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语感练标点利于读和写

(2023-06-10 22:35:07)

重语感练标点利于读和写
重语感   练标点   利于读和写

 

庄关通

 

2023428日和29日,我写博文《宣传国是  很好  但请讲清楚 讲准确》。动脑筋,点键盘,引发了我的联想,回忆到我的老师教我懂得标点符号的重要性,之后我当了教师,也引导学生重语感、练标点。

 

我读的小学是师范附小,已记不清是哪位老师要求我们点好标点符号,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两行字,各10个: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军民人等不得在此下马

老师说,上面一行10个字,如果标点不同,意思大不一样。可以是客人认为:下雨是天意,主人你应该留我——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也可以是主人认为:即使天下雨,客人你也必须离开——“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注1

老师说,下面一行10个字加一个逗号,变成军民人等不得,在此下马,意思完全变了。【注2

 

学了中文专业,我对标点符号于写和读的关系认识越来越清楚,有两点感受最深。

其一,用准用好标点符号,有利于正确、得体地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意思。比如,同是一个“好”字,如果语境、语气、语调、语速不同,那么表示出的语意和情感会迥然不同。用嘴说,可脱口而出;用耳听,则“锣鼓听声,听话听音”,静心聆听,能听明白。但是,要写到纸上,并不那么容易,这不得不靠标点符号帮忙了。例如:

1)甲:“我们明天八点出发。”乙:“好。” 【用句号,表示肯定。】

2)甲:“我画得怎么样?”乙:“好!” 【用叹号,表示惊叹。】

3)甲:“其实,他的人品是好的。”乙:“好?你了解他多少啊!” 【用问号,表示疑惑或反问。】

4)甲:“我没时间管你这种事!”乙:“好~~吾认得侬——忘恩负义的家伙!” 【用浪纹线,显示有抑扬的拖音,表示生气而无奈。】

其二,用准用好标点符号,有利于避免产生歧义。例如,王希杰先生在2012923日发过一篇博文,题为《歧义标题一例》,内容是:《现代快报》2012921日,有个标题为《美媒:西方批评中国是虚伪的》。王先生认为这标题可作两种解释:(1)西方批评:中国是虚伪的。(2)西方批评中国,是虚伪的。本意是第二个,却可能误会为第一个。我觉得王先生发现的是个有代表性的例句——主谓宾结构的短语作判断句的主语,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再如,苏州学者陈新先生在他的专著里列举这么一例:“山东队战败了北京队获得了冠军”,14个字的最后,当然须加句号,但其中无逗号,谁得冠军的问题就糊涂了。若逗号紧跟字,则冠军是北京队;若逗号紧跟第二个字,则冠军是山东队。孰是孰非,必须按实际情况,用准这逗号,以消除歧义。

 

我记得,为了使未来的教师积累语感方面的体验,也为锻炼他们的标点能力,我在师范任教时,除了平时课堂教学中重视之外,1998年特地对部分学生开设了中国谐趣语言文字系列讲座,自己编辑、刻印了10大张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快乐地得益。练习题多种多样,其中包括:

熟读对联,然后正确地加上标点符号。例如:

1“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咩水牛下水水满水牛头噗”【注3 

2“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注4

熟读顶真的散曲,然后正确地加上标点符号。例如:

“断肠人寄断肠词词写心间事事到头来不由自自寻思思量往日真诚志志诚是有有情谁似似俺那人儿”【注5

熟读顶真、回文的七言诗,然后正确地加上标点符号。例如:

1)《赏花归去》(作者苏轼,一说秦观):画一个圆,圆的顶上写“赏”,沿圆的周边顺时针连续写出“花”、“归”、“去”、“马”、“如”、“飞”、“酒”、“力”、“微”、“醒”、“时”、“已”、“暮”(圆底是“酒”字)。顺时针读,读时可借顶真字、前句的四个字,最后读出七言诗一首。【见图片】【注6

2)《春夏秋冬》(作者清代女诗人吴绛雪):这属顶真、回文诗。先顺着读出前两句,可借顶真字、前句的四个字。再将所得前两句倒过来读,读出后两句。

《春》: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夏》: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秋》: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冬》: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注7

学生如此练习,感到很有趣味。练啊练,增多了语感体验的经历,增强了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有助于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中国古代,旧式标点主要是读(dou的第四声)。推行新式标点符号的热潮起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前后,许多当年二、三十岁的前辈大家为此作出过贡献,他们对使用新式标点符号的深刻认识和积极实践,值得我们认真领会和学习。例如:

1938年,郭沫若先生就曾说过:标点之于言文有同等的重要,甚至有时还在其上。言文而无标点,在现今是等于人而无眉目。

1948年,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用标点符号必须要审慎。宜多用句号,把一句句话交代清楚。

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我感悟到他很讲究标点符号。1921年的《阿Q正传》第八章里写了赵家遭抢。当时,夜深了,阿Q要踱回土谷祠,他忽而听到异样的声音。作者为此在段落结构上安排了一段,可这一段只有两个字和三个标点符号:

拍,吧~~

这声音是赵家遭抢时产生的。阿Q听得出不是爆竹,所以感到“异样”。读者斟酌了象声词和标点符号,就可想象是什么作为会产生这种异样声响,想象抢劫现场的情景。逗号显示“拍”的声音很响,但单纯,短促。浪纹线显示“吧”的声音也很响,但混杂,拖拉,高低起伏。叹号显示两种声音都响得极其厉害。

 

前辈大家的文风以及他们对待标点符号的态度,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年轻时读和写的功底是那么深厚,却非常重视标点符号,而我们读和写的水平如何呢?我们阅读时、写作时很重视标点符号吗?我想,我430日所发博文提到的那位网友,正是由于阅读时忽视了句号、分号、逗号的区别,所以他介绍重要讲话就有缺漏。

202351日至3日)

 

【注1】这10个字,还可有好几种不同语境、不同语意的标点。

【注2】这句是改动下马碑后形成的。古代的下马碑立于孔庙门外,一般刻着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驻轿下马,以示尊孔。

【注3】可标点为: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咩~~

水牛下水,水满水牛头——噗~~

【注4】可标点为:云,朝潮,朝朝潮,朝潮朝散

潮,长涨,长长涨,长涨长消

“朝”有一个义项同“潮”。“长”有两个读音,即chang的第二声,zhang的第三声,后者即

【注5】可标点为:断肠人寄断肠词,词写心间事,事到头来不由自。自寻思,思量往日真诚志。志诚是有,有情谁似,似俺那人儿?

【注6】《赏花归去》是: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注7《春》: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夏》: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秋》: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流水浅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

《冬》:红炉透炭炙寒风,炭炙寒风御隆冬;冬隆御风寒炙炭,风寒炙炭透炉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