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随谈27—《梦想触手可及—教育行走与思考》读后记

(2015-01-14 15:05:21)
标签:

文化

教育

分类: 读书随谈

    由于单位离家比较远,中午时分要么在单位食堂吃饭,要么在外面随便吃点。昨天改完了材料,不注意又到了十二点半,在仓坊巷吃了碗麻食子,转到了新华书店。多年来坚持每周读一本书,每周读一本期刊,每周去一回书店的习惯没有变。今天看到的是《现代教育报.教师周刊》主编雷玲老师的《梦想触手可及——教育行走与思考》,一口气读完这本书,已经是2015114日凌晨230分。

    2013年曾经读过时任辽宁省锦州市第一高级中学校长王柱华的《师说心语.画说现代教育理念》的书,书中用生动形象的漫画和幽默风趣的语言直白的解读了一个又一个我们熟知的现代教育理念,回想起来书中的许多画面还浮现在眼前。那本书的装帧设计和雷玲老师的《梦想触手可及》一模一样,都是700×100016开本,都是轻松的笔触叙述着基础教育一个又一个看似静悄悄却又波澜壮阔的改革细节。唯一不同的是王柱华先生从教育理念入手说教育改革,雷玲老师的《梦想触手可及——教育行走与思考》用教育叙事的方式讲述一个又一个教育改革的故事,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一位教育媒体人的教育梦想与情怀。

    在书中,随作者的笔触,一张张灵动的照片,一段段轻盈的言语带着我从2000年初秋到北京,到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从北京各区县,到全国20多个省市;从国内到国外;从采访幼儿园的孩童到采访教育专家;从走访普通的百姓人家到数百所大中小学、幼儿园;从“不一样的北京,不一样的教育”“西子湖畔听书声”“寻访灾区的朗朗书声”的国内教育行走与思考,到“马来西亚的家庭教育思考”“对日元教育价值的思考”的国外教育思考,全方位感受了14年来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欢愉与阵痛的点点滴滴。雷玲老师以一名教育记者的独特视角和灵动文字,将散落在教育变革中的一个个片段,串成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的教育纪实。以小见大地记录了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并对教育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期许,字里行间流露出她对教育、人生、社会的诠释与追求。

    正如国家督学、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所言:“做教育的人需要敏感,做新闻的人需要敏锐。雷玲的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敏感且敏锐的教育新闻人对教育的观察和思考”。

“我爱读雷玲的文字,细腻、温润,诗性的言说直抵思想的腹地。她之不同于一般的教育媒体人,在于其直面教育时生命的卷入,如此热情,又如此清明。她以自己的行走与思考,照见出那些为梦想而活着的教育人,也见证着教育人生的芬芳与庄严。”浙江省小语会副会长、全国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浙江省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王崧舟如是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