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系媒体丑化张显系列之一:
《南方人物周刊》弱智和嚣张化张显
当药家鑫被执行后,《南方人物周刊》记者就立即来西安采访了我,我没有保留地向记者谈了自己对事件的看法。
在办公室接受采访结束后,我们在校园里遇到了我的一位同事,这位同事(也是过去的研究生同学)见到我后,高兴地伸出手来与我握手“祝贺你,官司打赢了!”。我仅仅与他一笑而过,我对记者说:“药家鑫被执行后,我最不愿意听的就是这句缺乏人性的话”。记者问我“为什么?”。我说“这个人命关天的官司不能用输、赢来说,那样就太恐怖和可怕了,用输和赢来评价感觉像是在赌博一样,怎么能以药家鑫的命做赌注,这不是太残酷和冷血了吗?”。我还特意强调地说“我愿意听到的是该案得到了法律的公正审判,因为药家鑫的命毕竟也是爹娘给他的一条命,单单说我赢了官司,我感到有起鸡皮疙瘩般的寒心”。实际上,这是各级人民法院公正审判的结果,说张显赢了官司,我实在不敢接受,我一介书生没有那样的本事。
报道出来后,《南方人物周刊》就写成了:采访的当天晚上,他碰到一位熟识的同事,这位同事向他打招呼:“张老师,你成功啦!”他尴尬地笑笑:“这有什么成功的……成功和失败只是打嘴仗罢了。”
我发现其中有些地方令我哭笑不得和吃惊,他们篡改了我的言语并歪曲我的本意。看后自己不得不与该记者联系,他告诉我:那是媒体编辑的用意。
《南方人物周刊》文中的“打嘴仗”三个字令我吃惊和气愤,难道我是通过“打嘴仗”将药家鑫的命打的没有了吗?那还有法律吗?我不就成了一个用口水杀了人的人吗?天哪,怎么能用如此语言来糟践我呢?!
《南方人物周刊》的编辑怎么这么“弱智”?实际上,我被他们美美地“弱智”了一回,也被“无人性”了一次。
那天,这个记者又问我“这件事过后,你还会做代理吗?”我说:“我很忙的,打官司很累人的。王辉是我老家同一个村的远亲,老家又与学校新校区距离很近,帮忙也是偶然中的必然,因为王辉没有文化也需要有人帮忙的。”
《南方人物周刊》报道出来后就变成了:“人物周刊:这件事过后,你还会代理吗?张显:这样的事情多了,天天做这个事跟政府斗,累死了。
看到其中的这句话“这样的事情多了,天天做这个事跟政府斗,累死了。”时,我也与记者通了话,感觉这样做对我影响也太负面了。我问他“我没有说过这样的话呀,我一个人凭什么能与政府斗?这不是自不量力,好比鸡蛋碰石头吗?读者怎么看我,还不认为张显太嚣张了”。
他说:“呵呵,张老师:我是从你的微博中看到你对政府有意见,骂过省政法委。”我说:“那仅仅是我对政法委个别人的工作作风感到气愤的一种表达,在自己微薄上指出他在正常的工作中骂人、不接待和不作为的错误而已。我对党政机关内这种的人蛮横的工作作风感到不解,认为他严重地败坏了我党的党风和作风,破坏了干群关系,有损于党政机关的形象。他忘记了自己的服务意识和党的宗旨。正因为我非常在乎我们党的形象,非常在乎我们的政法委,才向他们当面反映问题,恳望他们解答我遇到的问题。反映省司法系统的问题,以及解决自己的困惑,我认为应该向政法委及时反映。在微博上明确说出自己在有关部门的遭遇,目的是想引起有关人员的重视,丝毫没有与政府斗这一想法,而是出于一种对党的信任和热爱,怎么被你说成是与政府斗了”。最后,这位记者也承认了他对我的误解。只是,这一次我又被《南方人物周刊》美美地“被嚣张”了一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