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肖太寿  企业投资者未到位而发生的利息支出的税务处理

(2009-09-11 23:32:22)
标签:

利息支出

出资期限

注册资本额

肖太寿

财经

企业投资者投资未到位而发生的利息支出的税务处理

作者;肖太寿博士 咨询电话15801541109

 

    2006年实施的《公司法》对注册资本的缴纳,允许股东可以分期缴纳出资。但如果股东未能按期足额缴纳认缴出资额,公司对外借款发生的利息是否能够全额税前扣除?如果不允许扣除,该部分利息如何计算?为解决这个问题,2009年6月4日,国家税务总局出台《关于企业投资者投资未到位而发生的利息支出企业所得税前扣除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9]312号),该文不仅明确了投资者投资未到位而发生的利息支出不属于合理支出,不得在所得税前扣除,而且给出了不得扣除借款利息的计算方法,至此,投资者未到位投资的利息支出税前扣除问题有了明确的政策法律依据。

一、投资未到位而发生的利息支出不得税前扣除的意义

由于《公司法》对企业投资者分期缴纳出资的制度在实践当中存在一些不足,如在股东缴付了部分出资后,在章程规定的期限或者法律规定的两年期限届满时,全体股东不再缴纳后续出资,而是通过公司借款补足由于出资未到位带来的公司营运资金匮乏。如果国家税收政策此时不明确规定未到位投资的借款利息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在某种程度上鼓励股东不按期足额出资的违法行为,必然会使企业投资者加大借贷款增加税前扣除利息,以降低企业税负的避税行为。加上新公司法规定,除非另有约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按照实缴资本来进行分配红利。该规定使缴纳全部出资的股东可能缺乏动力要求那些未缴纳后续出资的股东补缴出资。因此,明确规定因投资未到位而发生的利息支出不得税前扣除,将促使足额缴纳出资股东督促投资未到位股东及早缴付股款。

二、“企业投资者投资未到位”的内涵

根据新公司法中相关规定,股东投资未到位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投资者未按规定期限缴纳出资;二是投资者未按规定足额缴纳出资。对投资者未按期缴纳出资额的情况,应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未按期缴纳出资不仅包括违反公司法中分期出资应在两年内缴足的强制性规定(投资公司为五年,文中如未特指,均指非投资公司),而且,如果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出资期限短于法定两年,也应包括未按章程规定期限缴足出资的情形。例如甲乙两个自然人股东于2008年1月1日投资成立A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元,首次出资为甲乙股东各10万元,合计首次出资额20万元。A公司章程中规定,甲乙两名股东应在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内缴足后续全部出资。2009年1月1日,如果甲乙两名股东仍未能履行80万元出资义务,则A有限责任公司对外借款发生的相应利息不得税前扣除。

第二,新《公司法》中两年出资期限的起算点为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之内。根据新《公司法》第7条的规定,公司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公司成立日期。因此如果投资者在营业执照签发日期后两年(或公司章程规定出资期限)仍未缴纳出资,则从次日起开始计算不得扣除利息。

第三,未按规定期限缴纳出资的投资者不仅包括公司设立时分期缴纳出资的股东,也包括增资时分期缴纳出资的股东。新公司法第179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增加注册资本时,股东认缴新增资本的出资,依照本法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缴纳出资的有关规定执行。股份有限公司为增加注册资本发行新股时,股东认购新股,依照本法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缴纳股款的有关规定执行。”因此,如果公司增资时,股东采取分期缴纳出资额的方式,如存在未按期履行出资义务的情形,同样应适用国税函[2009]312号文的规定。

关于投资者未按规定足额缴纳出资,在实务中多指分期出资中的后续出资。如果股东未按公司章程约定数额缴纳出资,则应依据312号文中的规定,计算其投资未到位部分不得税前扣除的利息数额。

三、投资未到位而发生的不得扣除的借款利息的计算

国税函[2009]312号文对不得扣除借款利息规定了明确详尽的计算方法。即:“计算不得扣除的利息,应以企业一个年度内每一账面实收资本与借款余额保持不变的期间作为一个计算期,每一计算期内不得扣除的借款利息按该期间借款利息发生额乘以该期间企业未缴足的注册资本占借款总额的比例计算,公式为:

