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运河畔绿意浓

标签:
菜园绿色优雅美丽文化 |
分类: 岁月流金 |
文∕李北墨
说到江南,人们便会想起‘小桥、流水、人家’,‘垂柳、青砖、黛瓦’,‘烟雨、小巷、油纸伞、丁香女’,甚至会想起‘春风又绿江南岸’、‘春来江水碧如兰’、‘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句来。
江南,多承水的恩泽,无处不充满了灵动、鲜活、温柔、滋润、丰满、鲜艳、靓丽和柔情。江南处处有青砖、黛瓦、白墙、小桥、流水、人家、花、草、园林和太湖石。砌墙用青砖,铺路用青砖。玉宇庙堂是黛瓦,飞檐翘角也是黛瓦;衙门官府用黛瓦,小巷民宅也用黛瓦。石墙石坎涂白灰,泥墙土坯也抹白灰墙。小桥,随处可见。流水,常绕门前。人家,错落有致。炊烟,袅袅向天。园林,花草树木绰约,外部平淡,隐没于市,里面曲径通幽,别有洞天……
人说,江南是飘在水面上的绿洲。我觉得江南是一条条白练交织的水城。江南,多水,多河。在水运发达的年代,有河流的地方就是富庶之地,船可到达的地方便是人间天堂。你听:书码头、布码头、米码头。跨塘桥、金塘桥、清名桥、南长桥、西门桥、龙显桥、迎龙桥、百渎桥、莲蓉桥、亭子桥……你听,这一串串动听名字,就知道江南是多么的诗意,多么的美妙,多么的醉人。
富庶的江南原本就该属于水,属于船,属于桥。大运河本来是穿无锡城而过的,自从1960年人工改道为绕城运河后,大运河上历史上唯一穿城而过的那段——就成了名符其实的古运河。这古运河便再也不见挨肩接踵的船只,也不见川流不息的帆影,和往来穿梭的繁忙。古运河渐渐安静了下来,成为无锡城的内流河。
运河岸上街,江南水弄堂。古运河成景观观赏河,两边垒起了石码头,石栏杆,石护栏。两岸商铺挨肩,民居接踵,祝大春故居、大窑遗址博物馆、书码头、丝码头、米码头、丝绸博物馆、水仙庵、南禅寺、皆沿河而驻,绵糯吴语的评弹依然在这里悠扬。曾经,故宫的小金砖从这里起航。漕运、官盐、官粮在此穿越、奔忙。老荣家的面粉也从出发,过海飘洋……
城市的发展让泥土成了稀罕物,昔日的河浜也少了泥土的摸样。生活在古运河两岸人们,更怀念瓜、角、茄、菜在泥土里快乐的生长。你看:泡沫箱、旧脸盆、旧木箱、破窑缸、废竹篓、土柳框都成了岸上人的小菜园子。人们在里面种着一簇簇菊花、一颗颗青菜、一株株大蒜、一盆盆生菜、一串串小葱、一垄垄菠菜、一根根鸡毛菜,还有乌咯噔和香菜,其他季节一定少不得,还有青椒、萝卜、黄瓜、生姜、大葱、豆角、番茄、土豆和白菜。
这古运河岸的石栏杆竟然成市民的特殊菜园,成了现代锡城古运河畔,又一道特殊风景,常引得游人驻足,停留,赞叹。生活在春夏秋冬中演绎,精彩在风霜雪雨中绽放,美丽在阴晴圆缺里变幻,智慧也会在那些破破旧旧的坛坛罐罐框框盆盆里绿意葱郁,生根、发芽、开花……
http://s3/mw690/3e90af05gd0087c7160f2&690
石栏杆上的小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