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教育,我之拙见
(2013-06-04 23:19:47)
标签:
教育方法技巧北墨作品教育问题 |
分类: 花开花落 |
教育矛盾日益突出,教育问题日趋严重。孩子苦不堪言,老师焦头烂额,家长叫苦不迭,人人望子成龙,个个望女成凤,常常呕心沥血收效甚微,每每无计可施便怨声载道。
我认为教育子女并非难事,关键在五点。
第一做好表率树好榜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打铁本身硬,父母要做好表率,做好榜样,从小事抓起,从细节做起,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必须首先做到,决不可说一套做一套。
第二尊重孩子恩威并重。孩子跟我们成年人一样,也有获得尊重的需求(特别是进入青春期以后,逐渐成熟的孩子,更需要尊重),我们不能一直把他(她)当儿童,当孩子,当长不大淘气鬼。尽管在我们心里她(他)永远都是孩子,但我们要适当在尊重他们,把他们当大人看(当大孩子看),要适当考虑他们的想法和脸面。一方面利用恩赐和给予做奖励,另一方面有规矩、约定、法律、法规做惩罚依据,告诫她(他),做出什么样的错将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疼爱放在心里,惩处时绝不手软,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三寓教于乐多肯定鼓励少指责批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孩子学习好就要从小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讲故事,看展览,走进大自然,走近科学,走近生活。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快乐。并采用多鼓励,多肯定,多支持的语言、行动、肢体语言来赞美、肯定;尽量少批评,或不批评,不得不批评教育时,也要有凭有据,点到为是,切忌一棍子打死,全盘否定,伤了孩子自尊和自信。
第四多加磨练因材施教。对比教育,磨难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接触越早,接受越透彻,对孩子的成长越有利。在孩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恋爱观、金钱观形成过程中要不断的磨练、调整和修正。要对自己的孩子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只有充分的了解了才能做到因材施教。不是每个孩子都可以画画,也不是每个孩子都可以弹琴,更不是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科学家,每个孩子都适合做体育健将。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要针对孩子感兴趣的、有天赋、有悟性、喜欢学的,加以培养和教育,因材施教,加以培养,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切不可本末倒置,拔苗助长,扼杀了某一方面的天才,成就了另一方面的愚蠢。
第五措施得当方法对路。措施怎么才算得当?方法如何才算对路呢?这个问题很难说得清。下面举一个小例子,也许更容易明白了。
孩子上初二的秋天,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也学会打游戏了,老师来电话询问说你们家某人怎么没有上晚自习,他在家不?我说我在外面还没回到家里,要是没上晚自习就应该在家里吧,明天我给您回电话。老师说最近有学生常去打游戏,学校和家长要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我在电话里表示了非常感谢。回家一看他居然不在家里,自然明白他去干什么了。
一如往常,晚上九点多,他回来了,我轻描淡写的问“放学啦”。他似非而是的说“嗯”。我也未深究了,决定先放一放,叫他洗洗手脸早点睡觉,明天早点上学,别迟到。周五放学回来,我问他“最近学习压力大不,作业多不多?”,他说“还行!”,我说“这个周末我不怎么忙,想陪你一起去打打游戏,平时学习也蛮辛苦的,周末老爸陪你去放松放松!”。他隐约知道了我知道他某一天没上晚自习上网吧打游戏了,便说“不用了,我又不会打游戏,干嘛乱花钱,我还是在家老老实实做作业吧。”我说“别人家孩子有你这么大都会打游戏,你连游戏都不会,不要被别人笑话啊,明天我陪你去!”,也许是暗暗正中下怀,也许是被是说的迫不得已,便约定周六一起去打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