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南水北调源头,遇森林火灾(实拍组图)
标签:
旅游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火灾杂谈 |
分类: 生活记录 |
行走南水北调源头,遇森林火灾
小漂回来
北京的朋友估计没有人不知道密云水库的,因为北京人民的饮用水主要来自这里,见过密云水库的肯定都会惊叹其清澈湛蓝与纯净。是什么使密云保持了如此一片清泓?围绕其周边数十公里宽的水源涵养林功不可没!
森林植被不仅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还能净化空气制造氧气,对于人类来说,其作用甚巨!
但我们好像对她并不怎么惜之痛之!众所周知,我们向来以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此言不虚,数千甚至上万年来的华夏文明史基本围绕黄河展开,但遗憾的是,看起来我们在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发展,但却是以掠夺式毁坏资源为代价,最终致使我们的母亲河真正成为了一条黄色的河--水中含有大量黄色泥沙的河。因为大片森林植被的破坏,泥沙经年累月的淤积使黄河在中原大地上成为了地上悬河,难怪战争时期,那些战争狂人总是通过决堤来淹死对手,水往低处流,谁让你的城市比河床还要低?!当然战争时期,那些狂人们动不动就火烧连营数百里,对于森林的破坏,他们的贡献也很大。黄河自从失去了森林的庇护,就不怎么太听话,冬季断流引发旱灾,夏季则爆发洪水带来水患。此事说明,人类发展自己的同时,必须考虑如何科学地发展,如何与自然和谐地发展,只考虑自己的一时之需,实不足取!
言归正传,南水北调是我们国家的一个伟大的工程,把南水北调到广大的华北地区,横跨数千里,如此浩大,令人咋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就在丹江口水库,目前工程师们及其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实施加高工程。正式建成,据说是2013年,建成后水库的水就会浩浩荡荡流向华北地区,流向我们的首都-北京!
最近小漂同学跑去丹江口行走数天,发现水库的水质很清澈,森林植被很丰茂,的确是一库难得的好水(见下图1、图2)!但如何使这一库清水维持其纯净现状,甚至越来越好,据说很多专家们正在考虑这些问题。但无容置疑的是,保护好周边的森林植被绝对是当务之急,也是长期之计!
但是,小漂在库区行走数天,却意外遭遇几起森林火险,于是忧上心头!我所忧: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如果山火频发,在人们的麻木中日积月累,终会毁掉周边的森林植被,当然水库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常识告诉我们,一片森林的毁掉只需几天甚至几个小时的时间,而长成一片森林则需上百年甚至更长时间,有的森林毁掉以后,雨水冲刷掉那层薄薄的土层,最终就会成为永久的创伤--无法恢复!就如我们现在常常见到的石漠化、荒漠化,钱撒了不少,收效甚微!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人类很多时候总是只看得见眼前那点蝇头小利!实在是悲哀!
好了,我们先去山火现场看看。
山火发生时间:2011.4.25-26。
发生地点:丹江口水库位于河南淅川丹库附近的香花镇区域。
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上片片,由于山火距俺太过遥远,我那100mm镜头还是显得不够用,所以你也不必抱怨我的片片质量。


当我们正在水库行走,忽见远处森林深处冒出浓烟,于是驻足细细观看,不一会儿,就有明火冒出,确凿无疑--远处山谷深处发生了一起森林火灾,如果大火无边无际的蔓延,后果不堪设想。于是我们边报警边用相机记录。


水火无情。大火起后借助炎热的天气迅速向左上角蔓延,顿时烟雾浓浓。
不一会儿,大火已经越过那片嫩绿色的杨树林,沿着山谷继续冲向左上角。

从这两张图片看,大火烧到了那片暗绿色的树木,据观察--那是柏树林,柏树由于含有丰富的油脂,正是好烧的树木,火势更猛烈了。

借助风势,大火也向左下角蔓延过去。


浓烟滚滚中,大火不断向左右两端进击。左边大火已经直抵森林尽头。



同时,火也向森林前部蔓延过来,如果你和第一张图片比较,就会发现,原先起火处前面的一片森林已经烧得殆尽。
大火已经烧掉起火处前面的树木,开始蔓延至第二个小山谷。
火烧的很旺,左边树木不高,火在地下婉若游龙四处乱窜。

大火已经绕过左下角开始向上包围过去。


从这几张图片看,火势一方面在最里面的峡谷继续向左上角蔓延,另一方面左下角只要有植物的部分都被烧的殆尽。同时,大火翻过山头已经蔓延到了前面的灌丛林,并继续沿着这条山谷烧向左边。



大火不断向左边蔓延,左上角的房子已经清晰可见。


远看森林大火。烟雾扩散处当是大火肆虐之地。
明火渐小,那片柏树林已经变成了黑色的枯树干。


大火从前后两个峡谷不断向左边蔓延,最终在右下角实现了汇合。但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见,那片嫩绿色的杨树林并没有烧起来,所以专家们说:造林宜造常绿落叶混交、针阔混交,是有道理的。







大火继续烧,虽然报警已有些时间,但此时还是未见任何灭火的队伍来到。小漂任务在身,也不得不离开此地。


26日俺们因事来到另一个湖汊,恰好远远看见昨日山火烧坏的一个角落。从这个画面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1.大火已经熄灭,没有蔓延至其他山林引起更大的火灾,万幸!2、大火烧掉了针叶树的柏树林,但阔叶树的杨树林却受损失较少。
27日再见火情:
27日我们沿库继续行走,无奈在河南丹库又远远看见一起山火,只是距离俺更为遥远,雾更大,行走之中山火若隐若现,于是见之就拍之,无需多说,按时间顺序上片片。

时间:2011.4.27,AM:11:14。森林深处浓烟升腾。

时间:AM:11:18。看来森林深处的峡谷又在起火,只是我们无法从这个角度看见明火了。

时间:AM:11:18。看起来,火也是从左向右上蔓延的,这比较符合自然规律。

时间:PM:12:55。一个多小时后,右上角似乎烟雾更大。

时间:PM:17:48。数个小时候后,烟雾渐稀薄,烟雾散处露出了一块黑而稀疏之地,似乎是被烧过后的痕迹。

时间:PM:17:49。此时近下午六点,这团火以及烟雾持续了一天,真正原因无从知晓。
其实库区处处有火险隐患:
行走库区,发现当地老百姓常常会在山上生火烧掉一些枯树枝、作物秸秆等垃圾,最近天气很炎热,加上常常刮风,一不小心就会把火星吹进山林引发火灾。但似乎没有人意识到这些潜在的火灾隐患。
其实是要是相关部门加强火险知识的宣传,并把这种防范意识落实到老百姓的生活中去,那火灾发生概率就会大大降低。比那种等到真正发生火灾后单纯来扑灭,效果更为久远。
你看,这个山顶,正有人烧火,目的不详。
最后有必要把本博作如下小结:
1、南水北调中线源头的丹江口库区水质的保障就是周边那些森林植被,希望库区人们像爱护自己的眼睛来呵护这些可爱的森林。俗话说,毁树容易栽树难,我再补充一句:长树更难!
2、营造防护林最好是针阔混交、常绿落叶混交,不要单纯为了追求好看,栽植整齐划一的纯林。混交不仅对于防火也对防虫害均有好处。
3、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宣传教育,增强老百姓的火险知识以及防范意识。只等着哪里起火了去灭,那是不够的。
4、目前库区跨河南与湖北两地,如果库区有什么重大事件发生,不知道两地如何协调行动?本次报警过程就折射出两地均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互相推诿的嫌疑,反而我们这些游人似乎更着急。有必要对库区进行整合吗?这里只抛出这个问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