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成长平台 展示教师风采
(2010-12-01 07:08:25)
标签:
杂谈 |
搭建成长平台
──2010年全县初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优质课展评活动圆满结束
为了给广大教师搭建展示、交流教学技能的平台,展示一年来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锤炼教师队伍,加快全县初中教师专业化成长,县教研室于10月27日至11月19日分别在罗山一中、罗山二中举行了全县初中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学科“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优质课展评活动。来自全县24所初中共160多名教师参与了讲课比赛,经认真严格选拔,从中精心挑选了教学基本功厚实、教学技能精湛的12名优秀选手在全县作教学示范课,参与观摩活动的教师达1000余人。
2010年是全县中小学“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主题活动的深化,教研室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系列教学教研活动。上半年,全县各初中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三课”评比活动和“推门听课活动”。教研室对主题年活动的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项督导并作阶段性总结,调阅校长、业务校长参与主题年活动的听课记录、学习记录和工作记录。同时继续深化教师“过三关”活动,督促教师刻苦钻研教材课标,研究教学方法,加强自身“充电”和岗位练兵,不断提高教学技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此次活动,县教研室认真准备,精心策划,严格按照新课程讲课评价标准,在实行全封闭状态下,本着“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通过激烈的讲课竞争产生展示课选手。同时两个赛点对本次活动给予全力支持,罗山一中、罗山二中领导周密布署,热情服务,积极为选手提供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小黑板等,他们还亲临现场听课、看望教师,为大赛创设了宽松、舒适、和谐的良好氛围。各学校高度重视,认真组织预赛并选拔优秀教师参赛,积极派员赴县参加优质课观摩。听课教师表现出强烈的求学欲望,专心致志听讲,认真作好笔记,会场上座无虚席,秩序井然。
这次优质课展评活动有五大突出特点:一是竞争十分激烈。在学校初评推荐阶段,教师踊跃报名,表现出极大的参赛热情,学校优中选优,由于名额的限制,不少有潜能的教师在激烈的竞争中无缘参加。二是教研室严格把关。各校参赛名额不得突破,切实通过评比,锤炼教师队伍。三是年轻教师脱颖而出。大多数参赛选手都是在近年成长起来的年轻教师,他们在主题年活动中,表现出色,积极进取,很快成为学科的骨干。四是多数选手锐意改革创新。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频频出现。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等校先进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有所借鉴、有所创新。四是多媒体课件制作精美。多数选手精心构思课堂教学流程,认真制作课件,集文字、图象、声音、动画于一体,形象、生动、直观,为课堂增色添光,达到了良好的讲课效果。
课堂教学观摩更是精彩纷呈,有很多闪光的地方。其一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较大转变。课堂上教师不再是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保姆式”,而是引导学生阅读、思考、交流、讨论、展示、反馈、质疑、联想、猜想、类比、归纳、观察、实验等,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帮助者、合作者,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其二多媒体运用日趋成熟。