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麻疹国产疫苗与进口疫苗无任何差别
(2010-11-06 19:31:44)
标签:
育儿贺雄北京麻疹疫苗流感疫苗 |
分类: 杂七杂八 |
从9月11日开始,我国将对适龄儿童进行大规模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在我们国家将近有1亿儿童接种这个疫苗,而在北京范围,在8个月到14岁这个年龄内的儿童也有200万人。BTV《天下天天谈》2010年9月14日播出节目《疫苗:预防疾病的健康生活方式》,以下为节目实录:
主持人(姜华):大家好,欢迎收看《天下天天谈》。从9月11日开始,我国将对适龄儿童进行大规模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在我们国家将近有1亿儿童接种这个疫苗,而在北京范围,在8个月到14岁这个年龄内的儿童也有200万人。详细情况,我们来看报道。
一亿儿童将接种麻疹疫苗
目前,以少年儿童为接种对象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已经展开。据初步统计,全国近1亿儿童在9月11日至20日期间,将接种麻疹疫苗。
国家免疫规划专家委员会解释说,这次之所以要用10天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完成此次强化免疫,主要基于两点:麻疹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而人是麻疹病毒的唯一宿主。麻疹疾病的潜伏期一般是10天到14天,麻疹病毒离开人就没有存活余地。此次强化免疫要在最短的潜伏期内把所有易感人群全部进行免疫,从而形成免疫屏障。
主持人:好,今天我们演播室请到北京协和医学院的黄建始教授。黄教授,先简单跟我们说一下麻疹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患病之后会有什么症状?
黄建始:麻疹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它的传染性就像刚刚讲的非常强,通常来讲,许多孩子都会得这个病,人类来讲,差不多20岁以后每个人都会得这个病,这个病在没有疫苗以前,差不多每年有1亿人要发病,大概有600多万人死掉。所以到现在,实际上也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国民生产总值低于1000美元以下的话,大概还有几千万人发病,大概有几十万人要死掉。
主持人:我们演播室请到的另外一位是北京市疾控中心的贺雄教授。贺教授,为什么说麻疹的传染性很强?强化免疫,我们这次的提法是什么意思?
贺雄:实际上接着黄老师刚才说的那个,就是说它的传播极为容易。其次,它引起全身症状也很重,所以我们一般在医学上叫全身中毒症状,那么就说极端表现是发烧,发高烧,其次就是全身无力,精神状态不佳等等的,一般叫做全身症状,或者叫全身中毒症状。谈到关于强化免疫的话。
可以这么理解,但是实际上对于麻疹来讲,就像我们刚才谈到的,它的宿主,就说这个病毒只能在人身伤感染了以后,人与人之间进行传染,它不依赖于其它的中间宿主,像猪、马、牛,不像很多那种病毒。但是这种是我们通过努力能够消除或者消灭的前提之一;第二个前提就是疫苗有效,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努力,去降低它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所以我们采用这个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主持人:麻疹是呼吸道传染病,那它是不是通过呼吸传染,它有哪些主要的传播渠道?
