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拼命三郎

2022-03-27 04:30:10
标签: 365 图片 心情 随笔 杂谈

谈到苏曼殊的吃,很多人给苏曼殊这样的殊荣:餐桌上的拼命三郎,饕餮之徒,暴饮暴食者。不管怎么说,但他终于把自己给吃死了。

苏曼殊死于1918年,时年35岁。他是中国近代作家,诗人和翻译家,曾三次出家,做了半僧半俗的和尚。在众多的美食中,苏曼殊特别钟情于·糖。他自嘲为“糖僧”。


以“牙”换“糖”也蛮蛮好玩儿。有一次曼殊走在街上,看到店铺里的糖果,心里痒痒的,恰在此时,身上一个铜板也没有,怎么办?在转悠了几圈后,他摸摸腮帮,突然灵感来了,嘴里不是镶了金牙吗,何不换了钞票,买糖吃?于是他大义凛然地献出了自己的一颗金牙。糖是买回来了,可张嘴吃糖的时候,牙齿间却露出了一个黑洞。为此,章士钊写了一首诗取笑他:“齿豁曾教金做床,只缘嗜胶牙糖;忽然糖尽囊羞涩,又脱金床付质房。”······

贪吃,使苏曼殊的身体日益受损。在他去世前的一段时间里,已经发展到去典当衣服和裤子来维持他的需求,这无疑给他的心灵和精神上又是重重的一击。

1918年,苏曼殊多次住进医院治疗,病情仍不见好转,因为他在治疗期间,仍不遵守医嘱,偷食禁忌食物而使病情恶化。

1918年春天,苏曼殊在上海宝隆医院病逝。在他死后,整理床铺时,还发现床底下很多吃过的糖纸。嗜糖之害,甚于吸烟。按现代医学看来,其实苏曼殊得的是一种神经性贪食症。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