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律诗发展过程

(2009-08-31 16:27:12)
标签:

杂谈

分类: 知识筒
律诗发展过程
    律师实在五言和七言诗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五律在齐梁间完成,七律在隋初步完成。
    律诗的发展过程我个人将其分为五个阶段:源头、发展、成型、成熟和变化。
    1.源头——《乐府》。汉乐府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变现先民生动活泼的生活场景,变大他们对爱与恨,苦与乐及乐生恶死的的种种心境,以五言和杂言为主。开启了五言诗的先河,也开启了律诗的发展进程。
    2.发展阶段(内容与形式的此消彼长)
    班固的《咏诗》作为第一首文人五言诗在律诗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以及《古诗十九首》中诗人们有炉火纯青的语言,情景交融、物我互化的手法写尽游子思妇与伤时失意之情。
    曹丕,写出第一首文人七言诗,在诗中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标志着文人化艺术表现手法的使用和艺术风格的形成。
    曹植,第一位大力创造文人五言诗的诗人,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
    建安时期文人写实在其中可看到政治理想的高扬和对人生短暂的哀叹。正始文学虽没有了慷慨悲壮的的诗风,但转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其中阮籍又开创政治抒情诗的先河,并首创我国五言抒情组诗的体例。在此时,律诗发展中是个的内容发展远大于形势的发展。
    太康时期,诗歌创作有所变化,繁缛是其总特点,具体边现在语言上由朴素古直走向华丽辞藻,描写由简单趋向复杂,句式由散行趋向骈偶。这些都对律诗的形式方面的发展有影响。
    在南北朝时期,“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一转关也”。律诗在形式上的发展开始大踏步前进。谢灵运的山水诗富丽精工,鲜丽清新,标志诗歌由魏晋的古朴向南朝的最求声色的转变。鲍照更是在五言和七言体的创作上卓有成就。
    “永明体”,讲究声律和对偶。谢眺在创作中将永明声律运用到诗歌创作中,音韵和谐、圆美流转。永明体作为律诗的前身在形式方面已趋于成型。
     3.成型阶段
    宫体诗,是南朝民歌从市井走向宫廷的产物,内容随平淡无奇,但极重视词藻,对偶和声律。
    此时,律诗德形式发展趋于完备,但文风纤巧绮靡。初唐四杰,他们反对纤巧绮靡的文风,自觉改革,提倡刚健骨气,在诗歌的题材、风格、形式上都有新的开拓和创新。
    杜审言,在五言律诗的创作上首先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
    4.成熟阶段
    沈诠期和宋之问虽然主写古体诗,但贡献不可忽略。他们总结了六朝以来声律方面的创作经验,进一步将趋于成熟的律诗形式固定下来,确定了律诗的风格。
    5.变化阶段
    律诗的形式、风格已固定下来,剩下的就是对意境意象的拓宽和表达手法的选择。如杜甫拓宽了律诗的表现范围和表现手法,达到了浑融的境界与收神入画的技巧;韩孟诗派以“奇崛怪险”鸣心中不平;白居易则以明白晓畅又精纯确当的语言写律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