贺雄:传播渠道,就是说像流感、流脑,流行性脑积水膜炎,这都是一类的,它们的传播途径基本上是一致的,或者是相似的,人与人之间在讲话、打喷嚏、咳嗽,这样一些近距离能够通过呼吸,通过咳嗽,通过这样一些自然的行为,日常行为,能够把病原体传播给旁边的人,这一类疾病基本上把它归类为呼吸道感染的这么一类疾病。
主持人:和流感差不多。
贺雄:差不多。而且据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现在通过很多科学家的研究,几十年来的研究,麻疹是仅次于流感的传播率最强的疾病之一。
主持人:刚才我们也说到全国会有一亿儿童接种这个疫苗,其实这也是非常庞大的工程,所以很多家长都担心这个接种点是否做好了万全的准备,而且一亿多份疫苗是不是安全可靠呢?我们也来了解一下。
国产疫苗与进口疫苗无任何差别
这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北京市共有536家固定接种点,178家疫苗接种后疑似不良反应医疗救治绿色通道,近3000家临时接种点以及疫苗、注射器等免疫物资,已经全部配备到位。
北京市疾控中心还公布了针对麻疹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对国内外麻疹减毒活疫苗进行为期25年的免疫持久性对比观察,结果表明,我国生产的疫苗与国外生产的疫苗在免疫原性及免疫持久性方面没有任何差别。但由于个人体质的原因,麻疹疫苗接种后也有可能发生没有产生抗体的情况,这部分人在周围有麻疹流行的情况下仍有可能被感染。
主持人:刚才小片说,接种的疫苗也可能没有产生抗体,就是接种失败,那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贺雄: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没有一个疫苗可以做到百分之百,这是大前提。像这种情况,接种了以后,不一定能够检测得到抗体,但是,绝大多数,像类似于这样的人里面,绝大多数里面会有一个免疫系统的一个基本反应,那就说你在进一步接触到这个病原体,或者再接触这样疫苗的时候,他的免疫系统会产生一种叫“回忆反应”,还有一部分确确实实是因为这个疫苗对他没有产生任何作用的话,就像片中所说的,如果再类似遇到攻击的话有可能还会发病,通过强化免疫可以进一步去减少这样的机会。为什么在北京尤其引起重视?就是因为北京的人员来往相对其他地方更多。
主持人:道理是这样,黄教授,比如说有的孩子他小的时候打过麻疹疫苗了,现在虽然也在8个月到14岁之间,那他还用再打吗?
黄建始:要的,因为为什么呢?麻疹,刚刚讲了,贺主任也讲了,传播很厉害,传染性很强,大概有研究发现,一个人得病可以传12个人到18个人。所以进一步研究发现,真正要做到所有人都安全,至少要95%以上的人都打了疫苗,都有免疫力才行。理论上来讲最好百分之百,所有人都有免疫力,这个病才能防住,这个就像一个木桶原理一样,木桶要全部围上了,有一条缝隙水就流掉了。因此每个人都要打,但是这个前提是在安全的情况下,就你原来打过,你再打也没事。
主持人:比如说3岁打过了,那几岁应该再打呢?还是说5岁之前都不用打了?到6岁再打。
贺雄:首先一个,强化免疫是我不管你过去打过没打过,有一个是我孩子打过,但是我不知道他有没有产生免疫,要检测,但是检测,大面积检测是一个花费巨大,同时要等很长时间才能出结果,这也是技术本身的约束;外一个,疫苗打完了以后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抗体,肯定还会有极小一部分可能没有抗体,这个东西就是我们要去权衡。
主持人:有没有人不适合打?有这种情况吗?什么人不能打呢?
贺雄:一般来说免疫系统本身它的功能不太正常,或者叫异常;另外一个就是我神经系统的一些疾病,像格林巴利综合症,或者说神经根感染等等这样一些疾病;再一个就是说急性病,正在发烧的时候,处于一种病态的,身体状况现在不允许打;还有一种就是慢性疾病,不管什么样的疾病,正处于活跃期,这是一个基本原则。
主持人:进入9月,随着天气转凉,流感也会进入高发期,那么流感疫苗的接种也会逐步开始了,流感疫苗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也来了解一下。
秋季谨防流感病毒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通过飞沫经空气传播。经短暂潜伏期后,急起高热寒战,1到2天内体温可高达40℃,伴随全身乏力、头痛、肌痛、咽痛等症状,可引发肺炎、支气管炎、心肌炎、心包炎等并发症,造成老年人、体弱者等高危人群的大量死亡。
预防流感的最佳办法之一就是每年注射流感疫苗。通过接种流感疫苗可显着降低由流感造成的门诊率和住院率,减少流感造成的并发症和死亡。
主持人:其实关于流感疫苗很多人也挺矛盾的,有的人没打,一冬天都没什么事;打了可能还会得一场感冒或者怎么样的,这个情况是不是也是正常的呢?贺教授?