作课教师全部使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课件制作能从教学内容和实际出发,不单单讲求形式的美观,更讲究实效性,多媒体再现了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真正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快节奏、大容量、高效率。其三课堂扎实高效,“双基”得到落实。教师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强化训练;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等能力;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其四教师的整体素质较高。教师点拨到位,评价客观,设计巧妙,小结精辟,语言丰富得体,表述清楚,过渡自然,,充分显示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罗山一中、楠杆初中、山店初中教师杨蕾、秦红、胡学文作了语文示范课。三节语文课以说明文、议论文、作文教学为主题,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灵活使用板块教学和杜郎口教学模式,切实解决作文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取得重大突破。三节数学示范课重视学生的学习活动设计,关注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善于启发诱导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而且各有特色,罗山一中袁玲娜老师课堂激情四射,流畅舒展。朱堂初中韩茂海老师课堂教学模式设计新颖,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青山初中吴丽华老师课堂设计自然流畅,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师生互动互评,共振共生,和谐融洽。罗山一中、朱堂初中、定远初中教师蒋海昌、陈秀萍、毕清阁作了英语示范课。三节英语课较好地体现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新理念,“预习、展示、反馈”三环节循环式进行,学生讨论热烈,展示精彩,个性得到张扬,英语阅读技能、语言运用技能得到培养。三节理化示范课均借鉴了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富有成效;很好地体现了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演示实验、分组实验、电脑模拟实验于一体,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东卜一中陈乃林老师课堂思路清晰,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尤店初中刘松老师语言自然流畅,如行云流水,且重视对学生方法的培养。彭新初中李锦文老师语言生动,富有激情,师生平等融洽。
观摩活动结束后,教研员和教师代表分别对12节示范课进行了精彩点评。各学科教研员还对“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优质课展评活动全面总结,对教师提出了殷切希望,进一步明确了今后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附:获奖名单
优质课获奖名单
语
一等奖(18人)
|
学 |
姓 |
课 |
学 |
姓 |
课 |
|
罗山一中 |
杨 |
作文的巧妙布局 |
楠杆初中 |
秦 |
让作文语言“靓丽”起来 |
|
山店初中 |
胡学文 |
一枝一叶总关情 |
周党二中 |
李艳霞 |
天衣云锦任我裁 |
|
灵山初中 |
梁祥会 |
扮靓语言,妙笔生花 |
潘新初中 |
易秀德 |
中考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
|
子路初中 |
程 |
应用文----启事和申请书 |
罗山一中 |
胡 |
作文指导:闪亮风头 |
|
尤店初中 |
周 |
众星拱月,照亮全篇 |
灵山初中 |
张 |
留下美丽的背影 |
|
莽张初中 |
施秋菊 |
作文指导:写出个性 |
庙仙初中 |
方 |
细致刻画,塑造形象 |
|
楠杆初中 |
吕广娟 |
