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变奏曲之一:悠悠历史
面包,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食品之一,它的制作究竟始于何时,我们今天已经很难考证了。在瑞士苏黎世博物馆里收藏了一块面包的化石,经科学家的研究发现是6000年前的古物,可谓是当今世界上所见的最古老的面包了。
据考证,面包的制作技术并非始于欧洲,而是非洲的埃及,古埃及人和巴比伦人把面粉和上水、加上盐做成“面包”,由于没有发酵技术,吃起来又干又硬,全然不同于我们现在所熟悉的香甜松软的口感。后来,埃及人无意中把和好的面团放在阳光下,发现它涨发起来,于是就放到火上烘烤,面包从那时起变得松软可口了。
古希腊人和罗马人先后对面包的制作工具和方法进行了改革,加上了牛奶和乳酪等配料,面包才开始成为美味。直到十七世纪,荷兰人发现了酵母,人们就开始用发酵的方法制作面包。欧洲的工业革命开始以后,面包的生产也开始逐渐向机械化发展。
想不到,小小的面包还有这么悠久的历史吧?
面包变奏曲之二:大厨评说
从事西式甜点制作33年的曹祥生师傅是同行业中屈指可数的大师级人物,也是天津各西饼房中屈指可数的高级技师(这已经是厨师的最高级别了)之一,目前他担任凯悦饭店西饼房的主厨。对西饼制作技术烂熟于心的曹师傅介绍起面包来也毫不含糊:“面包的学问太大了!”一个感叹号把我们的好奇心都勾了起来。
原来面包也有很多不同的种类,像主餐面包就有法式面包、丹麦甜包、俄国黑面包等等让人眼花缭乱的品种。其中最常见的品种是法式面包。
众所周知法国甜品在世界享有很高的声誉,法式牛角包是西方人早餐时最常食用的品种,它的制作方法也很“家常”,只需将面团包住酥皮黄油,反复地折叠和碾压,就会出现层层叠叠的效果,然后将其弯成牛角的模样,放一个晚上进行自然醒发,第二天早上放进烤箱里烤制,烤出来的就是又香又酥又脆的牛角面包啦!配上一杯热牛奶或是咖啡,呵,多么正宗的西式早餐呢!
另一种广为人知的法式面包是棍式面包,曾经一度热销津门的它具备了法式面包的基本特点——外皮酥脆,里面松软。你只要轻轻咬上一口,就会发现,看起来非常坚硬的它其实“心太软”,充满了蜂窝状的洞洞,口感非常好。
还要告诉大家一个秘密,由于这两种法式面包在整个制作过程中不加糖,所以那些热衷于keep
fit的MM们可以放心大胆地吃而不必担心发胖。
至于丹麦甜包,实际上也是法式面包的一种,在它的表面和内心,可以搭配不同的水果,使它产生各种口味,吃起来香甜可口,别具风味。
还有我们经常可以在电视里看到的俄国人举着餐刀一块块切开蘸汤吃的黑面包,就是俗称的大列巴了。它的块头很大,分量也很重。列巴是用全麦面制作的,含有丰富的纤维,特别适合崇尚健康的朋友享用。你一定奇怪它为什么是黑色的,曹师傅解释是因为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焦糖,所以不但看起来黑黑的,吃起来也有一种独特的味道。
面包变奏曲之三:营养小贴士
据科学家研究,面包是人类食品中营养素含量最丰富最完全的一种,也许你会说面包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里面通常缺乏脂肪,可是吃面包的时候,人们常常会加上含有脂肪和蛋白质的牛油或者奶油一起吃,这样一来不就完整了?
另外,像丹麦面包所含油脂远远高于白面包,所以在寒冷的冬季里,不妨多吃这样高热量的面包;而麦皮面包里面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类,常吃它可以预防脚气病,营养神经细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