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栽的万年青为啥不结果?

我家栽的万年青为啥不结果?
庄关通
我退休后在阳台上种了一盆万年青,后来繁殖到3盆,如今已竟变了成6盆。我保留并爱护万年青,只为“怀本”。2017年8月,我曾发博文《怀本》,其中说:“睹物思境,睹物思亲,这万年青能让我‘怀本’,思念‘本’,不忘‘本’。‘本’者,根也,根是父母亲,根是出生地。我始终不会忘记我的父母,不会忘记我生活过十几年、那关键的十几年的小村庄。”
然而,那万年青3盆也好,6盆也罢,就是只会开花,没有结过果,碧碧绿的叶片丛里,有时只见黄兮兮的花,从来没有出现过红艳艳的果子。我查书,有本《家庭养花大全》将万年青归入“观果类”,书上说万年青“果熟9~10月,大红或橘红,圆球形,耀眼夺目。”又说:“在上海市区家庭莳养的万年青,多数能开花,但很少结果,更难果熟。其原因是:其时巧逢梅季多雨,导致授粉困难。当然肥料不足,也是原因之一。”
见此,我无话可说了。
但是,惊喜居然不期而遇!2019年3月30日,我和老伴,还有内弟,去昆山陈墓(即锦溪)“息园”,到我岳父岳母墓地上扫墓。我在清扫、揩拭墓碑时,又见墓碑两侧的万年青叶片很脏,柏树和松树的落叶将万年青的新芽都压没了。我照例蹲下来,小心翼翼地用袖珍铁铲将飘落在万年青叶丛里的枯叶残枝剔出去。突然,我眼睛一亮——万年青果子?是的!尽管大部分已经脱落,但还有几粒好端端活在花茎上,大小如“鸡头肉”(芡实)。没错,大红的。我叫老伴、内弟也过来,三人欣赏了一阵,难得这么个好心情。
回上海的路上,我仍旧想着这万年青的结果问题,我弄不明白了:照那书上所说,我在阳台上莳养万年青,不结果的原因在于梅雨影响和肥料不足。可是,那墓碑两侧的万年青是我从自家阳台上的盆里移栽过去的,品种同一。而对我陈墓并不陌生,1965至1966年我曾在那儿参加过半年多“四清”工作,那儿的气候、雨情与上海的极相近。至于肥料,应该说墓地上的更差。
我无法解释,我是不是该说:在“自然”环境里“自然”生长的万年青,“自然”能结果。
强调“自然”,仅是观念层面的问题,应该还有技术层面上的问题。这,那位网友能指导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