贺雄: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这像刚才我们小片里面谈到的,流感直接造成的影响,流感病毒很难导致被感染者死亡,更多的是引起我们并发症的发生,或者是说加重我们身体已经患有的慢性病,真正的影响,或者是直接导致的后果是来自于这些方面,所以对于老年人和年幼的人,也是我们在每年的流感疫苗的免疫接种过程里面重点关注的人群。实际上你到社会上去问的话,很多青壮年说我没事,实际上这里面有一个权衡,就是说我接触的机会和我可能面临到的威胁,我们每个人对自己存在的某种风险,去加一个简单的评估来决定我们应该怎么做。
主持人:黄教授,您经常在美国,美国人是不是每年都打流感疫苗呢?
黄建始:是的,其实打不打流感疫苗是一个观念问题。就像我们片子里面刚刚讲的一样,说打疫苗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学已经一再证明,打疫苗是追求健康的一个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每年,我不知道咱们国家有没有统计,美国是统计的,65岁以上的老人因为流感,如果没打疫苗,得并发症死掉的很多,超过万的,其实打不打,我也有过体会,我年年都打,因为在美国工作了很多年,有一年回来了以后,那一年,因为那年不知道为什么,疫苗厂家出现污染,结果那年疫苗不够,我那年没打,结果我那年冬天到唐嘉源旧货摊去转了一圈,我想买几本旧书,结果回来就马上得了流感,难受得不得了,一个星期,整个比普通的感冒要难受很多很多,恢复得也慢很多。
主持人:那会不会是因为您年年都打,然后自己的抵抗力差了呢,有一年没打就特别容易染上。
黄建始:那倒不完全是这样子。
贺雄:疫苗不会导致你的抵抗力下降。
主持人:我觉得会不会对疫苗有依赖了。
黄建始:没有没有,那倒不会。
贺雄:因为流感疫苗跟其它病原体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流行主导毒蛛的形别有可能每年不一,老在变,也有可能今年和明年是同样的毒蛛,可能会产生一些交叉反应,但是不一定明年一定是跟今年同样的毒蛛。
主持人:所以去年打了,对今年不一定起作用。
贺雄:不一定有作用。
主持人:刚才也提到,尤其是65岁以上的老人更应该接种流感疫苗。
贺雄:因为到这个年龄,一般都会有一些不同类型的慢性病。
主持人:我们也看看北京的百姓是如何看待流感疫苗的。
街访:
1,你以前打过流感疫苗吗?什么原因让你打/不打疫苗的?
“就昨天去给孩子打的,我就看见报纸上写得挺多的现在,强化疫苗吧,我觉得给孩子打一个好一点。”
“特别小的时候打的,然后是学校组织打的。”
“没打过流感疫苗,因为我很少生病,所以我觉得自己的抵抗能力还是可以。”
“我觉得流感疫苗是给免疫力比较低的那种人打的。”
2,你还打过什么其他的疫苗?
“我打过乙肝疫苗。”
“麻疹疫苗,对。”
“流脑、乙脑,那些都打过。”
“甲肝疫苗打过。”
“小的时候打过卡介苗。”
“乙肝吧。”
“主要是一些疫苗的加强针,比如说乙肝疫苗。”
3,你对疫苗有哪些疑问吗?
“哪些疫苗是除了常规接种以后,然后什么时候需要再重新打。”
“这些疫苗对儿童,尤其是儿童,青少年儿童的身体会有没有一些,当然有利,可能会有一些弊的地方,会不会专家给一些相关方面的指导呢?”
“这个疫苗,比如说是乙肝,或者说是麻疹疫苗它接种的安全性是不是得到充分的印证了?”
