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称“妻”美词多

分类: 读书笔记 |
古人称“妻”美词多
——跟着白丁先生说
庄关通
2018年11月20日,白丁先生在老小孩网上发了博文《古今妻子的各种称呼》,我拜读后,给他留了一句话:“很好!我下载了。谢谢!好像还有几个,我空一点时就来加几个。”
前天晚上和昨天,我挤时间思考一番,撰写了这篇博文,定题为《古人称“妻”美词多——跟着白丁先生说》。
我喜欢玩赏汉字,就先从“妻”字说起吧。
我们的祖先创造汉字,既敢想象,又很求实,一个“妻”字,共8画,实际上由3个部件构成。若按小篆写出来,就很明显了。如图中的小篆“妻”,3个部件处于3个位置上:居上的(以橙色显示),是“zuo(一横一撇,表示“左”手)”。居中的(以赭色显示),是“又”。居下的(以紫红色显示),是“女”。对这个会意字的结构,有两说:《说文》说它“从女,从zuo(一横一撇的古“左”字),从又。又,持事,妻职也”。与男子结合后,女子左手、右手都劳作,主持家务。另一说,认为居上的部件不是“zuo(一横一撇,表示“左”手)”,而是一只“笄”——固定发髻的簪子。居中的部件是右手。女人右手拿了簪子插在自己头上的发髻里,表示已到“及笄”之年,行了笄礼,就可以结婚做妻子了。
“妻”,《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妻子”——“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这个“妻子”中的“子”,仅是个后缀。】《说文》说“妻,妇与夫齐者也”,这个解释里的“齐”,用得恰到好处:妻,是与夫合而为一的妇,是与夫平等相待的妇,是与夫同心协力的妇。
在悠悠几千年的中国,古代称“妻”的用词真不简单,封建的色彩显而易见,但从总体看,从发展看,还是美词居多。我梳理一下,大致有5类称“妻”的名词。
(一)专称。解释“妻”字,可以说“妇与夫齐者也”,而实际上,封建社会里,“三纲”主导,等级森严。“妻”的称呼也花头不少。据《礼记》表述,只有“庶人”的配偶称“妻”,“士”以上都另有名词。例如:
(1)后:国君之妻。【见《礼记·曲礼下》。】
(2)梓童:国君之妻。【古人以为“牡丹谓之華王,梓为木王”,因而可用“梓”喻国君。国君的妻子“自称于其君曰‘小童’”。】
(3)夫人:诸侯之妻。【见《礼记·曲礼下》。后来范围扩大了,对有学识、有地位、有声望者的妻子,都称“夫人”,而且,也可尊称自己的妻子为“夫人”。】
(4)“小君”:诸侯之妻。【后来也变为妻的通称。】
(5)“少君”:同“小君”。
(6)“细君”:同“小君”。
(7)“太太”:【“太太”这个专称有两说:一说,明代中丞以上的妻子称“太太”。另一说,明代凡士大夫之妻都称“太太”。后来也变为妻的通称了。】
(8 )“内子”:卿大夫之妻。【后来也变为妻的通称。】
(9)“内妇”:【同“内子”。】
(10)“孺人”:大夫之妻,【见《礼记·曲礼下》。】
(11)“妇人”:“士”之妻。【见《礼记·曲礼下》。】
(二)尊称。主要靠添加美词。
1、含“令”。“令”的义项之一是“美”、“善”。含“令”的,都用于尊称他人之妻。例如:
(12)“令妻”。
(13)“令室”。【古人的住房,在前的是“堂”,后部的中央房间才叫“室”。“壮有妻,妻居室中,故呼‘妻’为‘室’”。】
(14)“令阁”。【阁,内室。】
(15)“令閤”。【閤,通“阁”。】
(16)“令阃”。【阃,可指妇女的居处。】
(17)“令正”。【嫡妻是正室。】
(18)“令政”。【同“令正”。】
(19)“令攸”。【攸,义项之一是指住所。】
2、含“贤”。例如:
(20)“贤妻”。
(21)“贤阁”。【对人妻的尊称。】
(22)“贤内助”。【对人妻的尊称。】
3、含“尊”。例如:
(23)“尊阁”。【对人妻的尊称。】
(24)“尊阃”。【对人妻的尊称。】
(三)谦称(包括“卑称”)。
1、含“荆”。这与“荆钗布裙”的典故有关。“荆”是一种灌木,可用荆木之枝当髻钗。头上插荆钗,身上穿着粗布做的衣服,是贫困人家妇女的打扮。例如:
(25)“荆妻”。
(26)“荆妇”。
(27)“荆人”。
(28)“荆室”。
(29)“荆布”。【“荆钗布裙”的略称。】
(30)“寒荆”。【加“寒”,为强调。“寒”,贫寒。】
(31)“拙荆”。【加“拙”,添加不聪明的意思。】
2、其他。例如:
(32)“山妻”【多为隐士所用。】
(四)雅称。
1、含“内”、“中”、“室”。【“内”指内室,妻子居住之室,可借代“妻”。“中”,《说文》:“中,内也。”“室”,前面已说过,“堂”后的中央房间是“室”,“妻居室中”。】
(33)“内人”。
(34)“内助”。
(35)“内馈”。【因妻子主持饮食。】
(36)“内壸”。【“壸”,即“壼”读kun,第三声。不是“壶”,比“壶”少一横。“壸”,主要有两个义项,一是指古代宫中的道路。二就是指妇女居住的内室。“壸”可同“阃”。】
(37)“中妇”。
(38)“中人”。
(39)“中馈”。【同“内馈”】
(40)“中餽”。【同“中馈”】
(41)“中壸”。【同“内壸”】
(42)“中冓”。【“冓”,读gou,第一声,指用木材架积起来搞建筑。“中冓”,即“内冓”,即“内室”。】
(43)“中帷”。【由室里用的帷幔借代“室”,“中帷”就是内室。】
(44)“中帏”。【同“中帷”。】
(45)“室家”。
(46)“室子”。
(47)“室氏”。
2、其他。例如:
(48)“家缘”。【因有缘分而得的。】
(49)“伉俪”。【这个称呼在《左传》中就出现过,指嫡妻。后来,“伉俪”也可指夫妻。】
(五)俗称。例如:
(50)“娘子”。
(51)“夫娘”。
(52)“浑家”。
(53)“家妇”。【这个称呼在《史记》中就出现过。】
(54)“家婆”。
(55)“妻房”。
以上我归类梳理的55个名词,都是清代之前古籍中出现过的。读这些称“妻”的名词,我既见到封建色彩,又悟到古代对婚姻的严肃;既看到了中华民族友善、礼貌、自谦的美德,又感受到修辞手段的精巧。
55个名词中,封建色彩浓烈的,必然因失去生命力而只能在阅读古诗文时碰到它们,而雅俗共赏、文明礼貌的,自然至今依然活跃在当代人的嘴上和笔下。
(2018年11月24日)http://s10/mw690/001976qIzy7pscwi9vj29&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