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的力量:例如“迎客松”的诞生

2022-06-11 04:36:27
标签: 365 图片 心情 随笔 杂谈

像许多人一样,我对种子发生兴趣,首先由于它们的奇妙,比如蒲公英的种子居然能乘“伞”飞行;比如某些植物的种子带刺,是为了免得被鸟儿吃光,使种类的延续受到影响;而某些披绒的种子,又是为了容易随风飘到更远处,占据新的“领地”······

我对种子发生兴趣的第二方面,是它们顽强·的生命力。它们怎么就那么善于生存呢?被鸟啄食下去了,只要落地,只要与土壤接触。只要是在春季,它们就“抓住机遇”,克服种种条件的恶劣性,生长为这样或那样的植物。有时错过了春季它们也不沮丧,也不自暴自弃,而是本能地加快生长速度,争取到了秋季的时候,和别的种子一样,完成由一粒种子变成一颗植物进而结出更多种子的“使命”。请想想吧,黄山那棵“知名度”极高的“迎客松”,已经在悬崖生长了多少年了啊!当初,一粒松子怎么就落在那么险峻的地方了呢?自从它能够结松子以后,黄山内又有多少松树会是它的“后代”呢?飞鸟会把它结下的松子最远衔到了何处呢?······

                选取于《最好的杂文》中(种子的力量)片段——梁晓声·著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