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造就了那么多马路杀手?
(2009-07-30 15:07:38)
标签:
汽车马路杀手车祸杂谈 |
前天,北京东五环发生重大车祸,导致一辆富康、一辆丰田商务车和一辆菱帅被撞毁,车中8人7死1伤。
5月7日晚,年仅25岁的高校毕业生谭卓在过斑马线时,不幸被富二代子弟胡斌驾驶狂飙的三菱跑车撞飞,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去年12月14日中午,成都孙伟铭无证、醉酒驾车,先后撞上反向正常行驶的4辆轿车,此次事故共造成4人死亡、1人重伤,公私财产损失共5万余元的严重结果。
......
在城市的街道,在乡间的马路,在高速公路上,一幕幕血淋淋的惨剧时时刻刻在上演,人们一面哀叹死于非命的无辜者,谴责肇事者,一面却又我行我素、继续麻木地行驶在死亡线上!
据统计,中国由于交通事故每年死亡超过10万人,死者大多是年轻人,占全球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五分之一,居世界各国之首,道路交通安全状况严峻!
自从发明了汽车,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和效率,但也带来了最大的副作用——车祸!
据2003年的一份报道: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在日内瓦发表的有关资料指出,目前,全世界每年有120万人死于车祸,而在交通事故中受伤和致残者更是高达数百万人,其中青年人和初领驾驶执照者占很大比例。去年,全球50%的交通事故受害者年龄在15至24岁。每年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180亿美元,其中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损失为1000亿美元,比发展中国家每年得到的发展援助资金还要多出一倍。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人类死亡和发病的原因中,车祸排在第9位。到2020年,车祸致人死伤的排名,将提前到第3位,远远高于艾滋病、疟疾等疾病。
人们惊呼:“车祸猛于虎也!”痛定思痛,我们该反思一下:到底是谁造就了那么多的马路杀手,让数百万人死伤?
车况、技术、身体和心理是引发汽车交通事故的四大因素。这里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如车况、天气、路况等,但主要还是主观方面的过错,如技术、身体和心理。
根据发生车祸的案例不难发现,马路杀手是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的:
一是无证驾驶。这是最厉害的马路杀手,天不怕地不怕,什么规则、什么条例,什么机械原理,在他们眼里统统是儿戏,往往造成的危害也最大。目前,像成都的孙伟铭这样无证驾车的人不在少数。
二是醉酒驾车。有些人自挚酒量大,开车也喝上几杯,有的甚至醉酒驾车,导致车毁人亡的事故频频发生。相声演员牛振华、小品演员洛桑都是因喝酒开车,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代价。前车之鉴,但仍唤不醒沉迷于酒精中的瘾君子们,被判死刑的孙伟铭们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三是技术不过关。随着汽车进入家庭,学车的人成倍增长,各地雨后春笋般冒出的驾校生意也是特别的好。但是,很多驾校都只是交上钱了事,并不认真地教学员开车的理论和实践,往往到最后打通交警车管部门的关系,一鞭赶全员都能拿到“本本”(驾驶证)。谁听说过有上了驾校没拿到驾照的?这样的人驾车上路能安全吗?有的甚至是找人代考,不管理论还是路考都有枪手“代庖”!更有甚者,门路硬的,连考都不用,交上几百元工本费直接拿到驾照,这与无证驾驶有何区别?
即便是一路过关斩将,真是凭能力考到手驾照,作为新手还是有很多成为马路杀手的。据了解,3年以下驾龄驾驶员违章肇事大约占事故总数和死亡人数的50%左右。
四是疲劳驾驶。也就是身体方面的原因,这是对开车多年在技术方面一般没有问题的老司机来说的。
据统计,每天上午11时至下午1时和下午5时至晚上9时是事故的高发期,这两个时段发生的事故占事故总量的40%。据分析,这个时段人们容易出现神经和视觉疲劳,容易导致判断失误、处理不当,加上又是上下班的高峰,人车混杂、乱穿马路等紧急情况较多。而午夜0时至凌晨3时,正是人容易犯困、感觉疲劳的时段,由于此时道路上车辆、行人稀少,不少司机可能放松警惕而致超速行驶,较易导致汽车撞到路边的树木、建筑物上,从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
身体健康欠佳,如患感冒、头疼等服用催眠、镇痛、麻痹神经类药品,会对神经、身体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所以生病服用此类药物时也容易发生车祸;空腹开车也是造成车祸的原因之一。
马路杀手随时随地出现,不外乎这几种因素。要遏制这些杀手的出现,就必须对症下药,从源头上做文章。
首先,加强交通法规的学习教育和普及;
其次,严格驾驶证的考核发放程序,绝不能因关系和人情随意降低“门槛”,放任众多马路杀手到公路上去杀人;
三是,加大交通巡查和处罚,杜绝无证驾驶、酒后驾驶;
四是,驾驶人员要提高技术和修养,本着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他人负责的态度,根据车况、路况和自身技术和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再出车上路,绝不得疲劳驾驶、空腹驾驶;
五是,家人的监督和劝告,也是对驾车人避免出现事故的最有效方法,要时刻提醒司机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驾车、防止因麻痹大意造成惨祸。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