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楼先生:我们那时都还很穷
(2008-11-19 17:35:30)
标签:
平凡的世界道士大院泥鳅乡亲们江西杂谈 |
分类: 沾花惹草 |
我们那时都还很穷(文/跳楼先生)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在危机中失业徘徊的青年们。
其实我早就见识了什么叫贫穷,只是时过境迁,该忘记的和不该忘记的都给忘记了。
时下,不 时听老太太老妈子在社区嘟囔,“该省了,钱都不着用了!”同事也在办公室里为自己的小饭碗提心吊胆。连一向炫耀自己名牌化妆品的Lissa都表示:已经有两个星期没用了!
记得曾经看《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和孙少安弟兄俩的故事,感动得直哭,觉得这就是到了贫穷的极限。母亲从小就教育我“人穷志不能穷”,可是当我考上大学,迁了户口,她却满是忧伤地告诉我:“你已经是国家的人了”。那意思好象他们老两口不是似的。让我分外心疼!并暗自发誓,一定要把他们也接到城市来,过国家的日子。
我曾经听奶奶讲过解放那会的事,说在村口有三个道士,第一个捧着满满一升子(过去量米用的器具)米,边走边哭;第二个捧着半升米,不哭也不笑;第三个捧着个空升子,一路哈哈大笑。另外有个道士用一根烂草绳拖着一只烂草鞋,一边走着一边喊着:“我尽拖!尽拖!肥的拖瘦,瘦的拖死。我尽拖!尽拖!”还有一个道士捧着个盛着水的瓦罐,罐里装着一条泥鳅。他一边走就一边对着泥鳅说:“你拱,你拱,又没有缝又没有孔,你往哪里拱?”
故事讲完,我始终没有明白是讲什么意思。后来看《平凡的世界》里的田二,我才知道,有些东西,不是用语言来解释的。再后来,改革了,电视剧《美丽的田野》里也有一个叫“美观”的。
照理说,八十年代生人不算穷,有一辈子“劳不死”的父辈,再赶上这好时代,总不至于要提篮鸡蛋去换“盐巴”过日子,再怎么穷,也不至于拿南瓜叶子揩屁股。
有一年,哥哥被关了,母亲哭得昏死了过去,再后来,母亲甲亢,父亲老泪纵横地说“咱穷人就怕牢里有犯人,床上有病人。”好不容易听说同村的有个长辈在北京混了大官,要我毕业去找他。母亲拖着重病给我煮了六个鸡蛋,意思要我此去顺顺利利。2003年冬,生平第一次看见了天安门,离救星那么近。在北京空军大院门口等了一宿,第二天,才出来一个军官模样的人,领我进了大院食堂吃了顿饱,他问“乡亲们还好吧”,让我突然有点时空错乱的感觉,我恍惚想起奶奶给我讲的一个红军的故事。
1934年,红军从江西出发开始长征,江西老乡问什么时候能回来,红军首长微笑告诉乡亲们,“三五年吧”,三年过去了,老乡没盼着,又等五年,鬼子却打到长江边上,直到1949年,总共过去三五一十五年,江西老乡才看到了亲人。
可是我怎么“忍心”向他们提要求呢?我默默地离开那空军大院,真的,真有点依依不舍。我在丰台区一地下通道里,身无分文地过了一个星期,也就是那时,我才领悟到《平凡的世界》里真实的意义。才知道北京有很多“坟”,却都是王侯将相的(如公主坟等)。
2005年夏,报社领导拿着一大堆文件给我,说,社里需裁人,我其他条件都还可以,就是社里章程没学好,这么简单的东西,看门的老刘头都会背了。我突然想起母亲讲的那句话“你已经是国家的人了”,我那天晚上哭了一整夜。第二天收拾行囊去了呼伦贝尔!
穷有时候是一句话,表现出你思想的贫穷,可是思想再丰富,身体却一无所有,那也是空中楼阁,镜中花。因为有了物质的富裕,崔永元才面无改色地重走长征路。你看看那一个个名人大腕,谁人不是又痴又傻的田二模样,近年来,人们热评三国,刘禅的傻与痴,被众人所同情与赞赏。在这样的环境里,你还能做到人穷志不穷吗?
穷并不可怕,怕的是本来的穷人一旦成了富的,贫穷才显得那样阴森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