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桥过河》作文点评稿
(2014-01-08 20:54:00)
标签:
教育 |
分类: 作文课题 |
一、最优秀的作文
余琳玲《被遗弃的“奶棒”》
李菁雯《输了也要有骨气》
欣赏:
大家听见要每次派出6个人,我们那组正好就有12人,可以平均分成两队。就在这时我想起了江春林,因为江春林的脚是瘸了一个。
我着急地对老师说:“老师不行6个人,我们这组有‘奶棒’!”老师表情僵硬,我看见这一幕更不敢再说。
我们到了操场上,突然发现老师拿的垫子不够6个人站,所以我们提议:四个人。老师很赞同。
我们排好队,老师宣布:“垫子太小!现在改成四个人。”江春林听了,转过来对我说:“那我不用上场了!”我高兴地对说:“对对对!你滚一边去吧!”江春林伤心地走开了。
比赛开始了。现在是追风队和闪电队比,我这时根本没有心情看,因为我想起了我对江春林说的话,我觉得这样子是不是太伤他的心了!
我两眼到处乱瞄,寻找目标。我当时心想:“奶棒”会不会伤心地在一旁呢?”可是映入眼帘的是江春林给自己取乐,他两手往后展开,头往前突,眼睛瞪得极大,两脚点了起来。跑啊!他那样子真是又搞笑又吓人。我便放心起来。
我继续看比赛,谁知他们已经比完了,轮到我了。过了一会儿激烈的比赛结束了,我又看看“奶棒”,可是他已经不见了。
我四处寻找。“奶棒”听见有人叫的江春林从石头椅后面冒出来,我疑惑地过去一看,看见土地上面有一个坑,里面还有一个碗和叶子。我看到这一幕,简直就惊呆了,我的脑袋里浮现出一个画面:江春林在玩过家家。
看到被遗弃的“奶棒”流落到如此地步,真是太悲惨了。
最优视点:
选材取胜。以一个新颖的角度,描写了比赛之外的故事,写出了情感中的美。
不足之处:
1、贬义外号不能乱用。
2、一些地方交代不明,描写不清。
二、题目与内容的照应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说明题目对文章有统帅作用,文章对题目有照应的责任。
1、开头照应(又叫开头扣题)
例1:江淑敏《就差那么一点》
第一场精彩的比赛已经顺利结束,正迎来第二场紧张的比赛。就差那么一点,胜利与我们擦肩而过。
2、结尾照应(又叫结尾点题)
例2:张表富《“天才”》
这就是我们组的“天才”——天生的蠢才江英鸿。
3、文中照应
例3:廖建蓉《错误的选择》
这个错误的选择,让她自己踩了空,掉进“海里淹死”了。
开头照应题目,结尾照应题目,首尾照应,这都是重要的写作技巧,同学们都掌握得很好,值得表扬。
但在复杂的写作内容中,有时文章的内容很难对题目进行全方位的照应,就会产生一些缺陷。如廖建蓉《错误的选择》这篇文章,写了两个事例:一个是伍妍丽扔垫子扔错了;另一个是江英鸿自动“跳海死亡”。
伍妍丽扔垫子扔错了,有写照应;(上文有)江英鸿自动“跳海死亡”内容的描写,就没有照应题目。请看她的描写:
例4:廖建蓉《错误的选择》
本来我们可以得第一名的,都怪他在半路上自动“跳海”。比赛结束后,他还说是因为自己眼力不好,才会跳下海。
我想:早知道的话,我们组就不要选他去参加比赛了。
如何修改纠正呢?
