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代汉语》  二、语音之声调

(2016-04-13 19:52:37)
标签:

考研大纲

文化

现代汉语

学习

云南大学

分类: 现代汉语学习小记
(一)声调、调值和调类;普通话的声调
1、声调:是依附在音节上的超音段成分,主要由高音构成,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声调不是音节中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如汉藏语系一些语言的音节是附有声调的,但印欧语系等世界上大多数语系的音节有音高而没有声调音高格式,所以被公认为没有音调的语言。但就有音调的汉语来说,表示语素的音节一定有一个或者几个声调,不表示语素的音节是没有声调的。

2、调值:依附在音节里高低升降的音高变化的固定格式,也就是声调的固定读法。
     调值的语音特点有二:
    a、调值主要由音高构成,音的高低决定于频率的高低。这种音高变化格式和升降幅度就是构成调值的“相对音高”,也就是说,这两个人发音时绝对音高虽然不同而相对音高是相同的,因此他们可以很顺利的听懂对方说的话。总的来说,相对音高就是用比较的方法确定的同一基调的音高变化格式和幅度。
   b、构成调值的相对音高在读音上是连续的、渐变的,中间没有停顿,没有跳跃。
      为了把调值描写的具体、易懂,一般采用赵元任创制的“五度标记法”来标记声调,即用一根竖线作为比较线,均分为四格,分别表示“高、半高、中、半低、低”五度,依次用“5、4、3、2、1”来代表,然后在比较线的左边用曲线或者直线表示音节的相对音高变化形式和升降幅度。
   c、调类:声调的种类,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一个方言里,调值决定调类,有几种调值的基本变化形式就有几个调类。普通话与方言,方言与方言之间,调类相同的字,调值并不一定一样。
   d、普通话的调类
  普通话有四种声调:
  (1)阴平(第一声):最高而平,即由5度到5度,又叫高平调或者55调;
  (2)阳平(第二声):由中音升高音,即由3度升到5度,是个高升的调子,调值35,又叫高升调或者35调;
  (3)上声(第三声):由低音先降到最低音后升到高音,即由2度降到1度再升到4度,是先降后升的曲折调,调值214,又叫降升调或214调;
  (4)去声(第四声):由最高音降到最低音,即由5度降到1度,是个全降的调子,调值51,又叫全降调或51调。

2、古今调类比较
    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四声有很大的变化,古代汉语的四声为:平、上、去、入。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现代汉语中已经没有入声,入声分别化入阴、阳、上、去四声中。
     古代诗词讲究平仄。平就是古代四声中的平声,调值不升不降。仄就是其中上、去、入三声的总称,是不平的意思,可能因上、去、入三类声调的调值都有些升降变化,不像平声那样既平又长。在古代诗词中有规律的交替使用这两大类声调(平与不平),可使诗词音调抑扬顿挫,悦耳动听,使人有音乐旋律的美感。在普通话里,古入声已经消失了,但还有曲折的上声和高降的去声,它们属于仄声;阴平(高而平)、阳平(高而扬)属于平声。这或者可以视为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平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