就会想起一件事,它散发着清新淡雅的豆香……  

开头扣题,以回忆式的叙述语气,讲述故事。很好,很自然的开头。

就会想起一件事,它散发着清新淡雅的豆香……  ——>改为

就会想起奶奶,想起那散发着清新淡雅的豆香……  

连用两个想起,把回忆性的叙述语气加强,抒情味道更浓,上下语气也更连贯。

“贝贝,喝绿豆汤咧”“来了来了!”我连忙掉运动鞋,拖鞋都没有穿,就飞奔到了厨房里,欣喜地叫道“哪里有绿豆汤?奶奶赶快给我盛来。”

“甩”字用得特别好,“没有穿、飞奔、欣喜”等词语写出了我的高兴,写出了我对绿豆汤的喜爱。

奶奶慢吞吞地拿起了历尽沧桑的汤勺,给我盛了一热气扑鼻的绿豆汤,“绿豆汤向我走过来了,好开心啊!”(这里不连贯,要补充。)下次我要喝冰的。”我又说,奶奶一边给我拿过来一边说:“宝贝,不行,冰的伤胃。”“好吧。”我不情愿的答应了。于是,我拿起勺子,先看了一看,绿绿的,片扫夏日的炎热;又闻了一下,香香的,沁香扑鼻直至沁人心脾;再喝了一口,清甜的,立刻使喉咙变得滋润,真是色香味俱全!

“历尽沧桑”一词,用得别致,新颖,棒!

描写绿豆汤一节,非常棒!从色、香、味三个方面写出绿豆汤的温馨甜美。昨天晚上上课时,特别表扬了这一段,还记得吧。

要喝冰的一节,造成与后面的联系不紧密,有隔阂,建议删除,补充奶奶的样子。让奶奶的慈祥与绿豆汤的甜美相映衬。

题目中的绿豆汤是指奶奶做的,奶奶做的,是用碗装的。因此题目要调整为《那一碗……》与内容更符合,贴切。题目一定要和内容照应,吻合。

 

现在,爸爸去上海工作了,妈妈也一起去了,我也要去上海上学了,想着我在去荆州火车站的路上,奶奶一句话都没有说,她的眼睛一直是红着的。我又看了看奶奶的手,(写奶奶手的样子___)那是一双饱经风霜的手,那是一双沧桑的手,那是一双粗糙的手,那是一双历经人间疾苦的手,那是一双饱受风雨侵蚀的手,那是一双尝尽人生冷暖的手。

主题是借绿豆汤写奶奶,怀念奶奶。因此,在情节上要注意剪辑。

这个环节是写奶奶的手,通过通通的手写出奶奶的辛劳一生,奋斗一生。但在情节上,与上面的喝绿豆汤断开了。因此,火车站一事,不要写进来。改成:

我喝完绿豆汤,心满意足地把碗交奶奶,奶奶又手接过碗,这时,写奶奶的双手,写双手的样子,再接着排比抒情。这样用一个故事把两个镜头串连在一起了。

 

(现在我来上海读书了,好久没有看到奶奶了。)奶奶,我好想您啊!在梦中有您蹒跚的身影,在梦中有您满头的白发,在梦中有您慈祥的笑脸,在梦中有您关切的目光,在梦中有您疼爱的抚摸,我永远记得您对我的关爱。我到上海了,一年只有寒去看望奶奶两次,奶奶熬的绿豆汤,也越来越沉,越沉越深了……

这一段,写自己怀念奶奶,写得情深意浓,注意,这一串排比句写得特别好。怎么写出来的,抓住奶奶的“身影、白发、笑脸、目光、抚摸”,(还有语言如:叮咛、教诲,语气,还有动作如疼爱、还有物件如绿豆汤……)是抓住奶奶的样子、神态、动作写出来的。抓住了这样的写点,你也能写出这样情深意浓的排比句。

绿豆汤的描写,情更深,情更浓。

这个环节是回忆奶奶的,把”正在我在上海读书了“一句,调到这里,说明你离开了奶奶,再来顺理成章地抒发对奶奶的情感。

爱是什么,有人说是冬日里的火把,有人说是夏日里一阵清风,可我感觉爱是一杯清爽可口的绿豆汤。

有这样的比喻+对比的方式来结尾,是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很盛行。很好。

但从本文来讲,却不是最好的。

前面,你抒发着浓浓的深情,对奶奶的思念,对奶奶的感激,在结尾,突然跳开来,讲爱是冬天的火把,夏日的清风,让读者的视野从你营造的思念奶奶的气氛中跳开了。

读者的思维本来是沉浸在这个气氛中的。这样横插一句看似优美却无情的句子,割断了读者思维的延续,割断了前面回忆性叙述气氛的待续。因此,这句,用在这里,并不好。

如何改?继续写奶奶,写绿豆汤,整篇文章的气氛、情感就会延续下去,达到一种文尽意未尽,话了情未了的境界,给读者以情思悠悠的意味深长的体会。

总评:

这是写得非常好的一篇文章,应该得优秀。

选材方面,很好,以小见大,以绿豆汤来抒情对奶奶的思念之情,非常好。

在情节方面的安排,注意在串连在一起,对素材可以适当的剪辑,让情节更集中。

语言的表达,擅长用排比句,有浓浓的情味,强烈的抒情。

按提示修改,将会是一篇非常棒的文章。尽管去投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