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愿望与现实,劳动与收获 ——《守株待兔》文本解读

(2012-11-14 21:31:54)
标签:

杂谈

分类: 文本解读

                             愿望与现实,劳动与收获

               ——《守株待兔》文本解读

                                                 江玉辉

 

教材简析

“人生多少哲理, 尽在寓言中”。著名作家严文井老先生对寓言曾做过绝妙的比喻,他说:“寓言是一把钥匙,用巧妙的比喻做成。这把钥匙可以打开心灵之门,启发智慧,让思想活跃。”而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组教材正是围绕“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这一专题选编了两则流传千古的寓言。《守株待兔》便是其中一篇,情节简单却促人深思,语言浅显而寓意深刻。故事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丢下锄头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这一比较深奥的道理。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语文教学就是要凭借语言文字,训练语言,发展思维,让学生在理解、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本课教学设计力求通过“解读文本,品味语言;建构文本,增加积累;超越文本,凸显主题。”从而发展语言,提高思维。

故事情节

作为寓言,情节虽然简单,故事却是很完整的。开始是讲一个种田人在田里劳动,看到一头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接着讲他白捡到一头又大又肥的野兔,心里乐滋滋的。从此以后,他就丢下锄头,天天守在树桩边,等着野兔来撞死。一直等到田里长满了野草。

故事展现的是人物的简单经历,虽然有简单的人物动作、神态、心理的刻画,但作为一个故事,这样一两句刻画,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要求,也无法满足教师的教学要求。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拓展故事情节。劳动时的天气怎样,热不热;劳动的辛苦程度怎样,累不累;捡到野兔的心情怎样,高兴不高兴;守在树桩边的心情怎么样,累不累;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野兔没有来,庄稼全完了,心情又怎样,悔不悔……

通过情节拓展,让学生畅所欲言,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的过程中,正确地认识到故事人物所作所为的是非对错,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情感线索

一个人物的任何所作所为,都是事出有因的,其中,情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故事中的人物,为什么捡到了一只撞死的兔子,就傻到天天坐在树桩边等兔子家族再来撞死呢?追溯内因,这应该是一个好吃懒做,好逸恶劳的家伙,炎炎烈日下的劳动,感到太辛苦了——厌恶;偶然撞死的兔子,让他心花怒放——乐滋滋;接着异想天开,天天守在树桩边,希望天天有兔子来撞死,幻想不劳而获——痴心梦想,一往情深;最后太阳东边升起西边落,野兔再也不来撞死,庄稼全完了——是悲是悔,还是醒悟?

愿望与现实

作为任何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想与愿望,当学生的的愿望是认真学习,考个好成绩;当农民的愿望是辛勤劳动,秋天有个好收成。《守株待兔》中的人物的愿望是什么呢?在捡到野兔之前,我们还无法判断,但捡到野兔之后,他的愿望就是:天天有一只野兔来撞死,他每天捡一只。

多么美好的愿望啊!可是这愿望现实吗?一点都不现实。偶然撞死一只兔子,他却当成必然:天天都会有兔子来撞死。他的这种愿望脱离现实,进入了一种虚幻、虚拟的境界,如现在人们玩的电脑游戏。

劳动与收获

有了劳动,才能创造价值;创造了价值,才能有收获。种田人的通过田间的劳动,获得粮食的收获,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守株待兔》中的人物却想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结果是“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没有劳动,什么收获也没有;不仅没有收获,而且还失去了很多很多……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一、出示题目,理解意思

1、出示题目《守株待兔》,把题目扩成一个句话。在说话中理解“株:树桩”的意思。

2、如果不会说,可以看一遍书再说。

二、读通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不会读的字可以请教同桌,或老师。

2、指名读课文。

3、说说课文写了什么事。

提示:种田人捡到了________,很高兴,想_______,就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理解种田人的情感与愿望(学习第二段)

1、种田人撞死一只野兔,怎样做的?心情怎样?画出来,读一读。理解“乐滋滋”。

通过画与读,理解种田人喜悦之情。“急忙”换成“慢慢地”行不行?理解“急忙”背后的心理:有意外的收获,非常高兴,激动。理解“乐滋滋”的意思,及“乐滋滋”的原因:“白捡了一只又大又肥的野兔。”

2、这时,种田人产生了一个什么愿望?用朗读表达出来。

这里的解读,不仅要明白种田的的愿望,还要理解产生这种愿望的前提:“白捡了一只又大又肥的野兔。”为后面问题的理解做铺垫。

3、种田人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愿望?如果是你,你会产生这种愿望吗?为什么?那种田人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愿望呢?

这里有三个问题,逐步加深理解。回答第一个问题时,学生一般都只是会回答到“因为他白捡到一头又大又肥的野兔,希望每天都能捡到一只。”这个程度。这时,问第二个问题,让学生处在这种环境下,会不会有这样的愿望。学生都会回答不会。因为撞死是偶然的,哪里会天天有兔子跑来撞死给你捡啊?这样回答渐渐接近中心了。再抛第三个问题:“种田人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愿望呢?”从深层挖掘种田人的心理:不仅仅是侥幸心理,不仅仅是不劳而获心理,还有好吃懒做心理,还有投机取巧心理,还有厌恶劳动心理……

4、还原劳动场景,体会种田人心境。

带着这种好吃懒做心理,带着这种厌恶劳动心理,想象一下种田人出工的情景,想象在太阳底下劳动的情景。通过想象与说话,加深体会人物内心在丰富的情感,为凸显寓意做铺垫。

四、理解社会的现实与种田人的收获(学习第三段)

1、感受种田人的等待。

(1)哪句话写出了种田人在“守株待兔”?找出来,读一读。

这里的朗读,要读出种田人的“痴心梦想”、“一往情深”。

(2)朗读训练,加深理解。

抓住“整天”一词,理解种田人的耐心等待,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早晨,太阳刚刚升起,农民们开始下田劳动了,这个种田人就(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中午,烈日当空,农民都回家吃饭了,这个种田人还(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傍晚,夕阳西下,农民们都收工回家了,这个种田人还(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3)理解“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日子过去了多久?语言训练,加深理解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别人田里的庄稼越长越高了,这个种田人_________,他心理想:________________。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别人田里的庄稼可以收获了,这个种田人_________,他心理想:________________。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这个种田人的田里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这个种田人_________,他心理想:________________。

2、感受种田人的收获。

现实不会因为个人的痴心梦想而改变,种田人苦苦等待了半年,他有没有收获?

学生可以说没有收获,也可以说有收获。没有收获是指田里没有收获。有收获是指从这件事情中得到了教训:不应该把把偶然当然必然去追求,不应该有不劳而获的心理,应该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去做事。

五、感悟寓意

(1)面对别人的粮食丰收堆满仓,面对自己的空空如也的粮仓,面对家人的指责与埋怨,这个种田人的心情怎样?是伤心,是后悔,还是固执已见?

通过挖掘人物内心,把寓意提示出来。

(2)你想对种田人些说什么?

六、指导写字

七、作业布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