加一句话就可以了。
本来我们可以得第一名的,都怪他在半路上自动“跳海”。比赛结束后,他还说是因为自己眼力不好,才会跳下海。
我想:早知道的话,我们组就不要选他去参加比赛了。这也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三、细节的描写
细节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描写具体生动形象”的重要功臣。它能表现场面活动的生动活泼,能表现人物的动作神态,能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
文章写得好不好,就看细节有没有。
下面几位同学们细节就写得生动具体。
例5:张隆涛《搭桥搭到了第三》
江淑敏急忙蹲下去,去拿垫子。突然,江淑敏身子一歪,眼看掉进了“海里”。她稳住身子,小心地揭起垫子,赶快传给伍妍丽。伍妍丽粗心地乱放了一下,没想到垫子折叠起来了。伍妍丽一脚跨出去时,垫子被踢了出去。
例6:陈浩《正宗的一群“狗”》
杨毛飞快地爬了起来,双脚合并,背部挺直,双手摸地,双手双脚配合默契地爬了起来。飞快地爬完一圈又一圈。后来,他好像感到疲惫了,把脚并排,双手撑地,腾空跳起。
例7:江淑敏《就差那么一点》
“预备——开始!”老师喊道。
追风队和闪电队的队员立刻封住了叽叽喳喳的嘴,开始搭桥过河。
也有一些同学细节写得不到位,看看下面的片断,你能修改得更具体、更生动吗?
例8:林辉《早知就不选他》
正当伍妍丽向另一个垫子走过去时,不小心踢飞了垫子,我们队只好重新来过,重返起点。
修改:
伍妍丽抬腿向另一个垫子跨过去。可是脚步没算好,脚尖踢到了垫子。垫子像装了轮子一样,滑了出去,谁也跑不过去。我们队只好重新来过,重返起点。
例9:江淑敏《就差那么一点》
队员们跟着小林,小富跨了过去,可是垫子不会跨。聪明的小富伸长脚,把垫子拉了过来。
修改:
队员们跟着小林,小富跳了过去。回头一看,啊,垫子还在那么远的后面,后拿不到,怎么办?正在大家一筹莫展之时,聪明的小富又跳了回去,两只脚底暗中使劲,夹着垫子,一步一步跳着,把垫子移了过来。
四、心情的描写
人有七情六欲,人有喜怒哀乐。在文章中,写出人物的情感,便更生动,更具体,更感人。
例10:林辉《早知就不选他》
我们男生顿时心情一落千丈,像是掉进万丈深渊似的,失落极了,不断地唾骂女生。
例11:杨长幸《我队败类》
这次的队名还跟上次的队名一样的,上次我们变成了雄狗队,这次绝对不能再变成了雄狗队。我们要不变雄狗,要变雄狮。
这次的规则还是跟上次一样,上次我们队就输给飞虎队的赖招上,我看飞虎队这次怎么耍阴招。哈哈哈!
例12:李菁雯《输了也要有骨气》
是啊,谁愿意呢?躲在房间里叫叫,没人听得见。可是要你在大庭广众,公共场合爬三圈,学狗叫,给你100块钱,你也不肯。毕竟,尊严用钱买不来的。
有的同学的作文,就缺少这样的心理描写,使内容单调枯燥。如
例12:伍功祥《幸亏他们落水了》
“嗨,只好从来了!”我们队的女生哀声叹气。
于是,我们从头开始。这次很顺利,一下子就走了一大半。而且更让我们没想到的是他们在走了一大半时落水了,得从重头来。这让我们欣喜若狂。
要重来,看不到生气、气愤、埋怨;对方落水要重来,也感觉不到欣喜。
你会修改吗?
修改:
“嗨,只好重来了!”我们队的女生哀声叹气。
我很生气,也很紧张,心里不停地埋怨杨婉婷——如果输了,又要抄词语,又要学狗叫,多没面子啊!于是,我们从头开始。①还好,重来很顺利。紧张有序地走了一大半,突然看到他们也落水了,得从重头来。这让我们欣喜若狂,夺取胜利的念头,瞬时在心里重新燃烧起来。
① 前面一句女生的语言中已经讲了“只好重来了!”,就说明已经在重新来过,这里就不要写了。写自己的心里,让文章的内容更丰富,读者更有多样的感受。不然,宝贵的作文格子被啰嗦话占住了,就写不出精彩的文章了。
五、消灭“的”“地”乱用的现象。
1、很多句子,不需要用“的”的地方,都用了“的”,造成句子节奏拖拉,语言啰嗦。通通删除。
2、很多地方,在动词前面的“地”,同学们都用成“的”了。找一找,全部改过来。
六、修改作文,抄正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