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揭秘:飞机上“要客部”的那些事

标签:
道德观察记者观察社会社会热点文化新闻新闻观察娱乐杂谈职场 |

【导读】——据1月20日《南方周末》报道称,如果订票者的身份是省、部级(含副职)以上官员,军队在职正军职少将以上军官,公使、大使级别外交官这样的重要客人(在一些航空公司,两院院士也榜上有名),系统就会提醒:要客来了。设想下这样一幅场景:有一天,你买了一张头等舱,但上了飞机,发现不巧有人占了你的座位,此时,你或许也像央视主持人李小萌一样把这事放到微博上。
揭秘:飞机上“要客部”的那些事
笔者从《南方周末》的报道中了解到,在头等舱占了别人座位的事情肯定不会多见,因为航空公司很少会出现让“重要旅客”位置不佳的情况。事实上,把重要的客人服务好已是航空部门持续多年的任务。在中国民航局的要求下,几乎所有的航空公司、机场都设有专门接待重要旅客的“要客部”。几个小时的飞行中努力为他们提供最顶级的VVIP服务。
据悉,早在1993年,当时的国家民航总局就已下发《关于重要旅客乘坐民航班机运输服务工作的规定》(下文简称《规定》),制定了详细的要客服务规定,成为各大航空公司制定要客服务手册时遵守的范本。
特别是每年两会、党代会,或是奥运、亚运、中非论坛这些盛事,民航局都会成立重大航空运输保障小组,领导航空公司、机场一起保障要客飞行安全。
起飞的前一天,各大始发站都得将次日航班的要客名单表,送至民航局、航空公司、机场及所有业务单位,其中最操心的也是最核心的部门是航空公司。
对于一些特别的要客,航空公司高层要亲自迎送,有的会亲自驾驶飞机。根据深航的一篇宣传稿,2009年,一位省部级官员从无锡出发的航班,就是深航无锡分公司总经理亲自掌的舵。
“在我们这儿,所有省部级领导都有专用茶具,机场会一直为他保留,新上任的省部级领导也会为他准备一套。”西部某机场要客部服务人员陈伟(化名)说,两院院士除外。
至于这些重要的客人喜欢喝什么茶,一旁的服务员都会记录在案,下次一来便知。“比如西部某省省长最爱普洱,也爱吃凤梨酥、牛肉干。”陈伟说。
可见,这些要客们刚刚坐下,是想来点面条,还是米饭?是吃软食,还是硬点的?是中餐,还是西餐?这些很多时候无需要客操心,上飞机之前,空姐们已经会对很多重要客人的喜好有所了解。
有的时候,飞机就要起飞了,要客却堵在了路上,这个时候,有的机长会选择等待。“等个15到20分钟都很正常,我们一般都跟乘客说是航空管制,大家已经习惯了飞机晚点。”某航空公司要客部空姐王璐(化名)说。
业务精湛自然不在话下。根据空姐王璐的说法,空乘必须是气质出众、言谈优雅、处事周到。至于政治过硬,“说白了,还是从安全出发。如果空乘对社会很仇恨,那还得了。”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原院长田保华说。很多时候,往往是资深的党员乘务长才能胜任。
重要客人一句感谢的话,对于空姐们来说是莫大的惊喜——可以获得不少的绩效加分。李军说,即使是要客私人出行,购买的是经济舱,航空公司发现后也会通知空姐,提供VVIP服务。
但要是要客们不满意,受到处罚的可不仅只有他们自己。田保华记得,几年前,有个重要客人从上海坐飞机到北京开会,当时因为一些事情跟机长吵了起来,没过多久,民航部门就收到了相关部门的电文通知。
南部某航空公司要客部空乘李军(化名)说,普通人投诉空乘,公司需要核实情况后再看有没有效,但要客的投诉通通有效,“如果要客不满意,整个飞行舱都会依次被降级。”
南航海南分公司的规定更严,如果谁在执行要客航班任务中,受到中央领导批评,除了乘务员降级使用两年,甚至直接开除之外,乘务员所在单位领导也将被追究责任,例如直接责任人所属部门的副经理、党政一把手通报批评,罚款2000元。
看到这里,笔者联想起了央视主持人的李小萌坐飞机,选了头等舱的靠窗位置,登机后发现,其座位上坐了一名男子,态度傲慢,她请空乘出面调解,空乘喏喏却无所举措。直到抵达机场,才知此人来头极大,接机者称其为“省长”。
尽管李小萌刚获得“金话筒”,是央视大牌主持人,但归根结底还是基本群众,何必非得挤到达官贵人坐的头等舱与“省长”争座?到头来,风光不成,反惹了一肚子气受。李小萌若要是安分守己,坐在该坐的位置,也不至于受妄来委屈。更不该处于激愤搂不住火在“微博”爆料,把“占座省长”吓得当了“缩头乌龟”。说而归齐,李小萌也不是个省事的主,连省长都敢叫板,那在普通老百姓面前还得了。省长是上了级别的领导,按规定都应该享受事前特别按排的座位,李小萌凭什么与省长争座?是谁给了她的胆量?笔者想央视主持人是习惯了特殊化,这次遇到了比她更需要特殊化的人,才闷了一肚子气!
以后,笔者只要是坐飞机,听见空姐站在自己的身边说:“各位乘客,对不起,飞机晚点起飞……”我就会默默地告诫自己:“要客来了!!!”