主持人:刚才我们在街访的对象都是一些年轻人,我看他们好像没怎么打过,打过也都是小时候打过,他们的疑问也请两位嘉宾也给解答一下,有的人担心疫苗是不是有毒,然后就是安全性,适应的人群。
贺雄:实际上作为我们从业来讲,我们强调的第一个是安全,不安全,再有效,我们不会推荐给大家;作为审批机关来讲他也不会通过,就不会让这个疫苗上市,这是肯定的。所以说有毒没毒,或者是说不安全,这些因素没有必要过多地去关注它。当然关注是应该的,没有必要过多地去担心,这是钱啊。
主持人:不用过分忧虑。
贺雄:对,不用过分忧虑。
黄建始:我听来听去还是说对疫苗的有毒没毒,我要说句什么话呢?所有的医疗行为都是两害相全取其轻,要说一点问题没有,世界上没有,吃饭都要撑死人,所以关键就说这个危险度和你得到的利益比起来有多大?由于疫苗的出现,我们中国现在基本上小孩的传染病基本上没有了,这个是个非常伟大的成就,如果你为担心一点点的安全性,造成最后生命的威胁?那哪个更重要。
主持人:据我们国家卫生部的最新统计,我国现在有9300万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如何预防传染上乙肝,可能最好的办法也是接种疫苗,我们也来了解一下关于乙肝疫苗的情况。
乙肝疫苗的接种事项
乙肝疫苗是用于预防乙肝的特殊药物。疫苗接种后,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存在于人的体液之中,乙肝病毒一旦出现,抗体会立即作用,将其清除,阻止感染,并不会伤害肝脏,从而使人体具有了预防乙肝的免疫力。
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共3针,按照0、1、6 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 针疫苗后,间隔1 个月及6 个月注射第2 及第3 针疫苗。
乙肝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水平随时间逐渐下降。一般接种疫苗,注射3针后1个月97%的人都可测到表面抗体;第2年仍保持在这一水平;第3年降到74%左右,抗体滴度也下降。是否需要再次接种疫苗,主要是要在测定乙肝表面抗体的滴度后,决定何时再打乙肝疫苗。
主持人:还得先来解释一下这个名词,什么叫抗体滴度?贺教授。
贺雄:抗体滴度,简单说就是浓度,就是每一毫升里面有多少,但是统计的单位是不一样的,比如说物理学上我们讲米、公里等等这样的,它就是它的单位。
主持人:那是不是滴度越高,抵抗能力越强?
贺雄:对,就是浓度越高,它也针对这个来访攻击的病原体多少,它也要调动多少力量去应对它。
主持人:那比如说我们也没有什么专业知识,我如何判断我现在滴度不够了,我需要去接种呢?
黄建始:打个比方来说,乙肝病毒是敌人,一个敌人来我们一个班的战士对付他一点问题没有,你打了疫苗可能就有一个团,一个营,你再滴度,到最后,就像他讲的74%,可能已经还有一个连在里面,所以你只要打了疫苗,打了三针,你基本上不用去担心那个东西,这个不需要我们老百姓去担心,你就记住规定让你打几针就打几针,打完了就行了。
贺雄:实际上换一个说法,大家需要了解的一点,我们经过严重的,科学的观察,三针接种完了以后,就是全程的接种完了以后能够维持十年左右,原则上,我们一般在执行这个层面,操作层面,那就是十年左右我们可以去强化一下。
主持人:其实今天我们讨论的主要是疫苗这个话题,在我们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上也有网友提问,他就是特别想了解这个疫苗研制的原理到底是什么?因为以前我们所理解的把少量病毒植入体内,然后依靠自己的抵抗能力来刺激你产生一些抗体,然后你可能就有免疫力了?
贺雄:不是简单地说拿病人的血,那都是过去原始阶段,刚开始发现那个原理的时候,现在因为其它因素影响,我们能够,包括技术进步,我们能够分离病毒,分离病菌,能够提取那个毒素,在这个地方直接来做就更安全,避免了其它一些,比如说我用血来制备肝炎疫苗,那我还担心艾滋病了,就说类似的一些原理,我们的技术已经达到这个水平,我们可以直接通过基因工程的技术就能把这些问题解决掉。
黄建始:如果打一个通俗的比方,细菌病毒它都是我们的敌人,免疫系统就相当于我们的保安系统,首先挡住你不要进来,然后进来以后,假如你混进来,我可以把你抓起来,不要让你在我体内破坏。那么疫苗是什么作用?疫苗就等于上面下一个指令,这个敌人是穿什么衣服的,穿红衣服进来的,凡是穿红衣服进来的人全抓起来,明天是穿黑衣服的,全抓起来。疫苗把有关防御敌人的信息传达给我们体内的保安系统,也就是免疫系统。
主持人:那是不是理论上说,除了像乙肝、麻疹,还有流感等等这些疾病可以有疫苗,是不是所有的病都可以有疫苗?
