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入学猫腻多

(2010-07-31 00:47:37)
标签:

高考

学历

杂谈

分类: 情感杂谈

当今社会无奇不有,以前只是听说“生命在于运动,升官在于活动”。近来才知道高考入学也有猫腻,人们又称之为“高考在于调动”,还有人形象的说“场上考儿子,场外考老子”。

没有考生的家庭,当家长的一般不了解高考的细节,只有子女参加高考,才能够体会到高考的艰辛。有人说学习不错就上一本二本,学习太差了就学艺术类专业,普通类与艺术类的一本二本居然相差一百多分,有些学校甚至相差二百多分。于是有些家长便提前下手让孩子学专业,孩子长相不错,爱说爱笑,性格外向者就学播音主持;孩子爱蹦爱跳,有一定音乐细胞者便学音乐、舞蹈;孩子自小爱画爱写,有设计测绘特长者,干脆改学美术专业;如果孩子个高爱运动,体质优秀者,当然选择了搞体育专业。

正是由于高考有以上艺术与非艺术之分,一方面为孩子们高考入大学带来了机遇,但同时也给高考入学带来了许多猫腻,细细品来才发觉的确令人惊叹不已。

有些家长在考前就给孩子人为的选择了一条进入大学的捷径,为孩子设计入学的美好蓝图,由于艺术类考试大多是学校考官现场测试,这一制度本身就为家长操作入学留下了调动的余地。比如说疏通疏通主考官给孩子加点分,还有的干脆就不学专业直接参加资格考试,更有甚者以艺术类入学作为通行证,然后在本校交一份学费,但学生却在另一所理想的学校就读。同样学艺术类的学生,有的却在入校后几经调动,最后变成了与普通类学生一样的学历待遇。

高分上大学了,但低分也同样上大学了,所以说高考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在考家长的调动能力,学生学习好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家长要有调动的本事才行。难怪人们发现自己身边的同事朋友家孩子,为何一向学习不是很好,然而却在好学校就读的怪现象,原来高考入学猫腻多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