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又去游览避暑山庄景区。
避暑山庄它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时约90年建成。与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
百度搜到:整个山庄占地564万平方米,它的面积大约是北京颐和园的两倍,北海的8倍。山庄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部分,宫殿区由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四组建筑组成。苑景区又分为山区、湖区、平原区三部分。以山区面积最广,约占山庄总面积的70%多。山庄集全国园林精华于一园,具有南秀北雄的特点。清代山庄内共有亭子90座,堤桥29座,碑刻摩崖25处,假山叠石70余组,殿宇、楼堂、寺庙、亭台、塔阁等各种建筑120余组,总建筑面积达10万多平方米。康熙皇帝以4个字命名的36景和乾隆皇帝以3个字命名的36景最为著名,合称“避暑山庄72景”。
康熙皇帝称赞这里是“自有山川开北极,天然风景胜西湖。”山庄宫墙长约10公里,因为它形似长城,承德人亲切地称它为“小长城”。宫墙外是仿全国各族著名庙宇而修建的皇家寺庙群,这些寺庙呈半圆形环绕在山庄外围,形成众星拱月之势,象征着当时全国各民族紧紧围绕在清王朝统治中心的周围。现在是全国保存得最好、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外驰名的旅游胜地。
游览避暑山庄景区,能欣赏博大精深的园林艺术,品味那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
http://s10/mw690/00192M1ggy6MbKr1uEpe9&690
这座古色古香的门,就是避暑山庄的正门,叫丽正门,是清代皇帝进出的门。宫门面宽三间,上下两层。下层辟有三个方形的门洞,上层有城台和阙楼。中间门洞的上方有一块石匾,上面是乾隆皇帝用满、藏、汉、维、蒙五种文字题写的“丽正门”,它象征着我们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门的两边有两尊石狮,以显示皇帝的威严。门前有御道广场,青石铺路,广场东西各立一块石碑,上面用满、蒙、藏、汉四种文字刻着“官员人等至此下马”,所以我们又叫它下马碑。广场南边有一道红色照壁,使这座皇家园林与外界隔开。关于红照壁,传说里边藏有从鸡冠山飞来的金鸡,在夜深人静时,轻叩照壁,金鸡就会发出叽叽的叫声。如果哪位想考证一下的话,就请夜里到这里来听一听。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去感受一下皇帝的生活吧!
http://s10/mw690/00192M1ggy6MbKwvT4tf9&690
第二道门叫“阅射门”,是皇帝观看皇子皇孙射箭比赛的地方。门的上方悬有一块匾,上面写着“
暑山庄”四个镏金大字,是康熙皇帝的御笔,此匾精美绝伦,分外醒目。发现,这避暑山庄的“避”字多写了一横,是康熙皇帝写错了,还是另有原因呢?原来清代两个“避”字是同时使用的,无论用哪一种写法都是正确的,这是一种异体字现象。在这里康熙皇帝是为了追求书法美才这样写。
http://s13/mw690/00192M1ggy6MbKJGl9W3c&690
门前两侧这两个铜狮,威风凛凛。说起这两个铜狮,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呢!相传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侵占了承德并大肆抢劫。有一天一群日本兵发现这两个铜狮子很漂亮,是无价之宝,就想抢走,可是铜狮子太重,他们搬也搬不动,于是就分头去找工具。这一切让护院的老人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他想铜狮子是国家的财宝,决不能让日本兵抢走。他灵机一动,立即从村里找来猪血,涂在狮子的眼睛上,等日本兵找到工具回来后发现狮子的眼睛红红的,都哭出了血,个个吓得目瞪口呆,害怕搬动狮子会给他们带来厄运,便慌里慌张地逃走了,这对国宝才得以保留至今。现在这对铜狮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吉祥物。如果大家想万事如意的话,千万别忘了摸摸它。
http://s4/mw690/00192M1ggy6MbKFxuxl13&690
http://s6/mw690/00192M1ggy6MbKCBNJP15&690
http://s1/mw690/00192M1ggy6MbKzzSi450&690
http://s16/mw690/00192M1ggy6MbKOghoHdf&690
来到澹泊敬诚殿前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3EN00SIGG.gif
http://s9/mw690/00192M1ggy6MbL0WMfm88&690
这个面阔七间,进深三重的大殿叫“澹泊敬诚”殿。“澹泊”二字来自于《易经》:“不烦不扰,澹泊不失”,诸葛亮在其《戒子书》中又说,“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康熙皇帝题“澹泊敬诚”这四个字,含蓄地表达了他“居安思危,崇尚节俭”的思想。这个殿是避暑山庄的主殿,是清代皇帝在山庄居住时处理朝政和举行盛大庆典的地方。整个大殿用珍贵的楠木建造,因此又叫“楠木殿”。每当阴雨连绵之时,楠木散发着缕缕清香,沁人心脾。楠木产自云贵和江浙一带的深山峡谷之中,在没有先进运输工具的清代,将这些笨重的木材从遥远的南方运到塞北,大都装船河运或利用河水结冰和在旱路上泼水结冰的冬季,将木材放在冰上,依靠人力又拉又推,运到承德,其艰难是不言而喻的。据史料记载,为了修建这座楠木殿,耗费白银7.2万两,用工19万个。大殿外观古朴淡雅,不饰彩绘,殿内大理石铺地,正中地坪上设有皇帝的宝座。宝座周围设有宝象、端、仙鹤、香亭、如意等,精雕细刻,造型十分优美。宝座的后面有一个紫檀木屏风,上面刻有163个人物,形态逼真,栩栩如生,为“农家耕织长乐图”,以表示皇帝临朝时刻不忘百姓。在清代这个殿的东西山墙上挂着“皇舆全图”,就是清代的地图,是清政府派专人测绘的。殿内北墙两侧墙壁上装有楠木书格,贮放着《古今图书集成》1万卷。你们可能会问:澹泊敬诚殿是举行盛大庆典的地方,那么当年是怎么一番盛况呢?那就要从松鹤斋南面的钟楼说起。当宣布庆祝大典或觐见开始,司钟人立即登上钟楼敲钟,钟响9下之后,山庄内各庙宇的钟声齐鸣,紧接着外八庙的钟声也相继应和。各种钟皆鸣81声。大殿前东西相对的两个乐亭里宫廷乐师们开始奏乐,在八音和谐、箫鼓齐鸣之下,文武百官就位,皇帝端庄肃穆,面南巍坐,开始处理朝政了。我想,你们的脑海里也许已经浮现出这一壮观的场面了吧?
