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红心》
(2024-01-17 09:02:03)
标签:
红楼梦 |
分类: 红楼梦 |
下卷 第九十六回 第三节:一颗红心
【原文】
到了正月十七日,王夫人正盼王子腾来京,只见凤姐进来回说"今日二爷在外听得有人传说,我们家大老爷赶着进京,离城只二百多里地,在路上没了.太太听见了没有?"王夫人吃惊道:“我没有听见,老爷昨晚也没有说起,到底在那里听见的?"凤姐道:“说是在枢密张老爷家听见的。”王夫人怔了半天,那眼泪早流下来了,因拭泪说道:“回来再叫琏儿索性打听明白了来告诉我。”凤姐答应去了.王夫人不免暗里落泪,悲女哭弟,又为宝玉耽忧.如此连三接二,都是不随意的事,那里搁得住,便有些心口疼痛起来.又加贾琏打听明白了来说道:“舅太爷是赶路劳乏,偶然感冒风寒,到了十里屯地方,延医调治.无奈这个地方没有名医,误用了药,一剂就死了.但不知家眷可到了那里没有?"王夫人听了,一阵心酸,便心口疼得坐不住,叫彩云等扶了上炕,还扎挣着叫贾琏去回了贾政,"即速收拾行装迎到那里,帮着料理完毕,既刻回来告诉我们.好叫你媳妇儿放心。”贾琏不敢违拗,只得辞了贾政起身.贾政早已知道,心里很不受用,又知宝玉失玉以后神志昏愦,医药无效,又值王夫人心疼.那年正值京察,工部将贾政保列一等.二月,吏部带领引见.皇上念贾政勤俭谨慎,即放了江西粮道.即日谢恩,已奏明起程日期.虽有众亲朋贺喜,贾政也无心应酬,只念家中人口不宁,又不敢耽延在家.正在无计可施,只听见贾母那边叫"请老爷。”
【端木持易见解】
前不久,元春病死了。
“且说元春自选了凤藻宫后,圣眷隆重,身体发福,未免举动费力.每日起居劳乏,时发痰疾.因前日侍宴回宫,偶沾寒气,勾起旧病.不料此回甚属利害,竟至痰气壅塞,四肢厥冷.一面奏明,即召太医调治.岂知汤药不进,连用通关之剂,并不见效”。
那么,什么叫痰?其实就是津液不流动或者流速变慢,就容易停滞,甚至聚集;如果停滞流动比较慢,就会有无形之痰;如果聚集积累,就会见到有形之痰。元春生活比较好,又不怎么锻炼身体,发福以后,湿气比较重,津液比较多,年龄又逐渐变大,气血流动不畅。一旦受寒,热胀冷缩原理,受寒则血管更紧缩,导致津液气血壅塞不流动了,四肢血液不流动,自然发冷。这是非常自然的道理和结果。
有人说元春死于非命,我看,不能当真。
王子腾,就是元春她舅舅,“赶路劳乏,偶然感冒风寒,到了十里屯地方,延医调治.无奈这个地方没有名医,误用了药,一剂就死了”。我认为,也在情理之中。为啥呢?
因为古代人均寿命比较短。历代皇帝死亡的平均年龄是40岁,元春死的时候“存年四十三岁”。王夫人此时应该在60岁左右,王子腾是王夫人弟弟,应该和王夫人差不多,五十岁到六十岁左右了。已经算是不小的年纪了。当了大官,日常工作劳累是必然的,又加上生活奢靡,日常应酬喝酒,身体肯定不是非常好,想好也好不了。这次又急忙赶路进京,伤了风寒,风寒属于急症,比如脑中风、高血压之类的,“一剂就死了”,也属于正常。别说用药用错了就死了,用对了也可能就死了。
所以,我认为,也不能说他就是死于阴谋。我就亲见不少这样的领导,说走就走了。所以,常识告诉我,生老病死,这是常态,不能啥事儿都搞阴谋论。
难道元春不老、王子腾不老?都会老,也都会死,对不对?
很多人不愿意元春和王子腾去世,是因为不想贾家和王家败亡。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他们认为,元春和王子腾是贾家的支柱和后台。这是错误的历史观、社会观、政治观。因为恰恰相反,元春和王子腾是因为有贾家、王家,甚至是四王八公的支撑,他们才得以入宫出相。他们是这几个家族的代表,仅此而已。如果贾家和王家自身不衰败,这两个人去世了,还可以派其他女人入宫、还可以派其他人接替王子腾的位置。这才是历史、社会、政治的真相。
比如开国十大元帅,红一军有8位、红二军有1位、红四军有1位。开国十大将,红一方面军的人数最多有6人,其次是红四方面军有3人,红二方面军只有1人。这都是根据实力分配的额度。
搞政治,都是靠实力说话的。战争时期看战斗水平,和平时期看搞钱水平。要排座次,没点实力,怎么能行呢?既然讲实力,那就不是某个人的事情,而是一群人的,一个广义的大家族的事情。一个人,能搞什么?蚂蚁要是跑快或者藏到洞里,他都可能搞不死。所以,实力一定是集团的事情。
战争时期,四大家族靠战争起家做了公侯将相。和平时期呢?又靠搞钱继续坐稳位置。所以,只要四大家族能继续为皇帝捞钱,就有它的位置。元春死了、王子腾死了,也都不要紧。
贾政在工部做员外郎,是替皇帝办事儿搞钱的;现在又出任江西粮道,还是替皇帝办事儿搞钱的。如果他真的能够“衷心体国”,如果四大家族都能“衷心体国”,又怎么可能只是因为元春和王子腾去世,而受什么影响呢?
是故,核心就在于,是谋自己的私利呢?还是衷心体国呢?
“忠勤”二字,不指望你“勤”,但凡你不丢“中心”的忠,如何就落得个家破人亡呢?
开训班开了一期又一期,内容是东南西北风讲了又讲,归纳也就四个字——
一颗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