细致刻画,塑造形象 |
莽张初中 |
邵家波 |
半命题作文指导训练 |
|
庙仙初中 |
秦元玲 |
合理恰当地运用说明顺序 |
彭新初中 |
朱慧玲 |
送文章一双美丽的眼睛 |
|
罗山二中 |
胡锦秀 |
中心明确,条理清楚 |
罗山一中 |
秦秀萍 |
记叙、议论、抒情的综合运用 |
二等奖(29人)
|
东铺一中 |
刘 |
一事一议,观点鲜明 |
东铺二中 |
罗广信 |
应用文----倡议书、书信 |
|
子路初中 |
孙利俊 |
奇思妙想写美文 |
彭新初中 |
熊 |
作文立意技巧训练 |
|
高店一中 |
王 |
善于观察,感动你我 |
灵山初中 |
陈晓霞 |
记叙、议论、抒情的综合运用 |
|
罗山一中 |
周 |
记叙、议论、抒情的综合运用 |
潘新初中 |
丁贤涛 |
朝花夕拾,巧妙嫁接 |
|
朱堂初中 |
张立卫 |
写景记叙文指导训练 |
罗山二中 |
杨 |
抓住特征用说明方法呈事物 |
|
竹竿初中 |
陈婷云 |
先扬后抑,铺垫照应 |
庙仙初中 |
姜 |
应用文----通知、请假条 |
|
楠杆初中 |
郑世新 |
内容具体,详略得当 |
铁铺初中 |
王 |
应用文----缩写 |
|
周党一中 |
沈宇峰 |
环环相扣浑天成 |
彭新初中 |
李化广 |
观点鲜明,言之有法 |
|
青山初中 |
江 |
捕捉细节,以小见大 |
尤店初中 |
汪学贤 |
设置悬念,掀起波澜 |
|
龙山初中 |
赵世清 |
应用文----扩写 |
东铺一中 |
袁业根 |
捕捉细节,以小见大 |
|
子路初中 |
张 |
多角度刻画人物 |
铁铺初中 |
何玉安 |
作文指导:留在心底的风景 |
|
竹竿初中 |
张正旺 |
有理有据,言之有物 |
龙山初中 |
刘 |
谋篇构架,言之有序 |
|
定远初中 |
邹 |
采用小标题形式安排结构 |
高店一中 |
张开玉 |
应用文----制定计划 |
|
周党二中 |
吴传斌 |
恰当分析,充分论证 |
竹竿初中 |
张 |
谋篇构架,言之有序 |
|
高店一中 |
王 |
应用文----扩写 |
|
|
|
数学
一等奖(12人)
|
罗山一中 |
袁玲娜 |
函数图象 |
罗山一中 |
许飞 |
圆周角 |
|
青山初中 |
吴丽华 |
等式的性质 |
楠杆初中 |
柳凤仙 |
弧、弦、圆心角 |
|
朱堂初中 |
韩茂海 |
函数图象 |
庙仙初中 |
杨淑君 |
函数图象 |
|
罗山二中 |
黄立顺 |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
山店初中 |
胡森鹏 |
垂直于弦的直径 |
|
山店初中 |
张小云 |
等式的性质 |
朱堂初中 |
罗光尚 |
垂直于弦的直径 |
|
彭新初中 |
谈光照 |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
罗山一中 |
张耀华 |
函数 |
二等奖(19人)
|
尤店初中 |
黄辉 |
一元一次方程 |
周党一中 |
李光宇 |
等式的性质 |
|
东铺一中 |
林涛 |
一元一次方程 |
罗山二中 |
刘秀琴 |
弧、弦、圆心角 |
|
庙仙初中 |
熊燕 |
函数图象 |
铁铺初中 |
刘业国 |
等式的性质 |
|
定远初中 |
余东升 |
一次函数 |
尤店初中 |
石成瑞 |
变量 |
|
青山初中 |
张猛 |
函数的图象 |
东铺一中 |
康书才 |
变量 |
|
楠杆初中 |
王群 |
弧、弦、圆心角 |
朱堂初中 |
李燕宏 |
圆周角 |
|
子路初中 |
李志勤 |
一次函数 |
竹竿初中 |
李强 |
一次函数 |
|
竹竿初中 |
张绍军 |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
龙山初中 |
柯明 |
变量 |
|
朱堂初中 |
万文江 |
函数 |
莽张初中 |
王翰 |
函数 |
|
彭新初中 |
梁栋 |
一元一次方程 |
|
|
|
英语
一等奖(12人)
|
定远初中 |
毕清阁 |
Unit3.Topic3.SectionA.Book3 |
罗山一中 |
蒋海昌 |
Unit3.Topic1.SectionA.Book2 |
|
朱堂初中 |
陈秀萍 |
Unit2.Topic3.SectionA.Book1 |
周党一中 |
罗海霞 |
Unit3 .Topic2.SectionA.Book3 |
|
尤店初中 |
马颖 |
Unit3.Topic1.SectionB.Book2 |
莽张初中 |
汪娟 |
Unit3.Topic1.SectionB.Book2 |
|
东铺一中 |
余胜慧 |
Unit3.Topic2.SectionA.Book3 |
楠杆初中 |
彭桂林 |
Unit3.Topic2.SectionB.Book3 |
