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2010-11-23 15:16:46)
标签:
杂谈 |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罗山县第二初级中学
目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认识水的组成。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学习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体会科学研究和思维方法,认识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
重点:电解水的实验,确定水的组成
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
方法:实验探究
手段:多媒体
课时:一课时
实验准备:直流电源、水电解器,试管、酒精灯、火柴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2.了解一下水认识的发展史.
3.讲授新课:
讨论:地球上哪里有水?水有什么用途?
存在:江河、湖、海占地球表面积的3/4;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水;地层、大气中也含有水;总量很大(14亿立方千米,2×1018吨)分布很广,但不均匀。
用途:孕育和维系生命;水是生命之源,农业之本;
水力发电;水运航道和宜人的环境
问题一 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实验3-1]:水的电解
现象:
1、两极都产生无色的气体
2、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3、与是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
4、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氢气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
H2O
水电解时产生氢气和氧气.
氢气是氢元素组成的,,其化学式是H2;
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其化学式是O2.
所以: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问题二: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有新物质生成吗?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结论::有氢气和氧气生成,说明电解水发生了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介绍氢气:
物理性质: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
化学性质:可燃性(产生淡蓝色火焰)
验纯方法:如图所示
讨论:氢气H2 氧气 O2
问题三: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问题四:纯净物的分类标准是什么?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
元素 |
种类 |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
组 成 |
纯净物 |
混合物 |
课堂练习:
下图是通电分解水的实验装置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水时常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或硫酸,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
B |
2、根据图可知:A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
_______,B试管内收集到气体是_______。
3、检验A试管内的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检验B试管内的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延伸训练:
1、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在电极上产生
2、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水是一种纯净物
C 水是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3、下列反应的生成物,全部属于单质的是(
A
过氧化氢活跃受热分解
C电解水
4、下列气体在空气中能够燃烧,且产生淡蓝色火焰的是(
A
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水汽化
6、将下列物质分别按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分类。
A 空气
F
铁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