黄建始:不是的,为什么不是,因为很多病不是病毒和细菌引起的,堡垒往往从内部攻破,有的是叛徒,自己身体出了问题,所以他就不需要疫苗。
贺雄:还有一些是生活方式导致的,不良的生活防止导致你自己内部功能出现紊乱,或者是说不平衡而出现的,像很多慢性疾病都是这样。
主持人:所以我们可能,因为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包括一些生活方式的不良,可能会导致其它一些疾病,比如说很多人都关心一些常见病,糖尿病、癌症之类的,疫苗研制情况是什么样的?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宫颈癌疫苗 已经上市
目前全球第一个肿瘤疫苗,宫颈癌疫苗已经诞生。这种疫苗也叫卉妍康疫苗。据介绍,这种疫苗可以有效对抗两种病毒,而七成的子宫颈癌是由这两种病变引发的。这种疫苗最佳接种年龄是15岁。
Ι型糖尿病疫苗 即将进入临床试验
最近,澳大利亚悉尼加文医药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宣布,他们在研制Ι型糖尿病疫苗试验取得了非常惊人的效果,在实验鼠身上的治疗成功率几乎是百分之百。预计10年内,这种疫苗将会正式上市。
艾滋病疫苗 研究获得突破
在去年,美国军方和泰国医疗研究人员也宣布,他们发现了第一种有一定免疫效果的艾滋病疫苗。研究人员在泰国进行了1万6000多人参与的大规模试验,结果发现一种新型艾滋病疫苗能将艾滋病病毒感染风险降低约三分之一。尽管新型疫苗效果有限,但研究人员表示,这是首次获得证据证明,人类能够拥有一种,针对艾滋病的安全有效的预防性疫苗。
主持人:刚才也说到宫颈癌其实是妇科非常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且它的发病率是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二。刚才也说到宫颈癌疫苗最好的注射年龄是在15岁左右,那要是过了这个年龄怎么办呢?
贺雄:其实我个人看法它还不应该叫宫颈癌,实际上是针对在临床实践里面发现的一种,叫人类乳头状病毒,这个病毒在感染了以后,对于女性来讲,可能有一部分能转化为宫颈癌,这是它的大前提。所以如果说不是这个病毒导致的话,那么这个疫苗可能就不管用,实际上它的前提是这样的。那么设定这个15岁作为接种的初始年龄,实际上也是根据人类自身成长过程里面,首次性行为可能是15岁以后,慢慢的,这些年轻女性生活方式里面就会发生一些变化。实际上年龄大一点也不是不行,实际上我接种这个疫苗,是为了预防这个病毒感染对我构成的,将来可能构成的那种威胁,所以我觉得应该都可以接种。
主持人:那其实,现在随着医学水平越来越高,可能会研制出各种各样的疫苗,不会所有的疫苗都要打吧,就是哪一些是必须打的?
黄建始:一般来讲,像现在我们计划免疫内的,这些是经过全世界的科学家和公共卫生实践证明它是好的,你比如说我们刚刚讲的麻疹疫苗,还有流感疫苗,还有天花疫苗,当然现在已经不用打了,全世界已经消灭了天花了,就是由于疫苗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是人类唯一消灭的一个疾病,还有小儿麻痹症,还有白喉、百瑞克,这些三五十年前很常见的病,现在孩子都没有了,所以不打的话肯定是不好的,这些疫苗是要打的,当然还有些实验性的疫苗,比如说刚刚有人在上面讲的SARS疫苗,实际上是还没有研究出来的非典疫苗,所以像这种是可以不用考虑,但是计划免疫范围内的,我是建议每个家长都应该送孩子去打,当然我也是保证我的孩子都打的。
主持人:所以我觉得可能就是说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我们人的观念也要不断提高,才能适应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非常感谢两位嘉宾,也感谢收看今天的节目,再见。
(完)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9-14/09482109811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