http://s12/mw690/00192M1ggy6MbKRYpgDdb&690
http://s8/mw690/00192M1ggy6MbLLE7Ftb7&690
http://s14/mw690/00192M1ggy6MbLCbGUd2d&690
http://s10/mw690/00192M1ggy6MbLYgao119&690
http://s7/mw690/00192M1ggy6MbLV7woKb6&690
http://s10/mw690/00192M1ggy6MbLR0jtn99&690
http://s3/mw690/00192M1ggy6MbMCFHSaa2&690
http://s1/mw690/00192M1ggy6MbMLbBn280&690
http://s9/mw690/00192M1ggy6MbMOJ3Is48&690
屋里不能进入,只能隔着窗拍摄几张了。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3EN00SIGG.gif
http://s13/mw690/00192M1ggy6MbNGW6mM0c&690
http://s2/mw690/00192M1ggy6MbNMfDsla1&690
院内已经枯死的古松树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3EN00SIGG.gif
http://s14/mw690/00192M1ggy6MbNPGqrr8d&690
http://s3/mw690/00192M1ggy6MbNUeUcWb2&690
跨越这二道门口进入后寝-----烟波致爽殿院内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3EN00SIGG.gif
后寝:宫殿区的后半部分,是帝后和嫔妃们居住的地方。北殿为烟波致爽殿。康熙皇帝说这里“四围秀岭,十里平湖,致有爽气”,所以才题了这个殿名。明间陈设考究,富丽堂皇;西暖阁是皇帝的寝宫。所谓暖阁,就是在地面以下设有火道,冬季将红罗炭点燃,热气上达,满屋皆暖。同时屋里还放有火炉和薰笼,皇帝脚下设脚炉。康熙、乾隆、嘉庆、咸丰等皇帝都曾在这里居住过。
烟波致爽殿两侧有两个跨院。东边的叫东所,咸丰在承德时是慈安皇后的住所,现在展出的是清代宫廷钟表。西边的叫西所,咸丰在承德时是慈禧的住所,现在展出的是慈禧当年的一些生活用品和照片。
http://s11/mw690/00192M1ggy6MbNYXihY2a&690
http://s7/mw690/00192M1ggy6MbOgF2bs06&690
http://s3/mw690/00192M1ggy6MbOq0yXw12&690
http://s9/mw690/00192M1ggy6MbOWMwiIa8&690
http://s5/mw690/00192M1ggy6MbP0MkDib4&690
http://s16/mw690/00192M1ggy6MbP53Lb1ff&690
http://s7/mw690/00192M1ggy6MbP8xNDE36&690
http://s4/mw690/00192M1ggy6MbPckSBB73&690
http://s8/mw690/00192M1ggy6MbPhfWnB97&690 室内靠北墙,紫檀落地罩内是皇帝的卧床,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皇帝就病殁
在这张床上。
http://s2/mw690/00192M1ggy6MbPGo6Vr41&690
我们参观的这个酷似民居的小院,在清代却发生过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农历八月初八,咸丰皇帝害怕洋人,携太后和慈安、慈禧两个皇后逃到热河来避难。也就是在这里,咸丰皇帝签准了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俄三国签订的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并承认《中俄瑷珲条约》有效,使我国失去了大片领土和主权。咸丰死后,慈禧在这里策划了辛酉政变,开始垂帘听政,统治清朝长达48年之久,把中国进一步推向苦难的深渊。
http://s12/mw690/00192M1ggy6MbSvJYkb5b&690
云山胜地楼为正宫最后一进。这是一座玲珑别致的两层楼房,这个楼的特点内没有楼梯,而是沿楼前假山上的蹬道上楼。两侧朝房是宫廷挂屏和玻璃皿专题展览,光采夺目,让我们百看不厌。
http://s4/mw690/00192M1ggy6MbSo2Tibb3&690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3EN00SIGG.gif我们在听导游讲院内二棵老桑树的故事。
大意是:这个避暑山庄很奇异,在这个山庄里面去逝了二位皇帝,就在这院内生长出来了二棵古桑树。
http://s7/mw690/00192M1ggy6MbT1moku96&690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3EN00SIGG.gif古桑树特写
http://s1/mw690/00192M1ggy6MbTe4ecgd0&690
http://s12/mw690/00192M1ggy6MbTj2nyzbb&690
出后门,我们就乘车去游皇家环山御道了。
http://s13/mw690/00192M1ggy6MbTnzmsk6c&690
http://s3/mw690/00192M1ggy6MbTsu2TE32&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