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侃:狂士与酒

2022-04-17 04:49:35
标签: 365 图片 心情 随笔 杂谈

······喝酒“悠着点”,这是一位精气神旺,健康快乐的老酒民发出的忠告。如果不小心出现诸葛亮《出师表》中说的“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这样的·状况,那将是一生的·悲哀和遗憾。

国学大师黄侃就是这样一位嗜酒如命而不知节制,以致在“知天命”之年便匆匆“崩殂”的狂士。

黄侃不但嗜酒,喜美食,而且喜欢抽烟,喝浓茶,常于游山玩水,听曲吟哦之间来完成这项事业。但他的性格与一般人截然不同给人的印象总是桀骜不驯孤高狂傲之感。生活上我行我素,不拘小节,动不动就开口骂人,仿佛是一个“不合时宜”的人,出现在一个不该出现的年代。他和他的两位老师章太炎,刘师培被时人称为“北大三疯子”。

狂士自有狂士的本钱,黄侃可不是不学无术的狂人。······黄侃3岁开始背诵唐诗宋词,9岁每日读经过千字,18岁出国之前已经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了。名士之狂,没有真本事,怎么能折服人?

现在人们津津乐道的并不是他高深的学问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反而是他怪异的性格和超出常规的行为举止。为了吃,可以放下架子和自尊。···在他的眼里,吃,就是为了饱肚子,饱口福,他只忠于他的胃和味蕾,什么人际关系,什么尊严,高傲,矜持,都不在他的思考范畴。

中国人信奉“请者为贵”,黄侃素来漠视礼教,他把“拘礼”活脱地演变为“无礼”了。

······为吃而“隐忍”,黄侃可以接受不平等的条约;为吃而降低身份甚至人格,黄侃在所不辞。他的“狂傲”“自尊”在吃面前,败得一塌糊涂。

黄侃在教学中,也不忘把传授知识与吃喝联系起来。···冯友兰在《我在北京大学当学生的时候》一文中提到当时在任教的黄侃,说他“自名为风流人物”,冯举了一个·例子:“比如说,他在堂上讲书,讲到一个要紧的地方,就说,这里有个秘密,专靠北大这几百块钱的薪水,我还不能讲,你们要我讲,得另外请我吃饭。”也许是对学校薪水太低的一种抱怨,开个玩笑而已,未必真要学生请他吃饭才肯讲这个“秘密”,但黄侃喜欢吃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事实。······

黄侃有个规定,真学问不传授给普通的弟子,要入黄门,一定要行正式礼,要给老师下跪,磕头。曾在中央大学读书的学生陈祖深说:“既入其门,凡有酒食,必先生馔,与先生偕,一切费用,必为代出。则大乐矣。”只要先生吃好了,喝好了,一高兴了,想学到老师的真本事还不容易?······

1935年10月5日,这位国学大师,孤高冷傲的狂士,再也不能承受生命之重,在与友人登高赏菊,饮酒持蟹之后,永远地告别了这个世界。他的死因是饮酒过度,胃血管破裂。

他的老师章太炎先生无不痛心地说:“断送一生唯有酒,焉知非福。”而他自己曾经给死亡下的定义为:“死而不亡者寿。学有传人,亦属死而不亡。”······

                                                   ——摘选于《最是那碗人间烟火》第四章麻辣与放纵。

                                                                                            冯远臣·著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