|
潘新初中 |
丁明 |
Unit2.Topic3.SectionA.Book1 |
高店一中 |
陈荣英 |
Unit3.Topic2.SectionA.Book3 |
|
莽张初中 |
丁书玲 |
Unit3.Topic2.SectionA.Book3 |
灵山初中 |
徐秀丽 |
Unit3.Topic2.SectionA.Book3 |
二等奖(18人)
|
罗山一中 |
陈曦 |
Unit2.Topic3.SectionA.Book1 |
罗山一中 |
段勋 |
Unit2.Topic3.SectionB.Book1 |
|
东铺二中 |
汪霞 |
Unit3.Topic1.SectionA.Book2 |
朱堂初中 |
韩学言 |
Unit3.Topic1.SectionB.Book2 |
|
楠杆初中 |
杨琴 |
Unit3.Topic1.SectionB.Book2 |
庙仙初中 |
叶华 |
Unit2.Topic3.SectionA.Book1 |
|
竹竿初中 |
王师 |
Unit3.Topic2.SectionB.Book3 |
子路初中 |
李玉琴 |
Unit3.Topic1.SectionB.Book2 |
|
高店一中 |
雷宇 |
Unit3.Topic1.SectionA.Book2 |
灵山初中 |
周娥 |
Unit2.Topic3.SectionA.Book1 |
|
龙山初中 |
胡玲 |
Unit2.Topic3.SectionB.Book1 |
龙山初中 |
何维 |
Unit2.Topic2.SectionB.Book3 |
|
灵山初中 |
郑凌云 |
Unit2.Topic3.SectionB.Book1 |
潘新初中 |
陈丹 |
Unit3.Topic1.SectionB.Book2 |
|
彭新初中 |
喻胜德 |
Unit3.Topic1.SectionB.Book2 |
青山初中 |
刘涵 |
Unit3.Topic2.SectionA.Book3 |
|
周党二中 |
陈芳芳 |
Unit3.Topic1.SectionB.Book2 |
庙仙初中 |
陈久荣 |
Unit2.Topic3.SectionB.Book1 |
政治、历史、地理
一等奖(7人)
|
灵山初中 |
王静 |
播下责任的种子 |
龙山初中 |
徐晶 |
播下责任的种子 |
|
尤店初中 |
顾玉巧 |
不要侵犯我的隐私 |
楠杆初中 |
谢自信 |
美国南北战争 |
|
庙仙初中 |
熊久文 |
洋务运动 |
铁铺初中 |
林鹏飞 |
美国南北战争 |
|
青山初中 |
黎征玲 |
复杂多样的地形 |
|
|
|
二等奖(12人)
|
罗山二中 |
杨健 |
第一次“握手” |
周党二中 |
吕秀峰 |
这是我的责任 |
|
东铺二中 |
姜静 |
这是我的责任 |
定远初中 |
徐选全 |
第一次“握手” |
|
楠杆初中 |
段传贤 |
回忆那一刻 |
铁铺初中 |
吴宝姗 |
第一次“握手” |
|
潘新初中 |
郑承琴 |
秦朝的统一 |
东铺一中 |
李锦祥 |
洋务运动 |
|
竹竿初中 |
陈怀勇 |
美国南北战争 |
定远初中 |
李光太 |
美国南北战争 |
|
周党一中 |
陈光灿 |
众多的人口 |
子路初中 |
甘秀珍 |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
物理、化学、生物
一等奖(7名)
|
尤店初中 |
刘松 |
二力平衡 |
东铺一中 |
陈乃林 |
光的传播 |
|
庙仙初中 |
熊中山 |
二力平衡 |
彭新初中 |
李锦文 |
水的净化 |
|
东铺二中 |
徐 堃 |
原子的构成 |
罗山二中 |
赵玲玲 |
水的组成 |
|
莽张初中 |
郑 伟 |
空中飞行的动物 |
|
|
|
二等奖(11名)
|
定远初中 |
闵 义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
莽张初中 |
张远宏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
|
周党一中 |
丁 涛 |
大气的压强 |
高店二中 |
张正超 |
密度 |
|
山店初中 |
李 真 |
光的传播 |
龙山初中 |
房立军 |
大气的压强 |
|
子路初中 |
彭乃新 |
原子的构成 |
山店初中 |
郭光林 |
水的净化 |
|
楠杆初中 |
沈大维 |
分子和原子 |
青山初中 |
王巧纯 |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
|
竹竿初中 |
姜 博 |
空中飞行的动物 |
|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