企业每一计算期不得扣除的借款利息=该期间借款利息额×该期间未缴足注册资本额÷该期间借款额

企业一个年度内不得扣除的借款利息总额为该年度内每一计算期不得扣除的借款利息额之和。”

[案例]

W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7年1月1日,股东为甲乙丙丁四名自然人。在工商局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即注册资本)为150万元人民币,均为货币出资,其中甲认缴出资为20万元,乙认缴出资30万元,丙认缴40万元,丁认缴出资60万元。《公司章程》规定出资期限及出资额为:甲首次出资10万元,余额10万元在2007年12月31日前缴足;乙首次出资10万元, 2007年12月31日缴纳10万元,余额10万元2008年12月31日前缴纳;丙首次出资10万元, 2007年12月31日缴纳10万元,余额20万元在2008年12月31日前缴纳;丁首次出资10万元, 2007年缴纳10万元,2008年12月31日前缴纳40万元。2007年12月31日,甲乙丙均如期缴纳出资,丁违约未能缴纳规定10万元。2008年6月30日丁将拖欠的10万元出资补齐。2008年12月31日,乙如期足额履行出资义务;丙违约只履行10万元出资义务,未履行出资为10万;丁违约未出资。2009年6月30日,丙将10万出资补齐,2009年12月31日,丁将40万元出资补齐。至此,W公司所有出资到位。

W公司借款情况如下:                           (货币:人民币)

借款日期

借款金额

借款利率

借款期限

还款日期

借款余额

2008年1月1日

100

7%

2

2009年12月31日

100

2008年7月1日

200

6%

1

2009年6月30日

300

2009年1月1日

100

6%

1

2009年12月31日

400

2009年7月1日

200

7%

2

2011年6月30日

400

2010年1月1日

200

则W公司税前不得扣除利息应如何计算?

[分析]

1、2008年W公司扣除的利息情况分析

(1)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

在此期间,丁未缴付规定出资10万元,即应缴注册资本与实缴注册资本的差额为10万,故其对应借款利息不得扣除。该期间W公司实收资本70万元(其中甲20万元、乙20万元、丙20万元、丁10万元)和借款余额100万元均未变化,因此将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作为一个计算期。

此期间W公司不得扣除的借款利息=该期间借款利息额3.5万元(100×7%÷2=3.5)×该期间未缴足注册资本额10万元÷该期间借款额100万元=0.35万元。

(2)2008年7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

此期间,丁已将拖欠出资补齐,实收资本变更为80万元。不存在因投资不到位而无法扣除的利息。

(3)2008全年度

2008年度,W公司不可税前扣除的利息为:0.35万元

2008年度,W公司可税前扣除的利息为:100×7%+200×6%÷2-0.35=18.65万元

2、2009年W公司扣除的利息情况分析

(1)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

在此期间,丙应缴注册资本与实缴注册资本的差额为10万,丁应缴注册资本与实缴注册资本的差额为40万元。W公司实收资本为100万元(其中甲20万元、乙30万、丙30万元、丁20万元),借款余额为400万元,均未发生变化,因此将该期间作为一个计算期。

投资未到位50万元出资对应不得扣除的借款利息=该期间借款利息额12万元(100×7%÷2+200×6%÷2+100×6%÷2=12.5)×该期间未缴足注册资本额50万元÷该期间借款额400万元=1.5625万元。

(2)2009年7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

在此期间,丁应缴注册资本与实缴注册资本的差额为40万元,W公司实收资本为110万元(其中甲20万元、乙30万元、丙40万元、丁20万元),借款余额为200万元。

投资未到位40万元出资对应不得扣除的借款利息=该期间借款利息额3万元(100×7%÷2+100×6%÷2+200×7%÷2=13.5)×该期间未缴足注册资本额40万元÷该期间借款额400万元=1.35万元

(3)2009年度

W公司不可税前扣除的利息为:1.5625万元+1.35万元=2.9125万元

W公司可税前扣除的利息为:12+3-1.325=12.0875万元

3、2010年W公司扣除的利息情况分析

因甲乙丙丁全部认缴出资已缴纳,故W公司2010年度不存在因出资不到位而无法扣除的借款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