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雨季不再来。‖

(2011-05-10 13:19:19)
标签:

倾城之恋

分类: 细雨微寒

 

 

文/听雪

 

 

    壹。

http://s2/middle/3ea1ed07hab3f5501cb81&690




    很多天了,一直在读三毛。
    少年时,便识得她。那些感性张扬的文字,几乎影响了一代人。
    那么喜欢文字的我,在那个时候,却没读过她的书。不知道究竟是怎样的原因。现在想想,依然觉得不可思议。
    诺大的书柜里,竟然找不到一本三毛的书。
    可是,对她的文字却非常熟悉。周围的人一直在向我灌输,报刊杂志期期都能看到她的作品,关于她的新闻,每一条我几乎都知道。所以,对于三毛,并不陌生。
    那年去书店,刚好赶上打折。在浩如烟海的书堆里,三毛的书居然有若干本,且都是珍藏版。书柜里没有三毛,总觉得不太好意思,所以没有犹豫,就选了一套《三毛全集》带回来。
    放进书柜,总算给了自己一个交代。厚厚的书,竟是一直那么搁着没有看过。
    今年初夏的雨格外的多。连续十几天的阴霾,让我突然想到三毛的一本书《雨季不再来》。觉得这样的情境,这样的心情,正适合读三毛。
    初读,依然是她的撒哈拉和她的荷西。故事早已熟悉,文笔也没有想象的精致。几天下来,已经有了一点小小的失望。

    也许因为关于她的传言太多,偏偏又先入为主。让我对那样传奇的一生,有了深刻的质疑。
    在读书的过程中,这种质疑和文字给予灵魂的冲击力相互交叉,不断地折磨着我,扰乱我的思路和沉入下去的心。
    那些人,那些事,都是真实的吗?那些爱恋,那些悲伤,那些短暂的幸福滋味,是否真的在她的生命中如烟花般绚烂过?
    那些曾经温暖过一代人的文字,究竟,是不是一场旷世的欺骗?
    这种状态下,我终于停止了再读三毛。厚厚的一本,又被送回书柜。
    再打开,我需要足够的勇气。

 

 

    

贰。

http://s2/middle/3ea1ed07hab3f5501cb81&690

 

        

    对于三毛,是从远离到否定,从否定到接纳,从接纳再到深刻的感触。在这个过程中,生命以一种迥然不同的美,震撼着冷漠灰暗的灵魂。
    潜意识里,曾经很排斥三毛的文字。或许,那就是人们所说的无知吧。因为不够了解,所以自以为是。否定一个人很容易,懂得一个人却极其的难。
    通往另一颗心的路,从来就是两极分化。也许瞬间就能相濡以沫,也许一生隔山隔海。
    早就搁在书柜里的《三毛全集》,依然那么厚,那么沉重。让我一次次触碰,又一次次放手。
    终于下决心安静的读完三毛,缘于一位朋友对她全身心的眷恋与追逐。那份执著的坚定让我感动。不是个轻易向自己妥协的人,却终是没能拒绝的那么彻底。
    一向对选读的书很挑剔。不肯拿一些无谓的文字浪费宝贵的时光流年。
    有人说:只要文字好,管他写字的人是谁。可我偏偏喜欢先了解作者,他的生存背景,他的人生经历,他的品格言行。
    如果不欣赏作者,一定不会去看他的文字。即使那些文字被推崇,被传诵。起初对于三毛文字的排斥,就是因为少年时的自己,对于这个另类女子的排斥。
    出身书香门第,接受传统严格的家教。骨子里对于好女孩的定位,一直是温婉柔顺,清新透明的。
    少年时的自己,总是循规蹈矩的按着琼瑶笔下的淑女要求自己。隐忍,乖巧,在既定的人生轨迹上,安静从容的行走,不肯顾盼,不敢越位。
    而三毛,完全颠覆了我对好女孩的定义。她的生命,是两个极端。起初自闭卑微。后来嚣张任性,最后以一场惊世骇俗的死,终结了那些滔滔不息的流言蜚语。
    她的生命,如一幕跌宕起伏的大戏。演的人绝望,看的人痴狂。她的世界,几乎没有人可以真的企及。就如她在《月河》中所说:
    她看到他们彼此张着手臂隔着两岸呼叫。但是,她没有船。船在他那边,他却不肯放他的小舟来渡她。于是,她只有年年月月的等候了。
    三毛的世界,就是彼岸的世界吧。远远望过去,总是烟火绚烂。而在瞬间的燃烧之后,却注定坠入恒久的黑暗。

    但愿在那个世界里,她是安静,从容,简单,幸福的女子。   


 http://s13/middle/3ea1ed07ha2e5442b768c&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